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記者芮成鋼最近的"代表門"事件繼續發酵,引來噓聲一片,連國內報刊都說"這是一起用國內意識形態話語應對國際公共場合的典型案例"。芮成鋼在國際記者會場合搶奪韓國記者的發言機會,向外國領導人咄咄逼問抽象的政治問題,明顯是要自己出風頭而不是想獲得什麼有價值的信息。
對芮成鋼的噓聲,多半源自對他自稱"代表亞洲"的不滿。芮確實有強烈的"代表欲",也早有自稱代表中國和世界的前科。在中國當前民意越來越強烈的時候,自稱"代表"是很容易引起民憤的,更不用說被一個毛頭小記者"代表"了。
但是我想指出的是,芮成鋼事件真正的含義還不在他的具體言論,而是他的行為。除了義憤填膺的中國網民的借題發泄,亞洲和世界上都不會有人和芮成鋼的言論去計較。韓國,印度,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等等等,都不會向中國外交部遞照會,抗議自己莫名其妙地被中國人代表了一回。
這些國家不會和芮成鋼這樣的中國人一般見識。
但他們會這件事看在眼裡,記在心中。芮成鋼行為的實質是在國際公共場合破壞規矩,一意孤行,不把外國同行放在眼裡,對外國領導人缺乏起碼的尊重,置職業規範於不顧,一心只要自己出風頭,而這個個人的風頭又是打著"亞洲"的大旗,似乎是"替天行道",其實是虛張聲勢,再以勢壓人。
這就是今天中國讓很多近鄰和遠交擔心的東西。別人並不太在意你某時某刻說的某句話,再刺耳的話也不過是語言而已;問題是你說這話的方式更讓人反感。芮成鋼的搶話筒,逼歐巴馬,問和記者會的主題無關的問題,無一不是對那個特定的國際場合的公認準則的破壞。芮成鋼的表現已經完全超出了一個記者的職業範圍,這很可能也正是他的目的。在那個場合,他完全是以一種"力量"的身份出現的。所謂"亞洲"不過是"中國"的代名詞而已。正是他背後這個"力量"給予了他藐視公認準則的狂妄。
實際上,在芮成鋼身上發生的,早就發生了中國外交部官員身上了,不過是從一個相反的方面。中國外交部近年來確立了一個反問記者的"中國特色",新聞發言人為了堵住別人的嘴甚至可以問別人成家了沒有,有沒有小孩。外交部前部長,被稱為"外交紅衛兵"的李肇星對被他認為"不懷好意"的記者的"反擊"甚至不止是反問,而是厲聲喝斥,這都是廣為人知的。
記者招待會的國際通例是記者問官員答。記者的問題當然不都是令人愉快的,但那是記者在那個特定處境下的權利;官員不高興可以不回答或者顧左右而言他,這也是官員的權利,但反過來質問記者,而且是連珠炮般的發問,形成了習慣,那就破壞了記者招待會的基本規則。但中國外交部和官方媒體卻為此而洋洋自得,好像只有他們才會耍嘴皮,才不被記者牽著鼻子走,外國的政要和官員都是傻瓜。實際上,他們完全不懂什麼叫記者招待會。
外交是內政的反映。在中國國內,氣焰囂張的黨政官員對記者的反問甚至威脅近年來也成為和諧社會的一道風景線。所幸的是,至今為止中國外交官還沒有把赤裸裸地威脅記者這個中國特色也帶到世界上去,儘管李肇星曾經對一些港臺記者厲聲喝問:你是哪裡的?
從反問記者到搶話筒,中國外交官和記者對國際規則的藐視和踐踏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崛起的強權對國際社會的傲慢。在這種傲慢的背後其實是野蠻,是一些野蠻的中國人在對文明的世界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