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從11月1日正式開始,但根據600萬名普查工作人員在8月和9月所進行的先前預備工作顯示,相對於10年前對上一次的人口普查,群眾對政府出現了抗拒的心態。
中國的人口普查,旨在更新這個世界人口大國最新的人口數字,但同時又凸顯了這個日漸流動性的社會,對保護個人私隱越趨審慎,而且對政府的戒心也越趨普遍。
中共希望這次人口普查能為政府提供大量有關人民生活的數據,包括2000年普查所得的13億人口數字,迄今增長了多少。政府尤其希望計算出具體有多少人從農村搬到城市,以及在一孩政策下到底有多少小孩違法出生。
20年前曾經做過普查工作的一名60歲退休婦女,今年再度受雇,她負責收集她居住的一棟北京市中心樓宇中所有117戶家庭的資料,但她抱怨說,工作讓她受氣,很多人不只不合作,而且還罵她。這位婦女接受美國一份報章駐北京的記者訪問時表示,全棟大廈117戶家庭當中,有30戶甚至拒絕開門,又拒絕出示身份證明。他們很多人都是外來的流動工人,很多時一戶人家住了4到5個家庭。
她說,中國人口結構在過去是非常簡單,大廈裡面的住戶大多都是本地人,相互認識,但現在的住戶很多是非本地人的流動戶,而且現代人的頭腦跟以前很不一樣,他們不願意透露個人生活的資料。
掌管這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副總理李克強,曾呼籲人民合作,而官方的宣傳海報,也鋪天蓋地的在全國各地張貼,海報上有個小孩說:「媽,別忘記告訴普查工作人員,我也是普查的對象。」
有些普查工作人員為了方便,根據內地傳媒報導,在一些民工的宿舍只是隨便點算床鋪和牙刷的數目,便草草了事。
報導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指出,這類問題反映了過去10年中國社會的變遷。他說,大多數的人在2000年時,他們的工作、住所和福利,都依賴國家企業,但今天大多數人都在私營公司工作,擁有自己的房子,很多人視政府是日常生活的一個阻礙,而不是一個幫手。
政府最關心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流動民工的人口,但這群廉價勞工也可能成為製造社會不安的一股力量。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的農村人口大約有8億,但數字並不代表真實現狀,因為進入城市工作的民工,只計算於他們原來的農村所在地。
此外,人口專家相信,地方官員在過去經常少報人口數字,目的是推高人均收入的統計,刷亮他們的政績。為了堵塞這個漏洞,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說,今年的普查工作,將民工的數字算進他們工作的地方,而不是他們原來的農村。
但問題卻是這些民工大多不願意跟當局合作,恐怕他們會因此而被迫遷或失去工作,而僱主們也害怕會因此被徵收稅項,或因違反勞動法而被罰款。馮乃林上月初在記者會上說:「對我們普查工作來說,民工人口是一個相對較大的問題。」
另一個困難就是計算一些違反一孩政策而出生的小孩,他們普遍因為沒有戶籍而不能上課,或得到醫療和其他福利服務,從而成為普查的漏網之魚。政府的普查希望將這些小孩的數目也計算在內,以便得出一個精確出生率以及男女性人口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