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大興區一蔬菜大棚內,由於油菜價格過低,長成的油菜已被鏟掉。
菜賤傷農京郊油菜被鏟
大興區一家蔬菜示範園區內菜農稱油菜價一度每斤5分,「至少6毛錢才保本」
日前,濟南菜農韓進因無法承受菜價下跌自殺,引發人們對「菜賤傷農」的關注。在北京,一些菜農為少賠錢,把成片油菜鏟掉。雖然蔬菜批發價持續走低,市民卻感覺菜價居高不下。面對「種菜難賺錢,買菜不便宜」,農業部昨日緊急通知要求幫助菜農尋找銷路,商務部要求拓寬流通渠道降低成本。
昨日,雨後放晴,太陽西照,田間充滿泥土氣息。
34歲的梁平迎著太陽,貓腰進入一個油菜大棚。
大棚裡大片的油菜,已被鏟掉。
「菜價太低,鏟掉還能少賠點。」他說。
賣菜錢不夠工人工資
4月18日那天,油菜價跌到每斤5分。菜農梁平說,每斤油菜必須賣到6毛錢,他才保本。
油菜種的比往年多,這是他下的一個賭注。
梁平是四川人,在北京幹過廚師,三年前轉而種植大棚蔬菜。
大興區長子營鎮朱莊村北新農村蔬菜示範園區內,他有70個蔬菜大棚。
今年,他種的蔬菜種類不多,只有空心菜、菠菜、茴香、油菜、蒿子稈和木耳菜。
「種菜有時候就得賭,賭上了,這個菜今年可能就好賣」。梁平說。
但是,他賭輸了。
去年油菜的價格一直比較堅挺,能賣到每斤一塊七八。但今年,油菜最高也只能賣到每斤1毛5。4月18日那天,油菜價更是跌到了每斤5分。
前不久,梁平請了12個工人收割一個大棚裡的油菜,每個工人工作了9個多小時,人均工錢是63塊,中午請工人吃饅頭花了20元,一共是780塊,而整個大棚收割的6000多斤油菜賣給田間收購者,只收到600多塊錢,賠了近200塊錢。
「越賣越虧。」梁平說,不如鏟掉不賣。鏟油菜,他最多支付100元人工錢。要是算上大棚租金、種子、化肥等成本,每斤油菜必須賣到6毛錢,他才保本。
所有蔬菜批發價都在跌
商務部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週下降9.8%,三週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在蔬菜示範園內,還有其他幾戶菜農。園內的土溝邊上,能看到成堆的被遺棄的油菜。梁平說,鏟菜的不僅僅是他一家。這些鏟掉的油菜,要曬乾後再燒掉。
梁平種的蔬菜裡,不止是油菜,所有蔬菜價格,都下跌十分厲害。
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週下降9.8%,三週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在梁平的地裡,菠菜只收割了1/6,剩下的菠菜,都已經長到了膝蓋處,又老又黃,中間的野草叢生。
「懶得管了,任由它們自個長,等收拾到這個棚子了,一併把菠菜給收拾掉。」梁平說,不管的話,還能省去化肥錢,人工錢。
梁平說,他買了摻假的種子,一畝茴香,只有一半的種子冒出土。這令他雪上加霜。
梁平承包的70個大棚,最早共有5個合夥人。去年9月份,賠錢了,一個合夥人退出。春節後,還是沒賺錢,又有兩個合夥人退出。
梁平說,要是夏天,菜價還是上不去,今年肯定又得賠錢。
他的另一個計畫是,把大棚轉租出去,剩下幾個做開心農場,讓城裡人來認領土地。
層層加價市民稱菜貴
0.35元的進菜價,到市民手裡成了1.5元。市民張女士說菜價一直都很貴,無法想像菜農因價格低自殺。
蔬菜能賣什麼價,不是菜農能決定的。梁平說,每天都有十多個收購者開著廂式貨車到大棚來轉一轉,梁平從中挑一個出價最高的。
收購商梁華是河南人,做田間收購已有5年。晚上12點至次日凌晨一兩點,他在十里河大洋路批發市場出售。梁華說,去年一車蔬菜能賺到300多元。但今年,一車蔬菜只能賺到100-200元。
昨日下午3時,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內,蔬菜銷售商韋繼亮守在一貨車捲心菜旁。
這一車菜共計4萬斤,從江蘇沛縣拉到北京的,收購價是0.1元一斤,在新發地市場內,他批發的價格是0.26至0.28元一斤。「價格不是個人定的,市場就這個行情。」
韋繼亮說,捲心菜從菜農地裡到市民手裡至少要經過3關:第一級批發商、第二級批發商和菜市場商戶。
韋繼亮就是第一級批發商。從韋繼亮手中買走了1200斤捲心菜的二級批發商說,他主要向昌平區的幾個菜市場供貨,0.26元一斤的價格購買,再以0.35元一斤的價格賣給菜市場商戶。
昨日下午6時,東城區東花市的兩個菜市場,捲心菜的售價是1.5元一斤。
0.35元的進貨價,到市民手裡,怎麼成了1.5元呢?東花市樂家菜市場的一位菜商表示,菜價是由商戶自己定的。他從批發商那裡批發的價格為0.5到0.6元一斤。「為了保持菜看起來鮮亮,我要把外面的葉子剝掉,這也是我要考慮的,所以才加價1元。」
「菜價一直都很貴啊,」市民張女士說,她無法想像,竟然有菜農因為價格低而自殺。
農業部門幫菜農尋銷路
菜農梁平說,他要逆向思維去考慮,「哪種菜今年不好賣了,我明年就多種點」。
昨日,針對近期部分地區、個別蔬菜品種出現滯銷難賣,農業部緊急部署做好當前蔬菜產銷工作。農業部要求各地農業部門高度重視,千方百計採取有效措施,幫助菜農尋找市場銷路,穩定蔬菜生產發展。
商務部日前表示,將發揮地方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的應急調節作用,臨時收儲一批捲心菜等具備短期貯存條件的「賣難」蔬菜。此外還將建立對接平臺,拓寬流通渠道,以及開展產銷對接,降低流通成本,和組織進行深加工等。
新發地信息中心人員分析,從賠錢的部分品種來看,基本都屬於供大於求的現象。農民看到什麼掙錢就一窩蜂似的種植什麼,什麼賠錢了就乾脆不種了,到來年就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產量過剩,二是供不應求,隨之而來的後果就是價格的大幅波動。政府應該給農民提供更多的宏觀政策引導。
「到底種什麼賺錢,真的只能靠猜靠賭」,梁平說,即使知道北京市場的蔬菜種植情況,他也沒法知道全國蔬菜的種植情況。
示範園區的菜農種菜,一般還是選擇種他們自己所熟悉的菜品。梁平是四川人,喜歡種南方菜比如空心菜,山東河南的菜農,喜歡種油麥菜等等。
梁平也想過,試過種一些特色菜。比如四川的折耳根(又名豬皮孔),也試過種豌豆尖、紫背天葵等。但是這些種子不適合北京的冬天,種上全死了。
梁平說,今年他賭錯了蔬菜,如果明年還繼續種菜,他要逆向思維去考慮,「哪種菜今年不好賣了,我明年就多種點」。
專家說法
「要命」菜價暴露流通怪圈
專家稱菜價下跌大部分由菜農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
據新華社電 濟南菜農韓進因「8分錢一斤捲心菜」自殺,暴露出「種菜難賺錢,買菜不便宜」的流通怪圈。
春節期間持續攀高的菜價近期為什麼突然「跳水」?濟南市唐王鎮鎮長李延德說,今年北方天氣異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給。加上近期市場上關於「大葉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輻射」的傳言,影響了銷路。
另外,受去年冬季菜價高漲影響,今年菜農的種植積極性提高,其中不乏盲目擴大種植面積。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分析認為,菜價下跌大部分會由菜農最終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流通環節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價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漲數倍。
專家提出,權衡抗通脹和提高農民收入的關係,宏觀調控要重在落實「兩保」,即菜價較低時優先保障菜農利益;菜價較高時保障城市低收入群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