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目前困境重重,由於成本上漲,導致企業利潤普遍被削弱,很多企業再次面臨「不生產是死,生產了死的更快」,中小民營企業倒閉潮正在蔓延。
有一位一線企業家指出了當前中小企業的困境:不論內銷外單,訂單明顯短缺,工廠普遍處於半開工虧損狀態,即使開工充分,也無利潤可言。大家都在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因素,他認為,普遍可以接受工資和匯率上漲趨勢;原材料上漲是最嚴重的因素;原材料供應商的強勢和生產效率下降,導致半成品佔用大量資金是難上加難了!
當前民營企業在夾縫中求生存,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人力成本的大幅上漲,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最大困難。各類成本都在漲,包括原材料、水電,房租等,金融環境又對民企極為不利,靠賺取加工費的小民企首先倒閉。
事實上,這種困難,從此前大量的資金轉行到房地產行業,就已經昭示了實業的危機。此前,大企業炒地皮,小企業炒房子,大量的資金不僅沒有隨著調控的收緊出局,反而被迫在房地產行業再集中。調控雖然也曾經短暫地上資金流出地產,但卻帶來更多的實業資金。從炒物價被玻璃牆擋回來之後,這些資金似乎已經預感到資金成本的上升,他們已經聞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了。
緊縮的貨幣政策,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讓一些沒有關係的企業,告貸無門,製造了資金鏈的危機,從而可能迎來債務危機潮流。溫州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縮影,具有一定的標桿作用。日前,隨著貨幣政策的緊縮,以及人民幣的升值,導致成本價格不斷上漲,而企業的資金成本也大幅度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做了一次調查,發現溫州各大銀行貸款利率已經全面上浮30%到80%。銀行貸款雖然已經不便宜,但也只有少數企業能拿到,更多貸款無門的企業只能走民間借貸的渠道,目前溫州地下融資的規模已經突破1800個億。高資金使用成本,最終要轉嫁到物價上,成為導致物價系統崩潰的槓桿。再說,很多企業只能告貸無門,只能去借高利貸,而高利貸是吞噬市場經濟的基礎,它能夠吃掉中國製造的根基。
人民幣升值,是導致中國成本上漲的最直接的原因。有媒體報導說,很多外貿企業只能靠出口退稅才能維持一些利潤。實際上,我國很多外貿企業的利潤才1.47%,很多都是靠出口退稅的利潤來養著。特別是人民幣升值,一下子都能將國內製造商的利潤吞掉很多。出口退稅歸根與當前的匯率單邊上揚有關,警惕匯率戰,抵制人民幣快速升值。筆者早已指出,美國貿易摩擦這一招,不是其目的,其目的就在匯率戰,美國大搞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迫使人民幣升值,轉嫁債務危機。
從中美貨幣政策的考量來看,我們收緊貨幣,美國放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決定維持目前的貨幣政策不變,而中國貨幣政策一收再收,人民升值壓力更大,中小民企特別是製造型企業,多做多虧。民企貸款無門,高利貸肆虐,民企將在這輪調控中死去一大批,同時也給就業造成極大威脅。
中小企業生存壓力非常大,似乎又到了2008年上半年的情況,當時人民幣升值幅度太大,從成本上吞噬了企業的利潤,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則使得千萬中小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上半年就有明確的6.8萬家的中小企業倒閉,管理層在當年的九月後,管理層在當年的九月後實現寬鬆貨幣政策,才局部扭轉了中國製造的危機。
如今,隨著美元給全球帶來了「輸入型的通脹」,轉嫁了美國的債務危機,似乎讓全球都進入了一個「高熱」的時代。但是,這是一個十足的假象,在一片火熱的背後,是實業企業的倒閉潮,這種「容光煥發」的紅潤,似乎是膿瘡潰爛之前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