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從四大行年報看金融機構四大隱憂

發表:2011-04-01 12: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銀行目前還在收穫規模擴張的紅利,如果不加快市場化,同質化競爭持續數年,銀行的壓力與成本將會大規模上升。

從年報看,中國各大銀行去年取得了佳績,利潤上漲,而不良資產率維持在低位。

總體而言,大型銀行金融業務、發展模式過於同質化,盈利模式未有根本轉變,吸儲成本上升,有向實體企業轉嫁成本之嫌。

第一個隱憂,利息收入仍然是銀行的收入主流,靠政策吃飯、靠擴大規模取勝的路徑沒有根本轉變

工行利息淨收入為3037.49億元,增長23.6%;建行利息淨收入2515億元,增幅為18.70%;中行利息淨收入1939.62億元,增幅22.08%;農行利息淨收入2421.52億元,增長33.31%。

銀行受益於存貸差的擴大,央行不加息而收緊銀根,使資產豐富的銀行有了貸款定價權,貸款價格普遍提升。如上調50個基點工行減少7億的利息收入,佔去年工行營收的0.19%,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第二個隱憂,中間業務大幅增長,可能向實體企業轉嫁成本

各大銀行利潤雖然同步上升,但前景各不相同,考慮到目前中國金融業處於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型的關鍵時刻,因此中間業務收入以及具體的構成、成本的上升成為主要考量的指標。

四大行中體量最大、最能賺錢的是工商銀行。根據3月30日公布的工行年報,工行的模式在發生轉變,工行去年全年的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達到7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1%,在營業收入中佔比達19.13%,同比提高了1.31個百分點。其他銀行情況類似。

大銀行在傳統的存貸差盈利模式下可以獲得收益,在金融機構轉型時可以獲得中間業務的小銀行頭寸拆借等新收益,恐怕還有強行向企業提供中間服務的貢獻。據報導,有銀行人士證實,目前各銀行的分支機構常見的情況是將部分利息收入轉化至「顧問及諮詢費」科目。這些表面上的顧問費,實際上是銀行掌握貸款定價權下的攤派,從本質上看,更像傳統業務的延續。

第三個隱憂,非員工費用上升

去年打響吸儲大戰,銀行吸儲成本大增,尤其到季末年末更是衝刺之時,存款億元一天返回20萬的新聞不絕於耳。從已經公布的銀行年報看,各行非員工費用比較中期上升,說明銀行為了吸儲成本正在迅速增加,這一風險將在2011年充分暴露。

第四個隱憂,各行低估地方投融資平臺的壞賬風險,再融資之後對風險控制過於自信

按照銀監會的數據,截至2010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流動性比例43.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存貸款比率69.4%,比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各行的資本充足率仍然面臨壓力,因此在如此漂亮的年報背景下,派息率同時下降,建行、中行均擬下調2010年派息率,以便充實資本。

銀行目前還在收穫規模擴張的紅利,如果不加快市場化,同質化競爭持續數年,銀行的壓力與成本將會大規模上升。

希望2011年是異質化擴張的開端之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京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