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很多華人家長一樣,幾年前準備買房子的時候,我們很自然的把校區作為要考慮的指標之一。
我的想法是:學校沒有必要太「好」,當然也不能太差,最好是在我們經濟所能承受的範圍內選一個中等偏上的學區。掂了掂兜裡的銀兩,又綜合衡量了其他各種因素,我們最終把家安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建居民區裡。
新家所屬的小學剛剛建成才幾年光景,EQAO排名算是中上,當然不屬於出類拔萃的「好」學區。可萬沒想到的是,就在我們搬進新家的第二年,菲莎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布了最新的學校排名,我們這所默默無聞的小學竟然來了個大躍進,一舉成為安省公校的並列第一!就這樣,我們雖然是無心插柳,卻一不小心跨入了「名校區」。
如今,小兒子在這所學校讀書已經好幾年了,我們對所謂名校也逐漸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拿孩子目前就讀的這所「名校」與原來那所「普通學校」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三多」。
首先是學生人數巨多。孩子原來的學校只有二百多名學生,而現在的學校到目前為止學生人數已經達到了八百多。其實,這所小學最初並沒有這麼多學生,後來由於排名節節上升,特別是榮登榜首以後,吸引了眾多有孩子的家庭慕名而來。甚至有一些學生,家並不住在本區,但父母想方設法請住在附近的朋友開個租房證明,於是也就順利入讀本校了。
隨著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校的空間也越來越擠。為瞭解決教室不足的問題,學校只好在教學樓外面興建起一排排的活動房。這些活動房冬冷夏熱不說,而且沒有衛生間,自然是不太方便。此外,活動房也佔用了戶外的大量空間,孩子們課間活動的場也就被大大壓縮了。可即便如此,學校每年的學生數仍然在節節攀升。
第二個特點是華人很多。我們剛搬來的時候,學校裡大概有一半是黃面孔。近幾年,一些洋人住戶先後遷出,而遷入的多數為有小孩的中國家庭,外加少量印巴、中東等少數族裔。短短几年間,華人孩子比例已經佔到了七八成左右。按照這個趨勢,日後成為「清華班」(清一色華人)也是指日可待。
華人子弟一般比較勤奮好學,人數多一些當然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不利於孩子廣交其他族裔的朋友。現在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負面影響,對於他們長大後融入多元文化的社會是否有影響就很難說了。
第三是參加課後補習的小朋友多。在原來的學校,兒子的朋友們課後也有不少活動,但一般都是冰球、芭蕾舞等興趣班。而在現在的學校,許多學生課後不僅要學習繪畫、鋼琴等才藝,還要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學校。舉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有一位小朋友,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一口氣連著上四個補習班,外加一天中文學校;還有一個孩子,二年級時就已經在提前補習三年級的課程內容了。
精明的生意人自然不會忽略這些需求所帶來的商機。附近的各種補習學校生意都格外興隆,提供的課程也是五花八門。據說,有一家老牌的補習學校甚至為打算報考「天才班」的學生開設了輔導班,專門針對「天才班」的測試讓學生大量做題演練。
與其他一些公立「名校」的家長交流,發現這些學校的特點幾乎是大同小異。曾經有朋友打趣兒說,只要中國人集中到哪個區買房子,過不了幾年,那裡的學校肯定就成為「名校」了。這話雖然說的有點絕對,但也不無道理。
所謂學校排名,無非就是以EQAO為標準。而每個學校對EQAO的重視程度相差很大,這自然會影響到測試的結果。像小兒子原來的學校,無論是老師或者家長几乎從未對這一測試做過任何準備。而目前這所小學,卻從三年級一開學就如臨大敵,要求家長按部就班地幫助孩子做好考試的準備工作。再加上很多家長又額外讓子女參加補習學校,EQAO的成績比較好也是情理之中。與其說是學校的教學水平高,倒不如說是華人家長們的辛勤付出成就了這所「名校」。
讓孩子上「名校」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是一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也會令一些華人父母在為子女選擇學校時左右為難。
讀「名校」,意味著孩子可能得忍受學校擁擠的環境和緊張的教育資源,還有比其他學校相對大一些的學習壓力,更不用說買房時要為這個「名校區」的標籤而多掏好幾萬的銀子了。不過,這些「名校」學習風氣濃厚,學生的品行相對而言也齊整一些。而那些排名比較靠後的學校,生源往往參差不齊,好學生很多,但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害群之馬混雜其中。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子女交到品行不佳的壞朋友。
出國前,大家總是抱怨國內的學校學業繁重、孩子壓力大,於是心甘情願地帶子女來國外受教育;出國後,卻又擔心孩子在過分寬鬆的環境中迷失了自己,便又想方設法讓他們讀「名校」、上補習班、學才藝,搞得孩子們也並不比國內的小孩活得輕鬆。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情,這種無私付出的奉獻精神,也只能用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來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