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天平上,康熙朝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重大貢獻。概括說來,主要有五點——中華版圖奠定、民族關係穩定、中華文化承續、經濟恢復發展、社會秩序安定。
第一,中華版圖奠定。我們打開中國地圖和東亞地圖,看看當時的清朝疆域:
在東南,統一臺灣,金甌一統。明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侵佔臺灣。順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十三日,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鄭成功死後,兒子鄭經奉南明正朔(即承認南明的正統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抓住鄭經死後,其子鄭克塽年幼、部屬內訌、政局不穩的時機,率軍統一了臺灣。從而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並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在東北,抵禦外侵,締結和約。黑龍江地域在皇太極時已經歸屬清朝。清軍入關後,沙俄東進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地區。康熙帝統一臺灣後,調派軍隊進行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格爾畢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外興安嶺以南,整個黑龍江流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土地,歸中國所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同外國簽訂的平等條約,表明康熙帝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
在正北,多倫會盟,善治蒙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解決了漠南蒙古問題,康熙帝則進一步解決漠北蒙古、初步解決漠西蒙古的問題。從秦漢匈奴到明朝蒙古兩千年古代歷史上的北疆難題,到康熙帝時才算真正得解。康熙帝說: 「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康熙之後,蒙古是中華各個民族防禦沙俄南進的長城。
在西北,三次親征,敗噶爾丹。康熙帝先後三次親征,遏制噶爾丹勢力東犯,不僅穩定漠北喀爾喀蒙古局面,也穩定漠南內蒙古的社會,更有利於中原地區的社會安定。
在西南,進兵高原,安定西藏。清初,順治帝冊封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西藏已經完全歸屬於清朝。康熙帝又派兵平定西部蒙古勢力對西藏的擾犯,維護西藏的社會安定。
第二,民族關係穩定。在東北,打敗俄國的侵略,解決並鞏固了自遼河到黑龍江流域各民族的問題,東北的廣大地域,前代所謂的「邊徼」之野,清朝則成為「龍興之地」。在北方,中國自秦、漢以來,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邊患。明代的蒙古問題,始終未獲徹底解決。己巳與庚戌,蒙古軍隊兩次攻打京師,明英宗甚至成為蒙古瓦剌的俘虜。清朝興起後對蒙古採取了既完全不同於中原漢族皇帝的做法,也不同於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先後綏服了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清朝對蒙古的綏服,「撫馭賓貢,敻越漢唐」。在西北,對南北疆統一。在西南,進兵安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統治。後乾隆《欽定西藏章程》設駐藏大臣、在西藏駐軍、冊封達賴和班禪、設立金奔巴瓶制度,西南雲貴川的苗、瑤、彞等,改土歸流,加強了對這個地區民族的管理,清朝實現了中國皇朝史上多民族國家新的和諧。
第三,中華文化承續。清在文化方面,康熙帝主要有幾件事情:其一,興文重教,編纂典籍。他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六十餘種,兩萬餘卷。其二,移天縮地,興建園林。康熙帝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雍正、乾隆又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其三,引進西學,學習科技等。
中華文明在清朝不僅得到傳承,而且延續活力。
第四,經濟恢復發展。清軍入關後,最大的弊政,莫過於圈佔土地。跑馬佔田,任意圈奪。康熙帝頒令,停止圈地,招徠墾荒,重視耕織,恢復生產。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並興修水利,培育新的稻種,取得很大成績。康熙朝強調藏富於民,普免天下錢糧共達545次之多,其中普免全國錢糧三次,計銀一億五千萬兩。
第五,社會秩序安定。我說康熙朝社會安定,主要是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統一臺灣之後,雖然社會矛盾也有,民族糾紛也有,但沒有大的、嚴重的社會動盪。康熙帝很有幸,他生命的後40年,中國社會處於由亂到治、由動到靜的歷史時期。原有的社會衝突已經釋放,新的社會衝突還沒有積聚起來。康熙朝的社會安定,我舉三個例子:
從康熙二十年(1681年)到六十一年(1722年),中原地區41年間,沒有大的廝殺爭戰,沒有大的社會動盪,也沒有大的社會危機。在中國兩千年皇朝史上,統一王朝皇帝在位40年以上的,有漢武帝(天漢民變)、唐玄宗(安史之亂)、明世宗(庚戌之變)、明神宗(薩爾滸大戰)、清聖祖和清高宗(王倫起義)六位,而中原地區連續40多年無戰爭的只有康熙朝。
秋決死刑數字比較少。秋決死刑的案件,康熙十二年 (1673年),「死犯共有八十餘名」,(《康熙起居註冊》康熙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後來「決一年之罪犯,減至二三十人」。(《康熙起居註冊》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康熙十六年(1677年),終歲決斷死刑,「不過十數人焉」!對於一個上億人口大國來說,一年死刑十餘人,死刑數字,算是很少。這就說明:當時社會,相當安定。
康熙帝多次四方出巡。他三次東巡、六次南巡、五次西巡、三次北征,還48次去木蘭秋獮、53次到避暑山莊。試想:如果社會動盪,康熙四方出巡,這是不可能的。
「盛世」的「盛」是指強盛、繁盛、興盛的意思。康熙朝的後40年,在中國皇朝史上,確是一個相對強、繁、興的局面——「強」,當時是世界上強大的帝國;「繁」,當時是比歐洲國家繁榮的帝國;「興」,當時是東亞興隆的帝國。康熙帝國有內在矛盾嗎?有潛存危機嗎?有。
康熙盛世出現,主要原因有五:一是,國際環境有利,恰好處於西方大國兩次崛起高潮之間;二是,周邊國家協和,如果周邊環境不好,清朝也難以獨善其身;三是,國內有利因素,處在兩次社會大動盪之間相對平靜的時期;四是,滿洲民族新興,滿洲民族共同體是一個上升的、有朝氣的族群;五是,康熙個人素養。
康熙盛世出現的諸因素中,我著重探討康熙帝的個人因素,特別是探討康熙帝的個人素養。康熙帝個人素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一」——「一以貫之」。
康熙帝修身「一以貫之」,其表現,舉四例——知敬、知仁、知止、知學。
知敬:一以貫之。康熙帝認為,君子修德,在於知敬。知敬,就是要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己,要有敬畏之心。皇帝地位至高,權力至上,怎樣約束自己?作為皇帝的「敬」,就是對自己的約束。敬,不要時斷時續,而要「一以貫之」。總之,康熙帝認為「敬」就是「正」,他說:「唸唸敬,斯唸唸正;時時敬,斯時時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無在而不敬,故無在而不正。」(《康熙庭訓格言》)
知仁:一以貫之。知仁,就是重視仁愛。他說:「己逸而必念人之勞,己安而必思人之苦。」康熙帝主張君子五戒:「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縱,節樂不敢極,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康熙庭訓格言》)人有一顆仁愛之心,對人就會比較寬容。他對臣下寬和、善待:「人生於世,最要者惟行善。」(《康熙庭訓格言》)知止:一以貫之。人既要知進知變,又要知足知止。康熙帝說:「世人衣不過被體,而衣千金之裘,猶以為不足,不知鶉衣袍縕者固自若也;食不過充腸,羅萬錢之食,猶以為不足,不知簞食瓢飲者固自樂也!朕念及於此,恆自知足。雖貴為天子,而衣服不過適體;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賞賜外,所用肴饌從不兼味,此非朕勉強為之,實由天性自然,汝等見朕如此儉德,其共勉之。」(《康熙庭訓格言》)康熙帝知足知止。他拒絕大臣請求為他立碑記功。大臣們曾經八次奏請上尊號,均被康熙辭絕。康熙帝之文治武功,之出眾才華,在中國歷代帝王中確實是罕見的。康熙一貫堅拒別人的讚譽、恭維,更是難能可貴的。
知學:一以貫之。「知學」就是重視讀書學習。康熙帝立志高遠。他說:「聖人一生,只在志學一言。」凡人、俗人與賢人、聖人的區別在哪裡?在於讀書學習。堅持之心,持之以恆。康熙帝讀「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能念誦120遍、背誦120遍,直至老年,還能背誦。他自己還有《御製文集》、《御製詩集》和《幾暇格物編》。康熙帝是一位學習型的皇帝,也是一位學者型的皇帝。
總之,康熙帝的這些素養,不是一曝十寒,也不是淺嘗輒止,而是「一以貫之」。用康熙帝的話來說,就是「公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
千年一帝
康熙帝的一生,歷史怎樣評價?自我評價康熙帝晚年說:「朕自幼強健,筋力頗佳,能挽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漠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飢,未敢妄費,謂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採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齡讀書,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無恙。」(《清聖祖實錄》卷二七五)又說:「朕之生也,並無靈異;及其長也,亦無非常。八齡踐祚,迄今五十七年,從不許人言禎符瑞應,……惟日用平常,以實心行實政而已。」(《清聖祖實錄》卷二七五)
那麼,《清史稿·聖祖本紀》如何評價康熙帝的呢?
歷史評價《清史稿·聖祖本紀》論曰:「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康熙朝版圖,東瀕大海,南極曾母暗沙,西接蔥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北達外興安嶺,東北至庫頁島,總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最為眾多、軍事最為強盛、實力最為雄厚的大帝國。康熙大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文化營養。這為他展現雄才大略、帝王才氣,實現宏圖大業,陶冶了性格,開闊了視野,蓄聚了智慧,奠定了基礎。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
他確是應該佔有歷史偉人地位的,難怪當時在清朝宮廷裡的西洋傳教士們,也有讚譽他是「人世間無與倫比的帝王」。李約瑟博士稱其為「科學的皇帝」。
無論就中國歷史作縱向比較,或就世界歷史作橫向比較,都可以說康熙大帝是中國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也是世界史上的千年名君。他同當時俄國彼得大帝、法國路易十四,同列世界偉大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