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而平等。這是人類社會最美好的理想。可惜美好理想不敵嚴酷現實。
人的能力天生就是不平等的:有的天賦高一些,有的天賦低一些;有的天生就漂亮,有的天生不漂亮;有的唸書行,有的打仗行,有的則搞經營行;有的運氣好一些,有的運氣糟一些。給定這個約束,那麼產權就不能平等,即不能要求每個人在財產佔有上是平等的。
假如信息是完全的,那麼無論產權是否人人平等,我們總可以讓每個人各盡其才,社會總福利於是會達到最大化。問題是信息是不完全的。假如產權人人平等,那麼就會傷害那些有特殊天賦的人的積極性。這樣的社會,即使不是一貧如洗,也絕對不會是一個富裕的社會。
傳統計畫經濟就是這樣的產權平等的社會。在傳統計畫經濟下,商品短缺,憑票供應、排隊購買成為經常性風景。我小的時候一天到晚就盼著過年,一年一年地盼,因為要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肉,才能穿上新衣服。其實,很多時候過年也穿不上新衣服。我們以為那是天災,殊不知其實是人禍。是推行產權平等,因而大家都散失勞動積極性,出工不出力之禍。
產權平等的社會裏,假如僅僅是窮一點,那倒也罷。孔子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能夠用貧窮換來人人平等,倒也還值。問題在於,我們用產權平等和貧窮換不來人人平等。產權平等,那麼人權就不能平等,人們之間就必須按等級排列來界定權利。今天,在政府和國有企業裡就要論科級、處級、局級、省部級什麼的,但在私有企業裡就沒有人論這個級別。在計畫經濟下,國家主席可以不排隊到特殊商店購買,可以吃上對蝦,但是普通老百姓呢,你就得排隊購買了,而且是吃不上對蝦的。在計畫經濟下,只有當你達到足夠高的級別,才能夠座上轎車,如果你是普通老百姓,那麼買個自行車都得托關係找門路了。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這要從「公地悲劇」說起。假設有一塊草地,在產權上大家是平等的,誰都可以在上面放羊,那麼後果會是怎樣的呢?後果是:你一定要多放一隻羊的,因為賣羊得到的收入歸你自己,但是羊群對於草地的破壞卻要由大家共同承擔。我謝作詩呢,也要多放的。我不只是要多放一隻,而是要多放一群。實際上,你也不只是要多放一隻,也是要多放一群的。其結果,羊群成災,草地一定沙化。朋友,你信不信,今天我們草原沙化,北京等好些城市經常受到沙塵暴的侵擾,就與我們推行產權平等有著很大的關係。
本來一塊很有價值的草地,只是因為產權平等的緣故,便面臨租值消散殆盡的可能性。避免的辦法是,對人做出等級排列來界定資產的使用權利。這就是傳統計畫經濟體制下論資排輩的經濟學邏輯。不要簡單地批評那是特權。又要堅持產權平等,又沒有等級排列來界定權利,那麼資產租值就會消散殆盡,人類社會就不能生存。書上說原始社會是人人平等。告訴你吧:不要相信那無知的教條。假如人人生而平等,那麼人類根本活不到今天。
這就是我們要面對的嚴酷現實,問題只是在於:我們要選擇產權不平等呢,還是選擇人權不平等。有的人喜歡前者,有的人喜歡後者。但你不能同時都選擇,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產權不平等的社會,人權可以是平等的;產權平等的社會,人權一定是不平等的。而且在產權平等的社會裏,一定是大家一起過苦日子。你不要人權不平等,不要過苦日子可不可以呢?可以。但那樣的話,你就不要堅持產權平等。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原因了。
不要以為,市場經濟會導致兩極分化。完全不是這樣的。如果政府不能隨意干預經濟,不私相授受,那麼市場經濟是不容易造成兩極分化的。一般來說,政府隨意干預經濟,貪污腐敗,私有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這才是導致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縱觀歷史,總是吏治腐敗的時候兩極分化嚴重,社會矛盾激化;吏治清明的時期就不容易兩極分化。歷史上,與官吏沒有些許聯繫的豪門旺族不是沒有,但應該是不多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