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皇帝的佛緣(下)(組圖)


七、清世祖順治一生篤信佛法

順治皇帝堅信自己前世是僧,是金輪王轉世,號痴和尚。順治親政後,對佛學十分感興趣,先後邀請一些著名僧人到皇宮講經。他曾說自己的前身一定是僧人,因此「每次來到寺中,徘徊久久不願離去」。順治一生篤信佛法,死後也依據佛家儀式火化。清朝滿洲族「滿洲」一詞來源於文殊菩薩的名字「曼殊室利」。「滿洲」(Manchu),亦即「曼殊」也就是「文殊」的意思。「滿洲」則是音譯的漢字。改定族名是非常重大的事,究竟順治之父皇太極為何會以「文殊」為族名?是否與菩薩乘願而來有關?以目前的史料來看,只知道女真族在皇太極之前早有以「文殊」尊稱族長的記載,但原因已不可考。作為佛祖的眾徒弟之首,文殊是智慧的守護神,其造像經常是手持寶劍或一本書端坐於獅子之上。在蒙古和西藏的資料中,滿族皇帝被認為是文殊菩薩轉世,清朝皇帝、皇太后等經常被稱為(老)佛爺。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清朝歷代皇帝尊崇五臺山,五臺山的另一名字為「清涼山」,該名的第一個字與清朝名字相同。

八、康熙皇帝以無量壽佛示現轉輪聖王

康熙雖然自稱生來不好仙佛,卻曾被稱為是轉輪王、無量壽佛化身,康熙在位60年,抄寫精美的《心經》抄了30年;乾隆十七年所刻的《永佑寺碑文》中,下筆先說如來佛是法王,「宏濟天人,遍現十方」,然後說建造永佑寺的康熙帝:「我皇祖聖祖仁皇帝,以無量壽佛示現轉輪聖王,福慧威神,超軼無上。」八年之後,在《重修弘仁寺碑文》中,乾隆再度稱康熙帝是「再世如來,現轉輪王」。康熙帝的前身是佛,現則為轉輪聖王(Cakkavati);雍正帝則是倚靠他致力地習佛修行,所以修成佛果。清聖祖康熙在位期間,曾多次巡遊江南,幾乎每次都參禮佛寺,延見禪僧,賜額題辭。《宗統編年》一書即受康熙之命而撰。

九、雍正皇帝實修佛法

勤於政事的威嚴皇帝雍正胤禛,自號破塵居士,崇尚清靜心境的得大自在;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圓明園」,被八國聯軍焚燬掠奪的那個曠古絕今的名園,就是康熙帝賜予皇四子胤禛的園邸。「圓明」二字也是康熙帝賜予他的,意謂「圓而入神,明而普照」,是君子自修也是帝王治國的極高境界。之後胤禛便以此二字自號為「圓明居士」,又號「破塵居士」。北京的「雍和宮」其實是雍正帝親王時代的府邸「雍親王府」,在乾隆九年時才改建為北京最大藏傳佛教寺廟「雍和宮」,裡面供有二十六米高的白檀木彌勒大佛。乾隆帝在九年所刻的《雍和宮碑文》中寫道:「我皇考向究宗乘,涅槃三昧,成無上正等正覺。施恰萬有,澤流塵劫,帝釋能仁,現真實相,群生托命,於是焉在。」很多人不知道梵語「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寂默」。「能仁」是大能大仁,代表的是他以人身修成佛,也代表著浩浩蕩蕩的慈悲(積極有為的善);「寂默」就是真空,代表的是無邊無量的智慧(真空無為的忍)。「帝釋能仁,現真實相」可解為雍正帝與釋迦牟尼一樣,都是苦心孤詣修成佛果。最後一句話則是說與雍正帝一起降世的眾生,都把生命的前程寄託在他身上。

幾乎每一天,不分寒暑,雍正處理政事,每天僅睡四到五個小時,經常到半夜才睡下,第二天早上五點前,又起身準備上朝。因此,史學家都認為,雍正帝可以說是中國歷朝歷代裡最勤勉的一位皇帝。雍正歷來被公認為中國帝王之中惟一一位真正親參實悟、直透三關的大禪師。雍正繼位登極以後,於政務之暇,不惜以九五之尊,躬自升堂講經傳法,自號圓明居士,近從王室宗親,遠至和尚道士,無不從學如流。雍正閱讀《指月錄》、《正法眼藏》、《禪宗正脈》、《教外別傳》、《宗統一絲》等禪宗語錄,認為這些語錄的選編中「錯雜不堪」,因此在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了最權威的禪宗語錄集——《御選語錄》。

《御選語錄》已經完全打破教下與宗門、佛法與道教、禪宗與淨土宗的門派之見。正因為這部《御選語錄》處處顯示了雍正皇帝的真知灼見,所以歷來被列為真參實證的學人終生必須閱讀參究的一部重要經典。雍正認為,釋迦牟尼佛「普說三藏十二分,文字至為浩瀚」。對於如此浩瀚的大藏經卷,一般學者如何揀擇呢?於是雍正皇帝於「萬幾餘暇」,「隨喜教海」,「展誦易周者若幹部,每部各親錄數十則」,編選出了《御錄經海一滴》。這是由雍正皇帝親自從大藏經裡編選出的一部佛教經典精華讀本。雍正還下令將外魔之書法藏語錄、《五宗救》等書全部銷毀,親自著手將《五宗救》一書,「狂悖甚者,摘錄八十餘條」,「逐條駁正,刻入藏內,使後進具正知見者,知其魔異,不起他疑」,編選了《揀魔辨異錄》。雍正帝親自撰寫《揀魔辨異錄》,就是要把腐蟲逐出獅身。他以天子之位不惜與僧侶辯論佛法真諦。看著毀戒破律的魔子魔孫大面積開山立派,雍正帝護教心切,刊印《揀魔辨異錄》破除邪說;中國既有儒道釋正法開傳,雍正禁止西洋教士傳教,其實是極有深意的。

十、乾隆皇帝尊崇藏傳佛教

多情多才的乾隆皇帝,自視為文殊菩薩轉世,乾隆曾命人為自己畫文殊菩薩轉世像。在西.藏首府拉薩的布達拉宮裡,在一座「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滿蒙漢藏四體文字牌位背後,有一幅乾隆帝著佛裝的唐卡像,他打的手印以及所拿的法器等與藏傳佛教裡的文殊菩薩繪像完全相同。北京雍和宮中,到民國初年還存放了一幅由清宮造像辦事處「如意館」繪製的大型挂圖,名為「乾隆坐禪圖」。其上有一段文字(藏文)寫道:「睿哲文殊聖,應化為人主。廣大難思議,善哉大.法王。安住金剛寨,堅固不退轉。隨意大自在,殊勝世間尊。」「滿族」一詞來源於文殊菩薩的名字「曼殊室利」,因為文殊與滿族皇帝之間的聯繫,康熙和乾隆去五臺山朝拜共達11次之多。文殊菩薩的道場在五臺山,所有的漢族和蒙古族佛教徒都認為那是個神聖的地方。五臺山又稱清涼山,據稱,這裡是文殊菩薩的居所,之所以又被稱為五臺山是因為山上有五個半月形狀平坦的臺地。這裡因嶺峻峰高所以山上沒有什麼植被,「清涼」一詞就是指山上寒冷的氣候,曾經有人描寫過那裡仲夏飛雪的景象。北臺為山上最高臺地,坐落於此的文殊像自四世紀起就吸引著大量的香客。五臺山在被佛教徒們兼併之前曾是個道教中心。

1761年乾隆皇帝參觀了據傳說菩薩曾顯身的文殊院,之後他命人另塑了兩尊文殊像,並建兩座寺院予以供奉,一座在圓明園以西,一座在承德避暑山莊之北。清代帝王對藏傳佛教的情有獨鍾,無論是寢宮內,還是消閒遊樂的花園中都有佛堂,這些佛堂內供著佛像、佛塔、佛經、祭法器,組成了紫禁城中一個神秘的佛教世界。這些佛堂的大量存在,與清代各帝王篤信佛教有關。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成為清王朝的一項國策,有政治上的緊密聯繫原因,也因滿族民族文化與蒙藏民族更為接近有關。藏傳佛教講究密宗修煉,所以比較合清代帝王的口味。


大金瓦殿中央供奉的彌勒大佛。在彌勒佛像的正前下方安放著一尊釋迦牟尼佛的小銅像。

《西遊記》中有一句話:「夫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

中土指的就是中原大地,也經常被稱為神州大地。據說,地上人的國家、民族也不是自然形成的,都和天國的神有著某種對應關係。中土則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與神有著更為特殊的關係。轉生成人,並且能夠出生在中土,真是機緣了得。

中國歷朝皇帝洪揚佛法,與百姓們建立了佛緣,使得佛法在中土興盛,善莫大焉!同時維持了社會的道德,使得人類不至於在末法時期過早的毀滅,一直等到未來佛彌勒佛出世救度這些有緣的眾生!

這些皇帝們以天子之尊都能夠實修佛法,正應了一句古話「大隱隱於市朝,小隱隱於寺野」!反觀現在的許多佛教徒,不守戒律,不去名利,逃避吃苦,以學佛為職業,穿著工作服,拿著高薪,表面上在維護宗教,實際上是要從佛教的內部來摧毀佛教。

天魔波旬跟釋迦牟尼佛說過,雖然它無法破壞釋迦牟尼佛的修行,但等到末法時期它要以魔子魔孫盤踞在所有的禪林與道場,亦即要從佛教的內部來摧毀佛教。波旬問道:「到那時你又能奈我何?」釋迦牟尼佛悲憫垂視波旬:「到了末法時期,不能奈你何。」這段對話讓佛教徒對於藏身禪林道場之中,卻行亂法之實者,稱之為「魔」,或者是寄身在雄獅身上的腐蟲(因為佛教徒自許應如同雄獅般勇猛精進,並以佛殿為「大雄寶殿」)。

「夫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珍惜佛緣!悟哉!悟哉!

中國歷代皇帝的佛緣(上)(組圖)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