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殺魚方法是先按壓魚身再切,不可以抓魚鰭,以免刺傷。
秋冬蟹肥膏滿,滋味鮮美,正值吃海鮮旺季,但是,處理魚蟹時,若不慎被蚵殼、蟹腳等尖刺物割傷,或吃到未完全煮熟、遭污染的魚貝類,都可能因而感染海洋弧菌,甚至併發敗血症,小心美食背後,潛藏致命危機!
一名陳姓婦人經常收到鄰居「海釣」送的漁獲,因為是「現流」鮮魚,立即處理,去鱗、清理腸肚,準備料理。但一次殺魚時,不慎被魚鰭刺傷手指。她原以為流些血就沒事,不料數小時後,手指異常腫脹疼痛,到醫院挂急診,立即「清創」,並接受抗生素治療,傷口才沒有持續擴大。
臨床上,也有人到潮間帶撿拾螺貝,不慎被蚵殼刺傷雙腳腳趾,幾小時後,雙腳紅、腫、痛,傷口起黑色水泡,患者警覺就醫,醫師緊急以抗生素及高壓氧治療,才保住雙腿,逃過截肢命運。
免疫力差的老年人感染則相對危險,一位80多歲老太太清理魚網時,左手指被金屬刺傷,僅是小傷口,患者不以為意,但一天後,傷口擴大、紅腫,直到次日高燒不退就醫時,已血壓下降,出現敗血性休克。
雖然立即開刀清創,投予抗生素,仍因延誤就醫,不幸死亡。
海洋弧菌適合生存在攝氏20度、0.7%至1.6%鹽分的海水中,感染者可能引發敗血症、壞死性筋膜炎及腸胃道感染;免疫力極差或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患、腎衰竭等慢性病患或類固醇使用者,感染致死率偏高。
感染海洋弧菌有兩個途徑
●食用生蠔、蚵仔、生魚片及蝦蟹等,數天後,可能腸胃道感染,有發熱、寒顫、噁心、嘔吐、下痢、皮膚病變、壞死性潰瘍,致死率達50%以上。
●另一種則是傷口暴露海水中,或是被海洋中的生物咬傷刺傷,引起傷口潰爛,導致壞死性筋膜炎。患者休剋死亡率高達90%。
治療海洋弧菌感染病例必須與時間賽跑,特別是傷口要徹底清創,嚴重者甚至需截肢才能保命。
目前可使用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和四環黴素治療,必要時,配合高壓氧輔助治療。
提醒愛吃海味民眾,少吃生冷食物,尤其酗酒、慢性肝炎、糖尿病、腎衰竭患者,最好將食物充分煮熟,以達到滅菌效果;處理魚或蚵、蝦蟹時,最好戴上手套,以免皮膚遭刺傷,細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