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不斷的物價飛漲讓市民紛紛行動起來。食用油成了人們的搶手貨,不少市民開始有意識的囤貨
【看中國記者甄貞綜合報導】據新京報27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商務部、民政部及工商總局組成6個國務院督察組,相繼赴18個省、市、區調查物價,並密集拋售儲備糧油。不過,對於政府穩定物價的舉動,輿論抨擊:「政府才是通貨膨脹的始作俑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宣布,自10月份以來,相繼投放糧油、玉米、小麥、稻穀等物資。據德國之聲消息,通脹在中國司空見慣,發改委官員出面承認無法控制,要做好準備忍受較高通貨膨脹的壓力,非常罕見。
通膨嚴重 誰之過?
國務院督察組查物價與拋糧油,實際上和中國的通貨膨脹息息相關。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近兩年多發印了43萬億人民幣的貨幣。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認為,過去十年中國廣義貨幣發行量(M2)年均增長約為18%,是官方GDP增速的近兩倍。如果考慮到中國GDP的低質量和高水分,M2的相對增長就更加驚人。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是真實的、優質的,通脹的壓力就不會來得那麼快、那麼猛;而當人們不得不面對迅猛的通漲時,就有理由懷疑撒謊成性的中共所提供的GDP數字。
著名海外評論員臧山說,通貨膨脹,無論英文和中文,意義都是社會上流行的錢幣太多,而物價上漲只是錢太多的一種反應而已。中國貨幣發行量過大,一是因為當局擔憂國際經濟危機波及國內,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二是在每年有數千億美元外貿順差和資本淨流入的條件下,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而被迫發行的人民幣;第三,則是各地方銀行,為了支撐當地經濟繁榮,尤其是當地房地產開發的繁榮,而超額信貸。
評論家草庵說:「中國物價暴漲,不是中國百姓的問題,首當其衝的是中國經濟政策,而影響政策的是政府的模式和構成,這又由中國的政治制度造成。沒有好的政治制度,中國就不會有好的政府,沒有好的政府就不會有好的經濟政策,沒有好的經濟政策,中國百姓就難以逃避物價上漲,而政府所謂查物價,拋售儲備糧油,不會解決任何實質性的問題,政府才是通貨膨脹的始作俑者。」
查物價、拋儲油 政府德政!?
網友紅梅說:「拋售儲備糧油比正常價格高的多,在這個物價暴漲的階段,政府還在發黑財,而真正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官方卻熟視無睹,我們老百姓活著心裏感到發慌。」
騰訊廈門市網友「潛規則」說:「考察能解決什麼呢?罰的款還不是歸你們個人的腰包,如今我們老百姓再也不會相信組織。這麼多年,我算是明白了,組織就是在你遇到困難時,他說無能為力;在你遇到不公時,他說要正確對待;在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說要顧全大局;在你受到誣陷時,他說你要相信組織;在需要有人做出犧牲時,他說組織考驗你的時候到了;當需要有人衝鋒陷陣時,他說是你的堅強後盾;在你取得成功時,他說是組織培養的結果。這回組織查物價!拋糧油!的行動,不僅從百姓身上又發了一回橫財,完了再忽悠國際社會說,中國政府與組織就是為人民負責,太令我‘感激’了,並代表我‘八輩’祖宗感激組織。」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