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A股走勢為何總是與我國宏觀經濟面相背離?這個問題業已成為國內外市場熱議的一個話題。確切地說,A股的市場表現頗「不盡如人意」,與經濟增長的數據形成較大反差。我國為何會出現「經濟熱」與「股市冷」的不對稱現象?筆者試圖從三方面解釋原因。
原因之一:迄今為止,A股市場與其說是反映了我國宏觀經濟面變化,倒不如說是較為充分地反映了宏觀政策面的預期變化與調整結果。這是導致A股走勢背離宏觀經濟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我國經濟表現是相當亮麗的,全年GDP同比增長10.3%,特別是四季度GDP同比增長9.8%,這預示著我國經濟有望重返增長較快的階段,儘管當前通脹壓力仍較為顯著。與目前我國經濟高增長情況相比,A股市場在2010年全球股市排名中卻位居後列,反差極大。
A股市場之所以難以反映宏觀經濟面,是因為A股市場從來就只關注宏觀經濟面變動是否會引發宏觀政策面的較大調整。例如,去年二季度,市場擔憂下半年經濟增長會出現下滑風險,甚至有人呼籲國家應當再度出臺經濟刺激政策。而四季度後通脹壓力突然上升,增長較快的經濟數據反而成為以緊縮政策抑制通脹的充分理由。這表明,迄今A股市場更關心宏觀經濟面變化是否會引發宏觀政策面的較大調整。或者說,宏觀政策面變動比宏觀經濟面變化對A股市場的影響更大一些。
確實,儘管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依然穩定向好,但去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回歸常規和通脹壓力重新顯現,引發了宏觀政策面的較大調整,特別是貨幣政策逐漸轉向收縮,徹底改變了趨勢投資者的市場預期,加劇了A股走勢與宏觀經濟面的背離程度。A股的市場表現那麼「冷」與宏觀數據顯示的經濟那麼「熱」之間顯得如此「涇渭分明」。
原因之二:A股走勢偏離宏觀經濟面是因為去年以來A股市場內部出現供求關係轉變,導致資金面(場內外流動性)取代宏觀經濟面成為影響A股走勢的重要因素。
回望A股市場的歷程發現,A股市場一旦出現供求關係失衡,A股走勢往往會呈現下跌趨勢。究其原因,乃是股票供給持續保持高位,影響A股市場的供求關係,場內存量流動性難以承接持續增長的融資壓力,這是導致A股走勢表現屢屢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目前統計數據來看,2010年全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場融資10275.2億元,其中首發347家融資4883億元,創下A股市場融資額度的歷史新高。這勢必會吸納場內的存量流動性,導致A股走勢不斷承壓,A股市場特別是大盤藍籌股的市盈率水平被不斷低估,與2010年我國經濟的高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這一現象表明,在貨幣政策已經出現收縮的情況下,對資金面不斷收縮的預期比宏觀經濟面對A股走勢的影響更大一些。同樣,正是A股市場內部供求關係的轉變,加劇了「股市冷」難以與「經濟熱」相匹配的矛盾與衝突。
原因之三:A股走勢在2010年之所以表現欠佳,其實是市場交易行為的趨同性操作結果而已。與宏觀經濟面無關,趨勢投資而非價值投資佔據主流,也是A股走勢背離宏觀經濟面的重要原因之一。趨勢投資往往會根據市場趨勢的變化進行交易,特別是根據包括產業、區域發展等在內的宏觀政策面調整的預期變化進行交易。但是,趨勢投資往往忽略了宏觀政策面調整對宏觀經濟面實質變化的價值投資內涵,卻更關注政策面調整引發的交易性機會。這種宏觀衝擊的交易模式,或者說趨勢投資「試錯—糾錯」的交易行為,加劇了A股市場的震盪與波動,也促使A股投資者更關注宏觀政策面調整帶來的結構性交易機會,而不是關心宏觀經濟面本身變化可能帶來的價值投資機會。
當趨勢投資而非價值投資佔據A股市場主流地位時,根據宏觀政策面變動而非宏觀經濟面變化進行股票交易,成為當今A股市場的一大主要交易特徵,這也是導致A股偏離宏觀經濟面的直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