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一菜市場,攝於2011年3月24日。(照片來源:路透社)
由於香港從日本進口的食物首次驗出輻射含量超標,特區政府從24日中午開始,禁止日本五個縣的蔬果和奶類產品進口,食環署已就事件通知日本駐港總領事館。在此之前,美國和南韓已經禁止受到核災影響地區的蔬菜和奶類進口。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表示,日本311地震以來首次發現有輸入香港的日本食物輻射含量超出安全食用標準。一個批次的兩個白蘿蔔樣本,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別為每公斤260貝可及800貝可,高於每公斤100貝可上限,超標2.6倍及8倍。另一批次的菠菜樣本被驗出每公斤含 1000貝的可碘131,超標10倍,包裝紙上寫有「千葉」字樣。
據瞭解,今次驗出的菠菜及白蘿蔔非表面受輻射污染,而是驗出內在含有超標的碘,估計當地泥土已受輻射污染。
特區政府於是緊急刊憲,從24日中午開始,禁止3月11日或以後來自日本福島、千葉、櫪木、茨城及群馬五個縣的奶、奶類製品、奶粉、蔬果入口。五縣的肉類、野味、家禽及水產,如沒有日本官方合格的出口證明,一律不可入口香港。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這是自2009年《食物回收法》生效以來,港府首次引用禁止食物進口。海關同時加密抽驗日本入口的藥物、化妝品等物品。過去一日檢查逾7600批次由日本空運到港物品,沒有發現輻射物超標。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出,榜上有名的5個縣均鄰近仙臺,一向是日本出口海產的主要來源地,另全日本僅百分之十五的農地可耕作,大部分位於禁令涵蓋的縣附近,是次禁令或進一步影響進口香港日本海產和農作物供應量,高級日本餐廳和日資百貨公司的食品市場,首當其衝最受影響。
黃家和稱,現時全港有六百間日本餐廳,近日正為找尋替代的貨源疲於奔命,為了減低日本輻射食物恐慌的影響,部分已在菜牌和用料上作調整,亦有食肆加強宣傳食品來自其他產地,以保生意額。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日本食物輻射含量超標預料將陸續被發現,最大機會先發現海產有問題,之後是肉類。福島附近海水受輻射污染,海產如鮑魚、蝦等會攝取大量碘。深海魚如金槍魚,有機會游到不同海域,減少受污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