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做事情的孩子
一:
欣欣上幼兒園之前,媽媽就非常擔心,因為他不會自己吃飯,每次都是媽媽或奶奶餵飯;他也不會自己上廁所,因為褲子脫下來他就穿不回去;睡覺沒有媽媽陪,他就不肯睡……
媽媽的擔心不是多餘的,欣欣上幼兒園後,每次吃飯他都不會動手拿杓,老師沒辦法,只好餵他;因為不會穿脫褲子而經常尿濕褲子;午睡後起床,欣欣總是坐在那兒等老師來幫他穿衣服鞋襪。老師反映說,欣欣的自理能力是比較差的。
二:
田田上一年級了,第一次學校組織出遊,媽媽給她帶了兩個煮雞蛋。沒想到,遊玩回來後,兩個煮雞蛋原封不動地帶回來了。媽媽問田田為什麼不吃,田田說,怎麼吃啊?這個雞蛋圓溜溜的又沒縫,怎麼咬呀?原來每次田田吃雞蛋,都是媽媽給剝好了殼的,這次沒剝殼,田田就不知道怎麼下口了。
三:
小林的媽媽訴苦說,小林現在已經二十幾歲了,但很不爭氣,讀書時成績就不怎麼樣,好不容易給他找了個民辦高校上學。現在畢業了,又要動用一切人際關係幫他找工作。工作穩定下來,又想著給他找女朋友。可孩子卻只顧在家玩電腦打遊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米飯如何煮熟都不知道,仍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也許是獨生子女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為他擋風遮雨,他似乎忘記自己要成長,也要走上社會。可是他總有獨立的時候,父母何時才能撒手呢?
經常聽到有些爸爸媽媽抱怨:我們小時候家裡孩子很多,父母沒時間和精力管,我們反而都很好;如今一個家庭就一個孩子,我們將所有的關愛和精力都投入到他身上,事事為他操心考慮,可謂關心到了極致,但付出的精力和效果壓根不成正比。這是怎麼回事呢?
專家解析:
這正是目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為什麼你的良苦用心適得其反,正是你看似週到而無微不至的呵護和幫助剝奪了寶寶嘗試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從生命初期的弱小嬰兒,到成為社會的成熟個體,需要一些心理功能的發展。在嬰幼兒期,你絕對有責任也有必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照顧、幫助寶寶,因為缺乏這樣的保護,他是無法存活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一天天長大,你如果還是繼續全面掌管著他的生活,不讓他獨立面對生活,其結果必然會遲滯了寶寶基本心理功能的形成和發展。由於自身的功能始終被你替代,發展就喪失了最合適的時機。在今後的成人社會生活中,寶寶不僅沒有獨立性,也很難體會到自信感,更不敢獨立地去做一些事,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他就像「成人寶寶」,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始終要依賴著你。
父母為什麼不肯撒手?
「責任感」使然
有些父母認為,「全面」照顧寶寶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處處都想著「包辦」。在寶寶碰到困難時,總會不自覺地就去插上一手,以為這樣可以讓寶寶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更快地獲得成功,出發點是想給寶寶創建一條人生的捷徑。
圖省事、放心
由於缺乏對嬰幼兒心理的瞭解,父母往往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寶寶。當寶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一下子達到成人的標準時,就索性自己代替他來完成,這樣做才放心、省事。
專家解析:剝奪了寶寶在嘗試中學習和鍛練的機會,長此下去他不僅可能手腳笨拙,產生強烈的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喪失寶貴的自信心,對今後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寶寶其實生來就有處理問題的潛力,你的時時保護、事事干預,會讓他從一開始感到溫暖,進而轉成覺得理所當然,最後阻礙了他自己去處理問題能力的發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寶寶自己動手
中國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你不肯放手,要替寶寶解決問題,就不如教會他自己動手,對寶寶來說,解決問題的結果並不重要,是否能做得完美也不重要,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是他學會獨立思考,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不但可以促進能力的培養,促進智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對完善人格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寶寶在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中增強自信,提高了自主性。
多給寶寶一點空間,為他創造成長的機會,對寶寶有百利而無一害!
1.促進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生長發育各方面都正常的寶寶,一般到了2週歲後就自然地出現擺脫媽媽「控制」的傾向(寶寶總是將媽媽的呵護看作是對自己的「控制」)。他常常會大聲說:「我自己會吃飯,不要你餵!」「我自己穿衣服。」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強調:兒童必須學會「自主」——自己吃飯、穿衣、講衛生等等。如果不能實現這種自立,可能引起他懷疑自己的能力而感到羞恥。
在德國,有的寶寶在牙牙學語時便開始學做一些最簡單的家務,如在用餐前把餐具擺放好,幫父母收拾房間等。在這樣的培養下,德國兒童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2.促進智力發展
讓寶寶親自動手,不僅可以使他在動作技能上得到鍛練,在認知上也可以得到發展。例如,切西瓜時,寶寶可以形象地體驗二等分、四等分等抽象的數學概念;在分發碗筷時,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數學能力;在搗碎練習中,瞭解芝麻、核桃、花生、桂圓等不同物品的硬度和特性,從而激發進一步瞭解的慾望,進而能主動地去學習。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知識來源於動作。」寶寶只有通過自己的操作和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經驗,而且對年幼的寶寶來說,親自動手可能是一種更好的學習方式。刻板的言語教導可能會使寶寶在理論上知道如何做某些事情,但這些經驗是否能納入他的知識體系仍是個未知數。
3.提高自主性,增強自信心
寶寶在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增強自信,產生「我能行」的心理,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碰到難題時也會充滿自信地去面對。因為他具有很多成功的體驗,可以為他解決問題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資源。
給爸爸媽媽的建議
對寶寶多加鼓勵
寶寶很多的第一次可能是很不成功的。第一次自己洗臉,把水潑得到處都是,還沒把臉洗乾淨;第一次自己動手吃飯,弄髒了衣服,搞得滿桌狼藉。即使寶寶在初期做得不是很好,你也要多加鼓勵,耐心地等待寶寶自己做,同時表揚他的行為:「真了不起,你會自己洗臉啦!」「看寶寶飯吃得多好,學得有多快!」而不是看到寶寶做得不好時,就上前幫他擰毛巾、洗臉、餵飯,剝奪他嘗試的機會。
要知道,寶寶小的時候內心還沒有足夠而穩定的自信,這時,他特別需要你的鼓勵。有時,寶寶正在失敗的邊緣,你的一句讚揚,甚至是讚許的目光,都可以讓寶寶重拾信心,繼續去解決問題。所以,千萬不要吝惜你的讚揚哦!
為寶寶提供豐富自然的環境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兒童必須親身體驗一些事物。好的教育是為寶寶提供一個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裡能夠自己試驗某些事情,找到想要的答案。放開寶寶的手腳,讓他多接觸生活,使他通過對物體的積極主動的活動來獲得知識。
寶寶如今所處的成長環境事實上並不夠「自然」,由於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且城市裡都是樓房,獨門獨戶的,寶寶失去了「瞎玩」的機會,也失去了感受真實的大自然的機會,再加上你設置的各種約束,他的成長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無趣。
所以,建議你多為寶寶提供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讓他能更自然地接近和感受這個世界,更加完整地參與到生活中來,而不是被束縛在水泥和鋼筋的籠子裡。
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剝奪寶寶參與家務勞動的機會。如在招待客人時,讓寶寶幫著把切好的西瓜整齊地放入盤中,端給客人品嚐;把剝好的毛豆送到廚房,讓媽媽燒出美味的菜餚等。這樣,寶寶既鍛練了能力,又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尊重寶寶的自主意識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所提倡的「孩子完善人格」的兩種品格之一就是自主性。寶寶自身具有主動發展的內部潛力,就像植物自身會發芽、長高、開花一樣,而你的作用在於「援助」生命開花。「援助」的意思是指除了必要的指導外,你對寶寶的生活不能過度干涉或幫助。
蒙臺梭利特別強調為寶寶創設寬鬆的教養環境和氛圍,使他能自主地成長。用他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用他的語言表達思想和感情,以他的行為達到各種要求,用他的頭腦進行判斷,最終學會自我調節,自覺學習、思考、行動,成為一個不依賴於他人、獨立自主的個體,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
媽媽們經常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權威,常用成人的眼光和角度看待寶寶的探索。所以,專家建議你要盡量降低自己的權威感,多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寶寶的某些嘗試甚至挑戰,尊重他的自主意識。
一歲以後,寶寶就想知道怎樣使自己與外界聯繫起來?外界的哪些東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麼東西又控制著我?他逐漸感到自己是獨立的,有了強烈的個人控制感。你的過度保護會阻礙寶寶的自主性發展。如果不允許寶寶進行探索,他就不能獲得個人控制感和對外界施加影響的認識,就會產生一種羞怯和懷疑的感情。他對自己感到不確定,變得要依賴他人。一旦失去了你的指導,寶寶就像失去了主心骨,面對難題不知所措了。
你給寶寶的指導要適當
這和之前提到的讓寶寶獨立解決問題並不矛盾。需要強調的是,在寶寶解決一個問題時,你不要輕易去指導和干涉他,不要剝奪他自己找到解決方法的機會。在他經歷多次嘗試未果後,你可以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方法上的建議。這並不是去幫他解決問題,而是適當給出一些好的建議。
賦予寶寶權力
多將權力下放給寶寶,讓他做自己的主人。你嘗試給出一段時間,讓寶寶自己安排生活,看看喜歡的小人書,出去和小朋友瘋跑一氣,回來再畫會兒畫。寶寶會逐漸懂得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計畫時間。
多給寶寶做選擇的機會。比如帶寶寶去超市,你可以多徵求寶寶的意見:「你覺得牙膏買哪種好呢?」「飲料要大瓶還是小瓶呢?小瓶不划算,大瓶太重,寶寶你覺得買哪個好呢?」慢慢地,寶寶就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小大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