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
中國自古以來就講「尊師重道」,老百姓總是把有學問的人看成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而且中國人總是把「學問」與「道德」 、「人品」連在一起,認為文化層次高的人,品質也一定是應該高的,所以稱之為「知書達理」。
「解放」前,中國人總把學校看成是最神聖的地方。在中小城市,市民在路過本縣「最高學府」(一般是中學)時,走路也要輕些,行為也要文明一些,以示尊重。
講到中國最了不起的人時,不是位到至尊的帝王,不是建立無比功勛的將相,而是「至聖先師」──孔子。歷代皇帝也要對他祭拜,幾乎稍微大一點的縣城都有要求文武百官在此下馬的文廟或孔廟。那麼孔子是幹什麼的,他不就是個教師嗎?他一生不就主要是靠教書生活的嗎?
除了學問和人品以外,教師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為清廉,也就是付出多收入少,因而稱學校為清水衙門。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教育事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日新月異」地在發展。根據近十年以上的統計,作為「產業」的「教育」也連續多年「榮獲」中國十大高盈利企業之一,並在「十大」之中也還是名列前茅的。這就不得不使人讚嘆得膛目結舌。
雖然中國經濟近年來高速發展,政府收入也愈來愈高,可教育經費的支出百分比仍然是世界各國中很低的(約佔2-3名以下),這就使「戰鬥」在「教育戰線」的人士摘下清廉的帽子,各施奇招,收刮民財,從此「學校」 、「學堂」也就變成「學店」了。學校與學生之間也就轉化成了「商業關係」。這樣也就撕破了莘莘學子與學校「溫情脈脈」經久難忘的血肉關係,而成為赤裸裸的以金錢為基礎的店主與顧客之間的商業關係。「交錢就是客,過後不思量」。
早在八十年代初,中、小學就開始有「贊助費」之說。如在北京想進入重點學校,但分數又不夠,就可以用錢來補分。聽說當時進石景山小學,贊助費高達12萬元,一般市區一級的重點學校也要7-8萬左右的「贊助費」。而當時一個畢業多年的大學生一月連獎金在內收入也不過100多元。
自90年代開始,大學大規模擴招,學生數量由數十萬達到了1千多萬。近年來每年大學招生數量就達500多萬,而且學費卅年來已是30-40倍增長。現在教育費用已成壓在一般草民(權貴家庭除外)頭上的三座大山(住房、醫療、教育)之一。
由於過量擴招,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急劇下降,不少學生也知道學習成績好壞對將來前途關係不大,主要是要有張「文憑」而已,有了這張「紙」將來好找工作,如果走入仕途,就為將來陞官、發財提供了必要條件。
為了使「學店」興旺發達、提高經濟效益,一是拚命擴招;二是急劇提高學費及各類收費標準。據03-06年全國因收費問題投訴的達1.9萬件,涉及金額達3.2億,實際遠高於此數,連名列第一流的北大、清華每年從「莘莘學子」身上也多收上億元的費用。特別對農村來的學生,父母十年以上的總收入,也不夠支付一個大學學生的費用。
由於負擔學費的困難,加上現在道德風氣的敗壞,以致校園內出現種種怪現象。如出外打工還算是正常現象,而不少女生在外找主,當「二奶」;貧困學生當「跑腿」,為有錢學生購物;有的學校組織女生到外地當「三陪小姐」,美其名為取得實踐經驗。有的貧困學生撿食堂剩下菜飯吃。據報導有一女學生一月才花幾元伙食費,其艱苦可想而知,但也有的家裡供應一個月的零用錢達5000-6000元。
學校為了增加收入,以各種渠道多收費或搶學生。據報導連著名的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新生錄取後,要10萬「報名費」,此事被一學生網上揭露後,引起轟動,校方才申明取消。據一個2009年的考生報導他收到13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很顯然,他們搶學生的目的是搶「錢」,就是這個大寫的「錢」。
中國教育歷來是講「有教無類」,現在是「有錢無類」;中國教育歷來是講「因材施教」,現在是「因財施教」,只要有錢,分數不夠也沒關係,一切可用錢搞定。
在中國儜立了幾千年的學校神聖殿堂,已為「金錢」蛀蝕得七倒八歪,完全喪失了往昔的莊嚴、尊貴了。
看中國首發 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