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胡錦濤結束訪美。其隨行官員,以積極高昂的語調,「高度評價」這次訪問,聲稱「內容豐富,成果豐碩,影響深遠。」「意義極其重大」。將「開創中美夥伴合作新局面。」
事實上,這些詞彙和描述,都是胡錦濤們早就準備好的;訪問還沒有開始,就做如此定義;訪問中的新聞報導,也如此定調;訪問一結束,就匆忙下此結論。反觀美國輿論,語調冷靜,而又保持懷疑:雙方在訪問中表現的和好與合作,是「虛假的和諧」,遠遠不能排除美中關係分歧與對抗的實質。
作為任內最後一次重要外事活動,表面上,胡錦濤如願以償地,從歐巴馬那裡,得到了「國事訪問」的高規格待遇。但這一待遇,卻是以最昂貴的門票換來:450億美元的巨額訂單,以及,出訪前,讓人民幣加緊升值(相當於又另外付出數百億美元)。
胡錦濤啟程前夕,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放話:「美中關係到了關鍵時刻」;又說:「必須在認真的問題上採取認真的行動。」這是對胡錦濤的敲打,美方把話說得很明白:你要面子,我給你面子,但你必須拿出行動,來表現你的誠意,休要矇混過關。說得再明白一些,那便是:你要面子,我要裡子;你要表面上的風光,我要具體成果。
強硬了兩年的胡錦濤,這一回,罕見地,做出一系列、大幅度讓步:出訪前,讓人民幣升值到歷史高點,以平息美國朝野的怨氣;450億美元訂單,則是滿足美方要求的「具體成果」;承諾不再由中國政府包購中國創新產品,這是遭美方詬病的話題之一;在朝鮮問題上,間接批評金正日政權,這是自2009年來的第一次;在伊朗核危機問題上,首次表現出與美方和國際社會合作的姿態。
即便在記者會上,歐巴馬當面提到人權問題,胡錦濤也被迫表示,在人權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歐巴馬當面提到《與臺灣關係法》,等於公開宣示將繼續對臺灣出售武器,將繼續保護臺灣,胡錦濤也並沒有反彈。
就在胡錦濤人馬吹噓訪問「大獲成功」的時候,具有親共背景的香港鳳凰電視臺,卻有人毫不客氣地將胡錦濤訪美,比喻為「農民企業家進城挨宰」。這一比喻,不可不謂:形象、貼切、一針見血。其背後,又隱約見中南海權力紛爭。
胡錦濤忽然軟塌下來,讓美國人跌破眼鏡。筆者先前曾論述:近些年,胡錦濤自恃「中國崛起」,以極左、強硬、偏激面目,面對國際社會。自2009年,傲慢對待到訪的歐巴馬總統開始,到2010年,蓄意挑起與日本的海上衝突;高調宣稱南海為「中國核心利益」;惡意慫恿北韓對南韓發難,先後製造擊沉天安艦、炮擊延坪島等事端;毒言攻擊授獎於中國人的挪威和平獎委員會,瘋狂阻止各國前往出席頒獎典禮。
然而,就在2010年,美國重返亞洲,亞洲國家紛紛求助於美國,對霸氣十足的北京展開圍堵。不可一世的中共,迅速陷入孤立境地。
胡錦濤逞強耍橫的結果,是將中共本身逼到外交死角。僅僅在一年間,就喪失了十多年裡所積累的外交成果!胡在中共黨內地位也因此動搖,威信直線下跌。狂妄,往往伴隨著無知。胡錦濤終於意識到一味與美國作對的代價,只能重新拾起鄧小平「韜光養晦」的遺訓。
表情僵硬、內心緊張、始終照稿宣讀(包括回答記者)的胡錦濤,與面帶微笑、輕鬆自如、始終脫稿表述的歐巴馬,形成鮮明而強烈的對照。在會見與會談中,歐巴馬不失時機地對胡錦濤旁敲側擊。歐巴馬說:「我們歡迎中國崛起。但這種崛起,必須符合國際準則,以和平與安全的方式崛起。」歐巴馬又說:「保障個人權利,這種普世價值,最終能保證這個國家的繁榮和成功。」
胡錦濤盡量奉承歐巴馬,竭力向美方討要「戰略夥伴關係」,最終,美國僅以「合作夥伴關係」打發之。胡某碰壁,可想而知。其實,內外不討好的胡錦濤,氣數已盡。坐失政改良機、一味守成而故步自封的「凡是派」人物胡錦濤,任期將盡,提前跛腳。只能等著、挨著、混著一個樹倒猢猻散、人走茶涼的既定結局。
(01/25/2011)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