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強烈需求推動著近期國際食品類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而在國內,這種漲勢正在成為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
未來10年,中國每年的糧食需求可能會達到5.73億噸,高於當前的產量。北京急切希望一系列大宗商品繼續以自產為主,但這些產品對全球市場的依賴或許會很快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主要受到中國強勁需求的提振,芝加哥市場的大豆價格已達14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的棕櫚油價格本週突破了此前的27個月峰值。泰國稻米價格正在逼近六個月高點。
在中國國內,這早已超越市場範疇,成了一件關乎公共利益的事情。中國超市裡出售的食用油、食糖等日常食品10月大幅漲價,漲幅在10%到13%之間。食品短缺──玉米、小麥、大蒜、綠豆和食糖──的新聞已經成為今年以來中國媒體報導的熱門。
食品在政治上是一個燙手山芋,而且在計算通貨膨脹率的商品籃子中佔了三分之一。
到目前為止,政府選擇的應對手段沒有超出市場範圍。它已經拍賣數百萬噸的糧食、植物油、食糧和棉花儲備,並公開申明有可能對「投機者」實施懲罰。上週央行提升利率,一部分目的就是為了緩和物價的上漲。
但漲勢已經在加劇。最近一次報告的通脹率(9月份3.6%)仍舊遠遠低於2008年年初觸及的12年高點8.7%,這不假,但食品價格的漲幅已經回到了當年的高位。
那時,北京對糧食、食用油、肉類、牛奶和雞蛋實施了限價措施,希望使通脹恢復穩定。經過了一年的時間、在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這些限價措施才得以取消。這無疑是一味苦藥,它限制了效率,並有可能損害產品質量。
但在世界打賭這個大國將變得更加富裕、其需求將變得更加強烈的情況下,政府知道通脹風險又來了,也知道它又要去執行控制通脹的艱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