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被一眼認作富二代,就是因為他開著保時捷SUV上學,加上配置,14萬加幣。他說,這是爸爸對他考上大學的獎勵。
上大學獎勵一部保時捷
談到車,他說本來家裡並不太講究車,第一部車只是2萬多加幣的Toyota。當時爸爸說,如果好好學習,就獎勵他一部好車。他有朋友開20多萬的跑車,他覺得如果買那種車,就顯得父母太慣著孩子,影響不太好,就想買低調一些的 SUV。媽媽也覺得這種車安全性能好。在開高檔跑車的朋友中,這種車就沒那麼顯眼。
他是上完初三從中國大陸移民來的,父親在國內開工廠,平時只有媽媽在溫哥華陪著他。父親忙得沒時間過來,楓葉卡過期了,只好再辦團聚移民。父母做得比較成功,在國內,讀六年級時,家裡就住別墅了,在班裡,大家都認為他家境富裕。但到了溫哥華,他發現富人實在太多了,自己家不算特別富裕的。她媽媽也不是亂花錢的人,家裡一兩個月也不會出去吃飯,喜歡自己在家裡做。媽媽也不是任Vincent花錢,認為該買的,多貴也買;不該買的,多便宜也不買。
學位能讀多高就多高
Vincent的父親是清華大學的碩士,母親是浙江大學的學士,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一向注重兒子的教育。
Vincent學習也一直很努力。11年級才出ESL,為了在12年級讀完後直接升大學,不必在高中多耽誤一年,他12年級還去讀了成人高中加快學習進度。上大學後,他也每年讀暑期班。
他打算畢業以後讀個碩士,如果能讀得上去的話,就讀到博士。因為現在讀大學的人太多了,他希望自己的學歷能高一些,畢業以後找一份好工作。父母並不期望他接班,因為父親的公司是做化工的,而他物理好,化學方面卻不開竅。
「父母希望給我一個比較高的起跳板,讓我對未來有更多選擇。從讀書來講,他們希望我能讀多高就讀多高。」Vincent說。
希望自己有能力賺錢
雖然家裡不缺錢,他還是打過工。在10年級、11年級,Vincent曾在食街(Food Court)和一家大型超市打過工,做收銀員。他說,自己掙錢的好處是用錢不用匯報。上大學後,因為功課多,就沒再打工了。不去打工還有一個原因,剛讀了一年大學,還難以找到專業工作Labour工又不願意打了。
問他:「你家境好,自己還有賺錢的壓力嗎?」Vincent說:「我有壓力要賺錢。」他解釋說:「我想保持現在的生活水準,在北美要做到像爸爸那麼好是不容易的。父親的公司不一定是我喜歡做的,父母留給我的錢總會花光。要保持收入與支出平衡,一定要有賺錢的本領。」
找家境相彷的女友
找女朋友是什麼標準?Vincent說:「找家境差不多的比較好,如果找太窮的,媽媽會擔心人家圖我們什麼。找太富的,我就有壓力了。」
Vincent有女朋友,按Vincent的觀察,比自己家經濟條件更好。女朋友還在上高中,人很聰明,在上IB班。
Vincent說,是有一些富二代的朋友找女朋友時把漂亮當最重要的標準。他覺得太漂亮的太操心,而且太漂亮的女孩不一定聰明。他喜歡找聰明的。「這樣將來兩個人可以互相照應,不聰明的可能會是個累贅。」他說。
喜歡滑雪游泳
說到業餘愛好,Vincent的業餘愛好也與一般孩子沒太大區別。初中時喜歡打球,在受過一次傷後,就少打球,改泡網吧了。現在,喜歡打球、游泳,冬天就常去滑雪。
他也經常跟一幫朋友出去吃飯。朋友中有富二代,也有一般家庭的。跟女朋友出去吃飯,兩個人都會買單。「一般月初我買單,月中她買單。」Vincent說。現在沒出去打工了,錢是父母給的。
生活樸素不愛花錢
在讀研究生、每星期都去教堂的Joe平時花錢不多,生活樸素,開的車是一部Acura,雖然是好車,也不是太顯眼。要不是一個與他相熟的朋友告訴記者他家在中國有豪宅,還很難辨認他原來是富二代。
Joe今年26歲了,19歲時跟家人一起從香港移民溫哥華的。家裡有5口人,父母、哥哥、姐姐。上高中時,Joe每月有100多元的零用錢,與一般家庭的孩子沒區別。Joe上大學後,家人都回香港了,只留下他一個人。
他一個人住在溫哥華一個1000多呎的城市屋中,父母給他每月800元的生活費。他覺得夠用了。他是學建築的,獎學金已經付了大部分的學費,剩下的學費由父母付。他不喜歡買名牌,吃的用的都普通,花錢不多。
父親是開工廠的,在香港有辦公室,在大陸設廠。Joe卻是學建築的,與父親做的事業無關。他告訴記者,哥哥已經在幫父親了,自己不必到家族企業工作。「我喜歡設計,就學了建築設計。」他說。
比起一般工薪階層來說,家境好讓Joe在選擇學業和未來職業時沒有後顧之憂,只是根據自己的愛好。父母也不等著他養。他可以接受儘可能長的教育,也不必打工掙錢。
Joe希望自己畢業後就獨立,他認為不難,因為自己花錢不多,開車也不多。
喜歡做義工幫助別人
沒有後顧之憂,Joe就有更多的機會做義工了。去年和今年暑假,他都跟團隊去一家慈善機構在非洲開辦的學校工作,幫助拍照和做宣傳品的設計。去了馬達加斯加、南非、讚比亞。去年,費用是他自己出的,今年,有人讚助。
在非洲,他接觸了很多貧窮的孩子,他願意幫助他們。
看到他在非洲拍的照片,構圖和諧,形象生動,很不錯。
Lucas一家是從深圳來的,是在5年前,他小學畢業後移民的,現在他11年級了。他是獨子,父母有時候住在溫哥華陪他,有時候就回國處理公司業務去了。最近,父母回國了,他一個人住在溫西的獨立屋,自己照顧自己。
限制自己的花費
問他怎麼吃飯?他說,有時出去買,有時自己做。開的車是家裡的奔馳,沒另外買自己的車。他覺得自己在上高中,還沒必要有自己的車,但上了大學,應該會買一部自己用的車,是買一部做代步工具的正常車呢,還是十幾萬元的好車,他還沒想清楚。「父母不限制我,會尊重我的意見,我自己限制自己。」他說。
對於零用錢,父母也是隨他用的。Lucas也不隨便用。他說,沒需要的不用,東西不買特別豪華的。買衣服,他也是講究好看,不講究牌子。最貴的衣服也就是七八十元的。還經常等打折時買。「這是在中國養成的習慣。」他說。
富二代的說法有歧視
Lucas覺得,把孩子分為富二代和窮二代,不是科學的分法。這種分法有歧視的感覺。他也看到有的富二代孩子被孤立的例子。大家封殺他,不理他。有些情況是富二代太炫耀了,讓人看不慣。他認為,看不慣應該明講,不應該孤立他。「有些孩子炫耀是事實,但這是他個人的事情,與別人無關。」他說。
他承認,有些富二代孩子做得比較過頭,比如,十幾萬的車,半年換一輛。
在他看來,作為富裕人家的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就是見多識廣,缺點是有些人做人輕浮,愛炫耀。有的人還愛發火、打架,經常出去吃喝玩樂。
Lucas想找女朋友,還沒遇到合適的。周圍的富二代朋友,把漂亮當成首要條件的多,他們找的女朋友一般都是漂亮的富二代女孩。有錢人家的女孩子,往往上的是私校,漂亮女孩的比例很高。他自己找女朋友,不光看表面,會看內心。
將來想自己創業
父母期望Lucas上美國最好的大學,Lucas認為自己成績不算最好,但也不差,應該可以去美國上大學。長大後,他想經商,但沒計畫太快開自己的公司,他想學更多的技能。
在國內上初一時,他曾與朋友用自己的零用錢開了個手機店,既有實體店,也有網店,不是為了賺錢,只是因為自己喜歡。
「我不會繼承父母的公司,我想靠自己。」他說。
做義工感覺好
談完,Lucas就趕著去做義工了。他在幫學校的一個演出做後臺工作,這是他感興趣的,願意幫忙。
學校對做義工的小時數有要求,他做的比要求的要多。「我喜歡做義工,可以幫助別人。如果掙錢,感覺就不一樣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