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即將於三月初召開之際,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把他們準備的提案或建議發到微博上,以便徵集網民的反饋。中國媒體將民眾借微博發表政見稱作 「微博問政」。「微博問政」有沒有積極意義?能否成為長效機制?「微博問政」能不能為民眾提供足夠廣闊、暢所欲言的空間?應本臺記者楊家岱之邀,中國事務評論家、權益人士劉念春以及美國俄克拉荷馬中部大學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長李小兵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時說,只有當民意代表是由民選產生的,才能實現下情上達,民眾才能有效地問政。
記者:「中國的一些人大代表把他們的建議或者是積案發到微博上以便聽取他們的意見,這種做法,你們兩位認為是不是有什麼積極的意義呢?您們是不是認為這個有助於民眾參與國家事務?完善委員或者是代表的體案內容?念春你先講好吧?」
劉念春:「共產黨以前也這麼做過,比如像市長值班制,還有微博上網以前也做過,最後是流於形式,不了了之。毛澤東時他就提出為‘人民服務’;到華國鋒‘兩個凡是’;江澤民就是‘三個代表’;到胡錦濤是‘以人為本’;習近平還沒有上來呢,他說‘權為人民所賦’。實際他要解決根本問題呢,他的權力來源必須是要經過人民選舉,人民選舉產生的權力才具有合法性。你說那些才能落到實處。微博的範圍是事先設定的,把所談的內容,所談的範圍限定在所需要的範圍內,老百姓提意見,提看法他就不會把自己要求或真心想得說出來。再說微博現在實行的是實名制,那就更增加了老百姓的顧慮了。」
記者:「李教授您是不是認為利用微博聽取網民有關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結案的意見,這種做法你認為有沒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李小兵所長:「我同意剛才念春說的幾點。也點重要害,講到人大代表應該是民選代表,代表民意。當然從最近幾次開會也看出,有些人大代表也確實想向這方面做些努力。有些提案確實是地方上的一些問題,他們希望能用微博來增強他們的聲音,在會上能有更多的效應。當然,像剛才念春說的這不過是一種形式。如果運作機制沒有公改變,你增加一些形式不會對兩會,對今後的改革有更大的促進。不過是一些形式而已。」
記者:「剛才念春提到了以前一些政府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曾經設過博客、郵箱,可多數後來都消聲匿跡了。這個原因,李教授您怎麼分析?」
李小兵所長:「這個原因像剛才念春提到的起到的是宣傳作用。在兩會開會前後起到造形勢、造輿論啊,這種形式主義恐怕開會以後就消聲匿跡了。」
記者:「這個代表和微博的確有個時間的侷限。在非兩會期間民眾怎麼樣和代表交流、互通這是個現實問題。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李教授? 」
李小兵所長:「這個問題剛才講到的還是要從上到下的機制和運作上開始。確實能在基層能選到民選的代表,民選的代表有自己發言權,這樣從下到上才能推動改革的進步。」
記者:「在網上給代表、政協委員提意見,或者對政府的政策提意見而遭到打擊報復,你們兩位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例子?念春你聽說過嗎?」
劉念春:「這個例子很多,誰都願意聽愛聽的話。他們說了不愛聽的話,人自然反感。而且他有權力,一般的話都會打擊報復。他的權力如果沒有制約,那他打擊報復就會肆無忌憚。所以還是剛才李教授所說的就必須進行民選,不能把這些流於形式,而且的話,在位都有時間限制。那財經部長為所欲為了也就不會存在打擊報復的問題。」
記者:「 李教授對打擊報復的現像你有什麼評論?」
李小兵所長:「最近兩年聽到很多這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對郵件加強管制以後,很多網民在網上發表言論會對地方政府提意見,市政府、省政府提意見都會遭到 打擊報復。」
記者:「現在兩會馬上就要開始了,你們兩位對這次兩會的召開以及在解決國際民生方面是不是會取得一定的成績的問題上你們兩位有什麼預測和評估?李教授?」
李小兵所長:「這次兩會的開的正是國際、國內形勢非常嚴峻的時候,這個兩會的目的主要是達到安定、穩定、平穩過渡。這是主要的議題。特別是中東包括西亞發生的示威和改革。所以對中國社會都有一些相當大的震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說是改革了,就說改變,小的動作都會謹慎,所以現在是求穩。盡量能保持現狀。」
記者:「念春您有什麼期待和評估對這個兩會。」
劉念春:「這兩會好像年年都有,可是年年都沒解決實際問題。這從群體事件越來越多就可以看出。因為你兩會實際上對於共產黨來說,它就想求穩。可是,兩會年年召開,群體事件是越來越多,上訪的人群也越來越多。也就是說這種兩會它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它的議題都是政治局議定的。中國現在60年來積累的矛盾得太多,可是實際解決的呢?」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