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業餘愛好很多,最普遍的是體育和文娛。近年來,在職工普遍要求縮減每週工作時間的努力下,企業公司正逐步推廣"彈性工作時間制"和"工作共享制"。目前,大多數美國人每週工作時間是40個小時,有些公司甚至開始試行每週四天工作制。隨著業餘時間的增多,各種業餘愛好在美國人生活中正佔有愈來愈明顯的位置。
一、愛好體育活動
美國人最喜歡的業餘活動也許要數體育活動。他們把大量業餘時間用於體育運動。這也是美國人的傳統;早期移民登上美洲大陸時,這裡還是蠻荒之地。為了生存,他們便要下海捕魚,上山打獵。在同大自然的搏鬥中,他們掌握了爬山越野、游泳划船等種種謀生技能。參加這些活動的能力如何,對當時的移民是性命攸關的事。從那時起,運動便和美國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美國,人們把體育運動分為觀看項目和群眾性項目兩大類。觀看項目是指那些由少數運動員比賽、其他人在旁邊觀看的項目,如棒球、籃球、足球等。群眾性項目是指大家都可以同時參加的項目,如滑雪、游泳等。無論哪一種項目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美國愛好者。在白雪皚皚的山坡,滑雪健兒像矯健的山路盤旋滑翔;在曠野和森林,狩獵的人們到處尋覓獵物。在岸樹如屏的水邊漁翁"們三三兩兩地耐心垂釣。體育場上更是熱鬧非凡,運動員互不示弱。場外觀眾們比運動員還緊張,搖旗吶喊,加油助威。不僅如此,美國還有不計其數的人在家中通過電視觀看各種體育比賽。這些坐室觀戰的球迷,俠腸熱情絲毫不比體育館看台上的觀眾遜色。據統計,美國每年冬季約有720萬人參加滑雪運動;親臨球場觀看棒球比賽的達4000萬人;大學足球比賽也能吸引3000萬觀眾;在各種場合下觀看籃球比賽的竟達l.4億人之多。此外,美國政府每年還發放5500萬張狩獵和捕魚特許證。(按規定,無特許證者不得狩豬或捕魚。)
美國人對運動的興趣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小孩除了愛玩捉迷藏、鞦韆和蹺蹺板外,也愛從事成人運動,如棒球、籃球和足球等。高年級學生還組織球隊,進行比賽。
美國人是這樣熱衷於體育運動,因此運動也自然成為美國人最經常的話題之一。幾乎在所有的社交集會--舞會、茶會、雞尾酒會上,人們都要圍繞體育活動天南海北地聊上一通。比如談起正在走紅的運動員,猜測下屆運動會誰有可能拿冠軍,或者討論哪種釣魚桿值得一買。所以到美國去的人隨時隨地都可能被捲進這樣的談話。
(一)美國最流行的體育話動
l.棒球
棒球是美國最具普遍性的體育項目之一。被稱作美國的"國球"。
棒球的起源,雖然說法不一,但多數人認為它發端於美國。早在古希臘和印度的神廟浮雕及碎石上,人們就發現了用木棒打球的圖案。1839年,美國紐約州一個名叫阿什拉.塔普基迪的人把這種運動定名為棒球。1846年6月19日,在紐約的霍普肯舉行了第一次棒球賽。1869年,美國又出現了第一批"辛辛那提紅襪子"職業棒球隊。從此棒球便成為美國工人、學生、商人、作家甚至總統最喜愛的運動。即使兩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也未能阻止美國的棒球比賽。1910年,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曾親自批准棒球為美國的"國球",同年4月14日,他在成千上萬的觀眾面前親手投出了第一個棒球,揭開了棒球季節首場比賽的序幕。
今天,棒球已成為美國男女老幼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大、中學校的校隊和職業球隊打棒球,就連孩子們也熱衷於它。美國小學生中一首十分流行的歌曲就是棒球歌:"爸爸,帶我去棒球場,媽媽,給我買一個棒球。"甚至美國總統競選時為了博得選民的好感,也要在稠人廣眾之中打上幾下棒球。
棒球屬於觀看項目,由運動員比賽,所以棒球運動員、特別是職業棒球運動員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職業隊員的平均年工資約為18萬美元。1981年夏季發生了一次席捲全美的棒球運動員大罷工,使賽場附近的酒吧間和飯館大大虧本,有些俱樂部業主在罷工的第一個週末就損失了25萬美元。可見棒球運動在美國影響之大。
目前美國約有l000萬人打棒球,職業棒球運動員有3000多人,青少年棒球隊有8.5萬多個。棒球運動場星羅棋布,其中最大的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體育運動場能容納近7.7萬名觀眾。
2.橄欖球
美國的橄欖球,稱美式足球,因球形象橄欖,中國人稱為橄欖球。這項運動起源於英國,但經過美國大學生們的改進和創新,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運動項目。
橄欖球比賽用的是橢圓形皮球,,雙方各有11名運動員上場,場上可以持球跑動,也可以互相扭抱摔倒對手,比賽的目的是通過帶球、傳球或擊、踢球,把球打到對方的端區。橄欖球規則非常複雜,最初的比賽充滿著危險。1905年一年中美國有18名隊員死亡,159名負傷。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對此事親自過問,使這項運動得到了很大改革。目前,比賽時隊員們要戴上頭盔、肩甲、胸甲和面罩。好似一群氣勢洶洶的天外來客。
橄欖球是美國最流行的運動之一,幾乎所有的主要城市裡都有職業橄欖球隊。這些職業隊員差不多全是原大專院校球隊的主力。美國不少大專院校非常重視發展橄欖球運動,它們常常用提供獎學金和給予免費食宿的辦法鼓勵中學生中的優秀橄欖球隊員入校。許多大專院校的運動費用僅靠出售橄欖球票使可完全賺回來。70年代以來,每年都有600多個一流大學隊在頻繁的全國大學聯賽中爭奪桂冠,其高潮是在各大城市舉行的賽季後比賽;"玫瑰體育場"賽、"糖體育場"賽、"棉花體育場"賽、"柑橘體育場"賽等都久負盛名,極具吸引力。
重大的橄欖球比賽常常在盛大的典禮中舉行;賽前半個小時,軍樂隊在女隊長的帶領下繞場一週,鳴號奏樂。他們的繞場表演有時喧賓奪主,比正式比賽更引入注目。在比賽的半場間隙,受過訓練、穿著統一制服的啦啦隊拚命為自己的球隊歡呼"加油"。拉拉隊隊長通常由漂亮的姑娘擔任。
3.籃球
在美國所有的主要運動中,唯有籃球是真正起源於美國。它的發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是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的一位教師;他在教授體育課的過程中,發現秋季的橄欖球課和春季的棒球課之間缺乏適當的冬季集體運動項目。他於是在1891年用一個足球和兩隻桃籃設計出一種在室內進行無身體接觸的運動。
籃球運動問世後,首先得到斯普林菲爾德學生們的好評,隨後迅速在全國各地基督教青年會的體育館裡展開,不久就風靡全美,傳向世界。1936年,籃球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奈史密斯博士親自出席了這一令他興奮不已的儀式。
目前籃球運動已成為美國三大職業集體運動項目之一。美國的職業籃球隊球藝精湛,在世界上是出類拔萃的。
4.高爾夫球和網球
高爾夫球和兩球都是7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的項目。過去人們一度認為高爾夫球和網球只是富人的消遣,因而不予重視。經過一些著名的高爾夫球星和網球星用他們高超的技藝推動這兩項運動的發展,現在已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對此產生了興趣。
這兩項運動目前已經大眾化。上百萬年齡、膚色、階層各異的人都成了高爾夫球和網球的愛好者。1916年美國成立了職業高爾夫球協會。近年來,美國室外網球場的增加數目每年高達4600個,平均每天就要出現13個新場地,發展速度頗為驚人。據統計,美國的網球愛好者現已超過1000萬人,幾乎是10年前的兩倍。
這些比較正式的體育運動項目已經深入到每個美國人的生活中。美國人的許多習慣用語都出自體育運動。例如,美國人用棒球比賽中的"打了就跑"(hit- and-run)一詞借指那種從車禍現場溜走的肇事司機,用"我們被罰出局了"(We were struck outbefore we got started.)或"我們連一壘也沒跑到"(We couldn't even get to the first base.)表示"失敗";"為你拿起球棒"(go to the bat for you)表示幫助你擺脫困境";"用自己的球棒干"(do something off one's own bat)表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開球"(kick off)可以指"任何事情的開始"。"他已躺在繩子上"(He is on the ropes)來自拳擊運動,意思是"某人被擊敗了"或"某人快破產了"。由此可見,這些體育活動在美國人生活中佔有多麼重要的位置。
(二)有趣的地方體育運動
1.牛仔馬術、馴牛比賽
西部牛仔常年騎在馬背上放牧牛群,個個練就了一身超群出眾的馬上功夫和馴牛技藝。這些昔日勞動技藝的競爭,後來演變成了饒有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
牛仔馬術、馴牛比賽有好幾種,一種是:"駕馭劣馬";誰能在馬背上呆10秒鐘不被馬摔下來,就能得滿分。比賽者通過抽籤決定騎哪匹馬。所有的馬都是未經制伏、野性未馴的野馬。比賽者先在馬欄中跨上馬鞍,踏上馬蹬,抓住韁繩。哨聲一響;欄門打開,野馬立刻掙脫束縛,飛騰而出它一會兒前蹄騰空,一會兒後蹄朝天,對騎在它背上的人大發雷霆;大有不摔死騎手不罷休之勢這時騎手在馬背上前仰後合,險像迭出。一般的騎手三四秒鐘便會墜於塵埃之中,也有那身手不凡的比賽者,靈活矯健,安坐馬背,能夠得到滿分。這種比賽十分危險,可怕的還不是摔下來,而是下得不利落。因為野馬把人摔下後,不肯善罷甘休,還要狂奔一陣。如果下得不利落,沒能迅速把腳抽出馬蹬,就會被野馬拖傷,甚至拖死。
還有一種比賽是"騎牛"比賽,規則同騎馬一樣,也是堅持10秒鐘者為勝。這種比賽的危險程度比騎馬比賽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騎牛無鞍也無蹬,騎手只能坐在光禿禿的牛背上;完全靠兩腿夾緊牛身來掌握平衡。比賽一開始,牛便大發"牛脾氣",上竄下跳,凶狂不亞於馬。而且騎手被摔下後,牛還往往撲上來,用角頂人,牛仔落地後必須迅速跳開,以免做了"角下鬼"。這種比賽得滿分的人很少。
再有一種比賽是"騎馬套小牛"。它起源於牛仔平日的勞動,是他們的基本功。比賽開始後,小牛從欄中飛奔而出。賽者騎馬追逐,並拋出繩圈套住小牛的脖子,然後翻身下馬,迅速按住小牛,捆紮它的四蹄。從套牛開始到捆好,要求也是10秒鐘。所以參賽者必須騎術精良,能騎馬飛馳,又須手疾眼快,能一下套准小牛並把拚命掙扎的小牛撂倒在地,捆住四蹄。
2.滾木比賽
滾木比賽是美國伐木工人的戶外體育運動,也是從勞動中產生的。它誕生於伐木時代早期的新英格蘭一帶;特別是緬因州,那裡每年都要舉行春季伐木比賽。滾木比賽就是其中的一項。
比賽時,雙方在水中踩一條原木,身旁沒有任何依靠,互用腳力使木頭高速旋轉、急停,或突然向反方向猛轉,迫使對方失去平衡而落水。比賽有一定的規則,使對方落水一次為勝一局,實行三局兩勝制。
目前美國滾木運動已有一定規模,先舉行伐木場錦標賽,再舉行場際比賽和地區賽,最後舉行全國比賽。選手一律身穿工作服。
3.伊迪塔洛狗拉雪橇賽
伊迪塔洛狗拉雪撬賽是寒冷的阿拉斯加州獨特的競賽。60年前曾有幾個兒童在諾姆遇險,人們用狗拉雪橇接力走了37天,救出遇險兒童,從此便產生了這項人與動物共同和大自然作鬥爭的運動
比賽從伊迪塔洛開始,以諾姆市為終點,全程ll37英里,全是在阿拉斯加山脈中進行,以先到者為勝。
對孩子們來說,觀看這場比賽的開始,就好像看馬戲團進城。參加比賽的隊員駕著雪橇依次出發每組間隔兩分鐘。每隻雪橇由十幾隻經過特殊訓練的狗拉著。跑在最前面的兩隻狗是頭狗,跟在後面的兩隻狗稱為幫狗。頭狗一切聽從主人的旨意,幫狗則是頭狗的幫手,從不擅自行事。中間的狗是隊狗,最後兩隻是拉車狗。這些狗聰明馴服,能夠領會主人意圖,要它們向右拐時喊聲"契",向左走則喊聲"嗨嗨"。
狗拉雪橇的比賽是鍛練意志、膽量的運動。賽途中會碰到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暴風雪、疾病、迷路會使膽小的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但勇敢的人則會感到無窮樂趣,像探險者一樣獨立克服艱難險阻,到達勝利的終點。
比賽者往往要經過10-12天左右才能到達目的地。屆時,觀眾們都聚集在諾姆市歡迎參賽隊員的到來,進行各種慶祝活動。比賽結束,優勝者的頭狗會獲得一個金質狗套。
4.夏威夷鐵人三項賽
夏威夷鐵人三頂賽是一項別開生面的比賽。參賽者要先後連續進行遊泳、賽跑和自行車三項比賽,全程共104公里。整個比賽緊張而有趣。
運動員首先進行2公里的游泳賽,橫渡火奴萊海灣。然後是20公里的長跑。從游泳結束到賽跑是一個緊張的時刻,因為換衣服也包括在比賽時間之內,所以運動員必須抓緊時間,而又有條不紊。
結束20公里的長跑後,運動員的體力已大大消耗,但還須飛身上車,開始82公里的自行車比賽。可見,這項運動不愧為鐵人賽,它主要賽運動員的毅力、體力和技巧。美國現已多次舉行過夏威夷鐵人三項賽,並湧現出不少優秀選手。
5.衝浪
衝浪是一種瀟灑優美的水上運動。運動員立於板上或直接踏水,靠奔向岸邊的海浪托起而浮於水面。當巨大的波濤一浪接一浪洶湧而來,衝到距海岸邊100-1000碼傾斜的暗礁或沙灘時,最適宜於衝浪運動。美國夏威夷海濱正是進行衝浪的理想場所。
衝浪運動員一般使用狹長的馬力布板,也開始使用較短的腹板,甚至可以不用板而將兩臂高舉過頭全身挺直進行衝浪。
攜帶衝浪板的運動員要先逆浪前進,到達浪峰較陡處,在一個浪頭接近時,伏在衝浪板上用力蹬水,迅速朝岸邊的方向游。趕上浪頭先跪下,繼而起立,乘浪前進,直到靠近海灘浪頭消失為止長板衝浪運動員兩臂高舉過頭,下肢擺動,利用身體重量控制速度和方向。腹板衝浪運動員要將板緊貼在胸部而用服調整方向。
當人們來到夏威夷海濱,看到衝浪者在浩瀚的大海中隨著波濤起伏的身影,便會由衷地感到,衝浪不愧是集力與美於一身的運動。
二、文化娛樂
美國人對文學、藝術、戲劇、音樂等等抱有十分濃厚的興趣。這也充分反映了美國人的性格和他們的生活方式。
(一)電影
電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娛樂方式之一。1889年它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當時新澤西州西奧林奇托馬斯.愛迪生實驗室的主任威廉.迪克遜發明瞭第一個實用的電影攝影機,世界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對此十分欣喜。
1894年美國開辦了第一家電影院,不過它同現代影院有天壤之別。觀眾只能排著隊,把硬幣投入小孔中;然後觀看只有短短十幾秒鐘的小影片。儘管如此,它仍然吸引了無數觀眾,大家感到這種"會動的畫片"新奇而有趣。不久,這種放映機便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小商店中。
1896年,愛迪生及其助手成功地把影片投射到銀幕上,供更多的人觀看。當時這些影片一般只放映兩分鐘,並穿插在輕歌舞劇中放映。直到20世紀初美國才出現專門放映電影的小影院。因為每人收費五美分,所以被稱作五分錢影院。無數市民便擁入這五分錢影院欣賞那短小無聲的電影。
1923年以後,有聲影片問世,開創了電影史上的新紀元。美國人空前踴躍地去看電影。製片中心好萊塢在世界電影業中一躍而居於領先地位。當時美國除了農業、鋼鐵工業和運輸業外,電影的盈利已超過了任何一項事業。
1925年,電影對廣大的美國人巳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雖然電視的出現曾經威脅到電影事業的發展,但電影已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70年代影業危機,至今仍不失為美國人喜愛的娛樂方式。現在美國約有1.1萬多個電影院以及4000多家汽車電影院。
目前美國影片的質量和製片技術比過去大有改進。許多製片人、導演和演員力圖攝製出構思新穎富於創見、反映社會現狀的影片,但仍然充斥著大量質量低劣、黃色下流的影片。美國的影片標明"X"、"XX"、"XXX"等級別,表示其黃色的程度。雙"X"和三"X"影片是色情片。兒童不能看。美國人自己也承認,這些影片簡直是人類文明的恥辱。
美國人一向崇拜明星,對電影明星同樣崇拜得五體投地。洛杉磯好萊塢區有一家電影院的院子和院子前面的一條人行道,是用一英尺見方的水泥磚鋪砌而成。磚上大都刻著明星的姓名,有的還印有他們的手印和腳印,人稱"明星街"。好萊塢產生過許多蜚聲世界的大明星,包括費雯麗、英格麗.'褒曼、凱瑟琳.赫本、賈萊. 古拍、馬龍.勃蘭杜等等。他們衣著舉止、情趣愛好常常對美國人產生很大影響。在電影《一夜情》中,影星克拉克·蓋博未穿襯衣,影迷們競相彷效,致使襯衣的銷售量一落千丈。
(二)電視
電視問世於本世紀20年代。1925年,美國開始試驗發射一些電視圖像,不僅小,而且模糊不清。1927年,紐約州斯克內克塔迪一家老資格的無線電臺開始每週三次進行試驗性廣播。1939,年,全國廣播公司在紐約市試驗廣播。一年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也著手這項工作。
美國最早的電視機,熒光屏是圓形的,只有5-9英吋大,差不多要坐在電視機跟前才能看清。但它畢竟是一項重大的革命,使人們安然地坐在客廳中便能欣賞電影、戲劇,瞭解外界的風雲變化從此,電視以驚人的速度衝進了美國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電視的發展一度陷入停頓。1947年美國家庭中約有1.4 萬台電視機,1949年達到近100萬合。1935年,將近3000萬臺,1960年,達6000萬臺,於1951年問世的彩色電視機以及大屏幕電視機也進入美國人家庭。目前美國約有l.2l億台電視機,平均不到兩個人就有一台電視機。
電視在美國人的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的電視臺認清晨到深夜不停地播放形形色色的電視節目。美國人又酷愛看電視,以至於出現了"電視餐"。電視使得美國人對於歷史、藝術、現代科學的新發現和宇宙奧秘有了新的和更深切的瞭解,並能起到溝通美國人民與政府之間聯繫的作用。不僅如此,"芝麻街"和"電氣公司"等電視節目,還幫助整整一代美國人學會了讀書寫字。芝麻街"是兒童教育連續節目,用發生在"芝麻銜"上的故事教3-7歲兒童數數。識字,瞭解家庭、衛生等各方面的知識。美國人稱這種節目為"電視保姆",大人有事時就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專心看這個節目。
當然,美國的電視節目中也充塞著許多乏味、低劣的內容,既冗長且差勁,被稱為"電視公害"。
(三)戲劇
戲劇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娛樂。今天,美國人對戲劇十分喜愛,以致使人很難想像他們曾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對戲劇抱有成見。
有據可查的美國第一座劇院於18世紀上半葉出現在威廉斯堡。當時美洲大陸上演的主要是反映英國貴族生活的英國劇目。正在胼手胝足地進行創業的移民和清教徒們,一則出於生活所迫,一則出於宗教上的清規戒律,對這些戲劇演出產生了反感,認為它們是"魔鬼的伎倆"、"下流的、傷風敗俗的東西"。整個18世紀,許多美國人都認為看戲是沉溺於俗物,是有罪的,認為戲劇是舶來品,不是美國人自己的娛樂方式,應當加以摒棄。19世紀以後,美國才逐漸有了自己的戲劇表演家,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
目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幾乎每天都有舞臺演出。既有歌舞喜劇也有嚴肅的舞台劇、現代劇以及輕鬆鬧劇。從百老匯的"不夜大道"到郊區的晚餐劇院無處不在獻演。
紐約市是公認的美國戲劇之都。每逢戲劇季節,紐約的劇院區百老匯都要上演幾十出新戲。許多到紐約來的人都以能欣賞到百老匯的戲劇演出為樂事。在百老匯演出的名噪一時的舞台劇,戲票通常在幾個月前便預售一空。票價從6美元到18美元不等。有些旅館有戲票經紀人可代客買票,只加收少許手續費。每場戲劇開場前,戲院門前往往有許多人拿著錢焦急地盼著買上一張退票。
每年百老匯戲劇季節結束後,就有300多個夏季劇團開始活躍起來,他們到鄉村、市郊、海濱和避暑勝地去巡迴演出,著名演員也紛紛在鄉間劇場登臺獻藝,深受人們歡迎。
近年來,美國各地出現了許多定期換演劇目的小劇院。它們常在每年9月到次年6月間演出一系列劇目,此類演出一般票價低廉。
"晚餐劇院"也一年比一年流行。到"晚餐劇院"去可以一邊吃飯,一起欣賞舞台劇、音樂劇、喜劇或時事諷刺劇。
此外,美國的大、中、小城市中還有約200個業餘劇團。每逢演出季節,它們都能吸引觀眾約1.25億人。
(四)音樂
美國人民熱愛音樂。200多年來,他們在勞動和生活中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音樂。
1.教堂音樂
早期艱苦的殖民生活使移民們無限顧及那些陽春白雪式的抒情歌曲和悠揚樂聲,只有教堂歌曲在嚴肅的清教徒中流行。他們把聖歌視為自己信仰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教堂和家中反覆吟唱。當時的習慣做法是,教堂執事高聲念或唱一句聖詩,教徒們再齊聲唱一遍。其實許多人根本不識譜。
不過當時殖民地人民的音樂食糧並不僅僅是聖歌,在普通群眾中,到處存在著織布工、農婦、江湖藝人、獵人、伐木者和水手們的勞動號子,存在著母親的催眠曲和敘事歌謠。這些也許算不上真正的音樂,但它們是美國音樂產生的前奏曲。
19世紀以後,越來越多的宗教詩配上了曲譜。在沒有教堂的地方,人們常常舉行野營聚會,歷時四五天。在聚會上人們唱著各種宗教讚美歌,歌聲質樸,具有強烈的民間風味。在這種聚會上往往還產生一些新的福音讚歌,旋律生動活潑,詞句帶有傷感,樸實無華。
2.軍樂
軍樂在美國的音樂中佔有特殊地位。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雄壯有力的軍樂很快取代了一切纏綿悱惻的曲調,贏得了美國人的喜愛。影響力非常大,以至在後半個世紀內,演奏嘹亮軍樂的銅管樂隊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樂團之一。
19世紀80年代後。銅管樂器協奏樂被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軍樂合奏不脛而走。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已有20000多個專業和業餘的銅管樂隊在城市和鄉村舉行各種定期音樂會。其中海軍樂隊享有很高的聲望,至今在美國的慶典或某些音樂活動中仍逢場必到。今天。銅管樂隊在公園裡舉行星期天音樂會已成為美國的一個習俗。
3.爵土樂
爵士樂是最早出現的具有美國特色的音樂。它和以前所有的音樂不同。它是演奏者根據某種規定的和聲與節奏。對某個旋律進行變奏。但到20世紀後,連這個定義也被它自己的發展所突破。
爵土樂中最主要的一種是布魯斯音樂,它的節奏極強,產生於20世紀初。由演奏者即興彈奏,表現不同的情調;它有著長久的生命力,經各家各派之手,仍葆有原來的特色。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爵士樂最基本的特點是,演奏者本人往往就是作曲者,所以他一般不表達主題,而是利用主題來表達自己的意圖。當今美國的爵士樂影響著各種群眾音樂和專業音樂。
4.搖滾樂
搖滾樂產生於50年代末期。當時美國一些青年消沉苦悶,心灰意冷,為了發泄這種情緒,搖滾樂便應運而生。它實際上是美國青年表示叛逆的一種音樂。它是由爵土樂派生而來,曲調變化較小歌聲粗獷,伴有節奏強烈的敲擊。音樂風格熱情奔放,毫無顧忌地發泄個人的情感,甚至達到如痴如狂的地步。
最初的搖該樂小組由青年人自發組成。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手持吉他四處流浪。表演時,他們或彈奏吉他,或持話筒,邊唱邊喊,情緒激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每逢這些長發披肩、形同嬉皮士的歌星們登臺演唱,場內燈光四射,光怪陸離,崇拜者也達到狂熱的程度,被美國人形象地稱?quot;魔鬼的歡騰"。
搖滾樂是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表達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演唱者大多自編自唱,其主題可以是嚴肅的,表達美國青年的迷惘與孤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搖滾樂中不乏糟粕,有不少宣揚暴力、色情的內容,曾受到美國國會的禁止。
今天,搖滾樂已成為美國人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說它是一面鏡子,反映著美國人的心理狀態和感情變化。
5.古典音樂
不少美國人也是古典音樂的忠實愛好者。早在1731年,美國波士頓便舉行了首次公演的古典音樂會。1761年,美國成立了音樂協會,當時室內音樂在各殖民地都十分流行,美國著名政治家托馬斯.'傑佛遜曾拉過小提琴,本杰明.富蘭克林還親自創作過弦樂四重奏。
不過在20世紀以前,美國的古典音樂多受歐洲音樂的影響,此後美國作曲家才開始創作具有美國特色的古典音樂。他們把民間音樂、爵士樂以及美國印第安人的音樂吸收到古典式作品中去,乾脆徹底創新,建立新的音調和體系,並製作出新的樂器。
由此可見,幾乎各種音樂--民間的、宗教的、古典的音樂在美國都十分流行。美國每年花費在音樂會、歌劇、音樂歌舞劇方面的款項約達4.22億美元,此外還有8600萬美元花費在古典音樂唱片上。各廣播電臺播放的音樂節目每週總共約達15000小時。
美國約有1400個交響樂團,僅洛杉磯一市就20個之多。最著名的有紐約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等。其中紐約交響樂團創立於1842年,是美國第一個交響樂團,也是世界上第三個資格最老的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古典音樂家團體"之美稱。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則以純正無瑕的樂聲和精湛完美的演奏而馳名。
每年6月到9月底是音樂季節,美國許多地方都在露天會場舉行音樂節。有交響樂團及特邀音樂家獨奏和演出室內樂、爵土樂、歌劇等節目。演出聲譽最好的有馬薩諸塞州諾克斯的唐古伍德音樂會、波士頓藝術節、伊利諾州的拉維尼亞公園音樂節、科羅拉多州阿斯彭的音樂節、紐約市的劉易索恩體育館音樂會及華盛頓郊外的沃爾夫.特拉普農場公園音樂會等。
美國許多音樂團體經常在各大學、教堂、圖書館和博物館舉辦免費音樂會。報紙和電台上往往事先公布演出時間和地點,有興趣的人便可前去欣賞。
(五)舞蹈
舞蹈是美國人喜愛的娛樂之一,今天它已不僅僅是舞台上的藝術表現形式,而置也是每個人自娛的方式。
美國對於世界舞蹈藝術作出過貢獻,這就是使舞蹈自由化。20世紀初,美國最著名的舞蹈藝術家伊薩多拉.鄧肯已打破古典舞蹈的傳統方式,把個人感受揉進舞蹈中。有力地擴大了現代舞蹈的影響。
目前美國還有許多芭蕾舞團活躍在美國各地,其中著名的有:紐約市芭蕾舞團、美國芭蕾舞團、喬弗裡芭蕾舞團、舊金山芭蕾舞團等。
美國的舞蹈既有反映地方特色的;也有代表現代精神的。最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或許應是夏威夷的土風舞,最能代表現代精神的則非霹靂舞莫屬。
1.夏威夷土風舞
夏威夷土風舞世界聞名,既有翩翩動人的大溪地舞.也有動作粗獷的薩摩亞舞。在許多上風舞中以草裙舞最富盛名。它是一種用手勢和舞步表達思想感情或故事情節的優美舞蹈。許多舞蹈故事是傳統故事,有的也是舞蹈者在每次舞蹈時通過特珠手勢編造出來的。例如手的動作可以表現飛翔的小鳥,也可以通過手的緩慢轉動表現微風吹動的樹葉。
夏威夷人傳說,草裙舞是火山女神佩烈的同胞妹妹納卡發明的。她經常為姐姐跳草裙舞。所以納卡被尊為舞蹈之神。
夏威夷草裙舞廣為人們所喜愛;現在夏威夷已成立了許多教授草裙舞的學校,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住學藝。
2.風靡美國的新舞蹈--霹靂舞
霹靂舞是目前最受美國年輕人青睞的流行舞蹈。它的主要特徵是快速旋轉。據推算,舞者的最高轉速可達每小時170公里,接近高級轎車的最高時速!
霹靂舞的動作千姿百態,變幻莫測,多達數百種。基本造型動作可分為六大類:雙手不沾地的頭倒立旋轉;單手撐地的橫身旋轉;肩背貼地用手劃地旋轉,技藝高超的可雙腿交叉盤曲,緊貼胸脯,全身蜷曲。像陀螺似地旋轉;單膝跪地。另一條腿向後伸直,內臂展開,像飛機似地旋轉;以肩背著地滾動,下身離地飛轉,雙腿不斷開合,稱為風車式旋轉。
霹靂舞令人眼花繚亂,跳舞者必須身懷絕技,不怕死傷。所以涉足者多是比較貧窮、膽大包天的年輕人。它的出現,始自60年代的紐約市南布朗克斯區。那裡是黑人聚居的地方,紐約最貧窮的角落。這裡的青年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失意者.霹靂舞便是他們發泄內心情感的產物,是在貧困和失望壓抑下進發出來的藝術。舞姿充滿野性,初時曾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禁止。但它為不少店舖招來了生意,特別是由於它迷住了一大批毆鬥成性的青年,使打鬥現象大為減少,所以不可遏制地生存發展下來。
霹靂舞的真正普及是在1983年熱門電影《閃光舞》放映之後,該片中有90秒鐘的霹靂舞鏡頭。這部影片是1983年美國第六大賣座片,並榮獲1984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佳預告片獎。從此霹靂舞便風靡全美。
目前美國各地紛紛建立了霹靂舞俱樂部、學校和劇團。不少團體已到歐美各國演出,獲得巨大成功。霹靂舞正在跨越美國國界,走向世界,其聲勢可與當年搖擺舞、迪斯科舞相媲美。
(六)星羅橫布的文化娛樂場所
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要求,美國各地的娛樂場所比比皆是。
1.藝術中心
美國各大城市都擁有自己的藝術中心。紐約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娛樂之都。它擁有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以"不夜街"著稱的百老匯大道等世界聞名的娛樂場所。
林肯藝術中心建於1969年,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藝術聯合體。藝術中心以下設有大都會歌劇院、紐約交響樂團、朱麗亞特音樂學院、定期劇院和圖書博物館。
紐約百老匯大街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由南向北貫穿曼哈頓島,全長25公里。人們通常所說的百老匯是指作為紐約表演藝術中心的-部分,分布於第41街到第 52街之間的40餘座百老匯劇院。百老匯劇院通常有500-1000個座位。每天夜裡都有紅極一時的明星登臺表演,以高水平的藝術表演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眾。
美國首都華盛頓是一個政治中心,即使如此:它仍然擁有龐大的藝術中心。
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出現於70年代。它擁有歌劇院、艾森豪威爾劇院、特雷斯劇院等三座第一流的劇院。十多年來,這裡一直上演世界最優秀的芭蕾舞、現代舞蹈和歌劇。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還是國家交響樂團和美國電影協會劇院的基地,後者以上映世界最佳影片為特色。
2.博物館和美術館
美國幾乎所有的城市至少都有一個美術畫廊和博物館。在美國760所博物館中,最著名的有華盛頓的國家藝術博物館,紐約的國立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現代美術博物館,以及芝加哥美術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等。
美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大多外表巍峨壯觀;內部寬敞明亮。參觀博物館時,可以租一個盒式錄音機,邊參觀邊聽介紹展品內容的錄音。
許多博物館不僅具有傳統職能,而且現已成為多種娛樂活動的場所。例如,華盛頓的各大博物館堅持為公眾舉辦免費音樂會;國家藝術博物館的花園中每星期日晚7 時舉行免費音樂會,著名指揮家理查德.貝爾斯經常在這裡指揮管弦樂隊演奏;菲利普斯博物館每星期日下午5時舉辦免費音樂會和朗誦會。
美國的週末報紙常有博物館及美術館的文化活動專欄。地方刊物也可查到博物館的活動安排及可供參觀的展覽項目。
3.圖書館
美國還是一個講求"自我進修"的國家。它擁有14420多所圖書館,其中有9500多所免費的公共圖書館,1400多所大學圖書館和近300所國家圖書館。它們每年出借的書籍在8億冊左右。全國每年出版的新書在兩萬種以上,平均每大銷售量達、100萬冊。美國還有大約1000萬人參加各地的讀者俱樂部,他們經常可以買到折價優惠的書籍。
今天美國的圖書館已不僅是供人們閱覽圖書和查找資料的地方,它還是舉辦教育、文化娛樂和社團活動的場所。大圖書館都經常舉辦各種文藝演出、展覽和報告會,並放映不同語言的電影。
國會圖書館便是華盛頓的一個文化中心,它的庫利奇禮堂開放於1925年,長期以來一直是欣賞室內樂的地方。今天人們只要花25美分,便可在這裡欣賞一曲弦樂四重奏,渡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圖書館還是熱愛詩歌的人們經常聚會的地方。福爾傑圖書館定期舉辦午間詩歌朗誦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午間繆斯"。美國國會的詩歌顧問圖書館也是引人入勝的詩歌中心,許多美國著名詩人親自到達座圖書館中朗誦自己的作品。這些詩歌朗誦深受人們歡迎,聽眾往往須買站票入場。
除去以上這些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文化娛樂外,美國人還喜歡自己親自動手修繕和美化住所,喜歡木工、縫紉、園藝,也喜歡集郵、彫刻和沖洗照片。做這些工作,他們不覺得厭煩,也不覺得低人一等,而是從中感到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