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大減速即將到來。如果歷史可以作為參考,如果經濟學家Barry Eichengreen、Donghyun Park和Kwanho Shin對數據的解讀是正確的,那麼中國經濟可持續的增長率將在2015年前後下降至少兩個百分點。
上述三名經濟學家在一篇論文中指出了一個「58%」的增長臨界點(譯者註:即一國的人均收入達到領先國家的58%)。到達這個臨界點時,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長期增速至少會下降兩個百分點。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通常當人均GDP到達1.3萬美元至1.8萬美元的區間(中值水平為15058美元)時,增長就會放緩。
這些數字的精確度並不可信,但中心理念是可取的。只要非技術工人仍能被初級產業經濟所吸收,輕鬆而高速的經濟增長階段就能持續下去。在接下來的一個階段,工業生產率的變化就不那麼驚人了,經濟會轉為倚重生產率較低的服務性行業。從1963年到1970年,日本經濟以每年9.5%的速度增長;而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年均增速放緩至5%。韓國的經濟增速則從8.7%降至5.8%。
儘管中國人的收入水平要達到平均臨界點還需要4年時間,但中國政府似乎正在為此做準備——將把經濟增長率目標下調至7%(眼下的目標是7.5%,而實際增幅接近10%)。對改善社會福利、減少污染等導致相對低增長的目標,相關討論也多了起來。
如果一切順利,經濟減速的過程幾乎可以毫無痛苦。5%到6%的GDP增速依然足以迅速改善生活方式。但如果有太多的貸款機構和投資者要仰仗更高的GDP增速,那麼這一減速可能會給金融系統帶來很大的挑戰。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衝突(戰爭、內亂)或是制度乏力(例如腐敗)構成障礙,快速增長過後可能會出現一個近乎零增長的階段。在拉丁美洲與中東的許多國家,有近30年的時間都陷在社會和經濟的泥潭裡,其中一些國家至今都沒有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