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部124家嬰兒奶粉生產企業星期四在山東海濱城市青島在《全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誠信宣言》書上集體簽字。這標誌著中國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誠信管理機制正式啟動。
2008年發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使中國消費者對中國產奶粉失去信心,使中國嬰兒奶粉生產企業元氣大傷,進口價高奶粉開始走俏。曾經密切關注毒奶粉事件的中國「民生觀察室」負責人劉飛躍表示,單單讓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在「誠信宣言」書上簽字並不能啟動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已經失去的信心:
「像搞這些什麼宣言呀這樣一些形式以前也搞過很多次。很多行業、很多部門也搞過這樣類的宣言。這應該說是沒有找到問題的關鍵。像毒奶粉、食品安全這一塊兒,它的問題不僅僅出在食品領域,它包括社會的政府的依法行政、社會的監督、對權力的制約呀。」
中國全部124家嬰兒奶粉生產企業簽署誠信宣言是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和部署的結果。正式啟動的誠信機制要求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百分之百地在原材物料、生產、質量、流通、財務和人員等七個方面建立並實施誠信管理體系。曾志願為毒奶粉事件受害者維權的北京公益律師李靜林表示,啟動中國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誠信機制「沒有絲毫的價值」。
「三鹿奶粉他們當初說的是有一千多道檢驗手續,檢查的結果就是它的三聚氰胺的含量最高。現在匯源瘦肉精事件也同樣是如此。匯源作為全國性的知名肉類加工企業。它自稱有十幾道檢查驗證程序。而且瘦肉精還是多少年以前都已經發現被禁用了的東西。連多年的食品安全的事情都不能夠制止。更別說這就是這麼一場簽個字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河北石家莊三鹿奶粉公司在毒奶粉事件發生之前曾經是中國食品工業百強、連續六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由此可見, 三鹿奶粉公司出事之前是中國政府眼中的企業榜樣。
李律師進而表示,當法律都解決不好的問題,藉助於屬於道德層面的誠信手段規範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是天方夜譚」;這種誠信機制的啟動充其量只是「表演和作秀」:
「我相信只要國內這些人的經濟條件好了一點恐怕沒有誰願意買國產奶粉。對於窮人買不起國外的奶粉那當然實在要吃的就只好冒險。」
有不少有識之士都說要警惕中國的「誠信危機」。就連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個月前網上與網民在線交流時都說,現在影響中國社會進步的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誠信,二是政府的公信力。劉飛躍為此表示,中國社會中誠信的建立首先要靠政府「這根上樑」要正,否則像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這些「下樑」如何「不歪」:
「因為你講誠信的話,因為目前中國本身就是一個不講誠信的社會。那麼這個最大的不誠信就來自那些特權集團,有錢有勢的人,他們本身就不講誠信。那麼上樑不正下樑歪。然後讓其他人建立一個誠信體系只能是水中撈月。」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以前,中國市場上國產奶粉在與進口奶粉的競爭中佔上風,佔據60%的市場份額;然而,到了2010年,價格高企的進口奶粉在市場份額上已與國產的平分秋色。2010年第四季度,中國乳製品業有兩成以上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在此情況下,中國嬰兒奶粉誠信機制的啟動能否驅散籠罩在中國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頭上的誠信陰影?有業內專家預測,2011年,中國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還會進一步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