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中國人成神成仙的修煉方法是修道,而道家強調的是獨修和清修,不能大面積普及。佛教則不同,它強調普度眾生。佛教在華夏大地的傳揚,逐漸讓人們認識了什麼是佛,什麼是修煉,也奠定了人們理解佛法的基礎。
眾所周知,佛教起源於古印度,那麼佛教是如何傳入中國並成為中國人的信仰的呢?這自然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和機緣,佛法的興盛需要中國各朝皇帝的真心信奉與洪揚,那曾經走過的歷史卻將一切早已安排停當。
一、東漢明帝興佛
東漢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便派使者赴天竺,也就是古印度,求取其書及沙門,並在洛陽建立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這時,一些天竺僧侶也開始從西域進入中原遊歷傳法,翻譯佛經。
二、五胡亂華時期佛教傳入中原
西晉末年和東晉時的五胡十六國的建立,雖然造成了中原動盪,但卻推動了佛教的廣泛傳播。西域佛教的興盛,隨著胡人對中原的統治,開始廣泛傳播開來,特別在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播達到了一個較為強盛的時期。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處於興盛時期,許多皇帝信佛,佛寺也廣為修建。佛教逐漸成為當時人們的信仰。南朝各代寺院,僧尼之類極多。據載,宋有寺院1913所,僧尼36000人;齊有寺院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陳有寺院1232所,僧尼32000人。不少王臣達官及文人學士,乃至民間也篤信佛法,於是佛寺遍佈江東,而以梁武帝所造為最多,也最奢麗。特別是同秦寺「閣殿臺,房廊綺飾,凌雲九級,儷魏永寧」。
三、南朝梁武帝蕭衍大舉興佛
梁武帝是釋迦牟尼的徒弟曇花葛陽轉世到中土,目的是為了洪.揚佛法。武帝初崇道教,後來舍道悟佛,即位後第三年四月八日,率僧侶二萬人,在重雲殿重閣,親制文發願,建有愛敬、光宅、開善、同秦等大寺。梁武帝蕭衍,作為一個萬乘之尊的帝王,他的日常生活,清苦得如同一個苦行僧。他登基之後,因為自己長期瞭解佛法,再加上受諸多修.煉人的熏陶,準備正式修.煉了。於是在宮中筑壇受戒。他穿布衣蓋布被,坐草蓆登草鞋,頭戴葛布巾;一頂帽子戴三年,一床被蓋二年。從五十歲起,他不飲酒不取樂。蕭衍以仁德治.理國.家。當帝王之初,他就下令解.散後宮的樂府,年老不能自立的由國家奉養。還下令減輕刑.罰。他派人四處尋訪賢德之人,訪查不白之事。蕭衍在全國大.舉興佛,廣建佛寺。他還提倡禮儀,為了讓子孫能在太平時期多讀些書,他命人編寫了《千字文》,這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兒童啟蒙識字課本,比唐代出現的《百家姓》和宋代編寫的《三字經》還早。
四、隋文帝楊堅了願大舉興佛
隋文帝前生是比丘僧(和尚),再往前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某徒弟,再往前是某金剛。還說:佛法由我興。文帝楊堅因此發大願,度僧弘法。他頭兩次在各州興建的舍利佛塔就有83座之多。在隋朝短短的38年間,共修建寺塔5000餘所,塑造佛像數萬座,重修無計;出家僧尼達50餘萬。隋代的莫高窟也蔚然一新。隋代重修和開建的洞窟多達94個,幾乎是莫高窟開鑿二百多年來總數的一倍。洞窟的佛像一下子變得高大恢宏,並且再也不是冷冷清清的,一下子出現了眾多五彩繽紛的菩薩、金剛,彷彿是突然間眾神粲然雲集於華夏大地。由於隋文帝的大力提倡,不僅民間信佛者日眾,而且朝中的諸多大臣也大多信佛。隋朝簡直成了地上佛國。隋文帝被稱做大行菩薩國王,皇后獨孤氏受戒後也被稱為妙善菩薩。滿朝文武大臣全都有自己的佛號。皇宮裡天天霧煙繚繞設壇講經,佛樂高鳴永夜不絕,簡直跟寺廟沒什麼分別。帝王后妃出巡,常跟從僧尼,隨時可開道場講經拜佛。虔誠信佛的隋文帝在治理國家方面,也能勵精圖治,十分勤勉,諸事親躬,提倡節儉。
五、唐太宗李世民大力宣揚佛家彌勒淨土
李世民為老子的後人。其實,中國人最早首選的信仰,不是觀世音菩薩,也不是阿彌陀佛,最早得到中國民眾信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後成為未來佛彌勒佛出世度人。李世民與彌勒佛有緣,民間傳說十八子彌勒,合成一個「李」字,即預言「彌勒佛姓李」。唐太宗是繼梁武帝、隋文帝、隋煬帝之後,第四位受過菩薩戒的皇帝。為弘揚心目中無比崇高的佛教,李世民曾大力宣揚佛教。他認為佛「報應顯然,屢有征驗」,「歷千劫而不古」,可以「導群生於十地」,「人免蓋纏,家登仁壽」。他宣揚佛教的文章,收在《全唐文》裡的,共有18篇之多。推動佛經的翻譯出版事業。他深信佛經「文如金玉」,開設譯經館,任命西突厥的波羅頗迦多羅主持。玄奘譯出全部657部佛經後,他為之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修建、改建佛寺。為超度亡靈,自晉陽起兵以來,凡作戰之處,包括晉州、汜水、洺州,筑塔七座。貞觀年間建造的慈恩寺,規模很大,殿舍計凡1897間。多次舍皇家舊宅為寺。廣度僧尼。貞觀初,已度三千,後為譯經館的開設,再度三千。慈恩寺建成後,度僧三百人。大作法事。「京城及天下諸州寺觀僧尼道士」,規定每年正月七月,轉經行道七日七夜。玄奘回國,李世民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自朱雀門起,「數十里間,都人士子,內外官僚,列道兩旁,瞻仰而立」。唐朝初年,彌勒信仰盛行。玄奘從一開始就是信仰彌勒的,他是虔誠的彌勒信徒。非常推崇玄奘的武則天,唐高宗,也都是彌勒信徒。這就是玄奘為什麼要去印度求《瑜伽師地論》的原因所在。應該說,在唐朝以前,信仰彌勒的,佔佛教信徒的主要部分。
六、元世祖忽必烈尊崇藏傳佛教喇嘛教
忽必烈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即智慧菩薩的化身。喇嘛教大寶法王八思巴將忽必烈描繪成一個佛教傳統中的轉輪王和偉大的君王。忽必烈與他的帝師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八思巴共同推動了蒙古佛教的發展,使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並生根發芽逐漸發展壯大,並成為元朝的國教。忽必烈首先從八思巴接受了藏傳密宗灌頂之一《喜金剛灌頂》等密宗大.法的傳承儀軌,封八思巴為「二界大國師」和帝師,掌管全國的一切宗教事務,是皇帝在佛學方面的導師,具有普天之下萬民之卜一人之下的崇高地位。藏傳佛教名僧中八思巴最先參拜中國佛教四大佛山之一,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首次在五臺山創建了蒙藏佛教的寺院。八思巴參拜五臺山,給蒙藏佛教和漢傳佛教以很大的影響。忽必烈汗於藏歷陽木虎年(1254),從蒙古與藏地相接壤處的甘肅涼州,給藏傳佛教僧侶頒發詔書《優禮僧人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