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報導,一紙住房補貼擬發放人員名單,又將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向風口浪尖。身家數百億的騰訊董事會高收入主席兼CEO馬化騰,以及一批社會精英都赫然在列。關於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而不久前,深圳先後出現了梅山苑、桃源村三期經濟適用房等多起「開著奔馳領經適房」事件,以及外地官員、私企老闆申請保障房等數起輿論風波,凸顯保障房審查制度尚存漏洞、監管不力等諸多問題。
這份名為《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擬發放人員名單》的資料,自10月12日開始在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上進行公示。在名單中,深圳共計擬向684人發放住房補貼。
但與此前公示的低收入人員住房補貼不同,此次名單中涵蓋了眾多社會精英,包括華為、中興、騰訊等知名企業,以及在深圳各大政府機關、院校、公司工作的各大專業人才,名單公示的人員擬按照級別獲得不同程度的住房補貼。
包括以293億元財富位列《2010胡潤IT富豪榜》第二位的馬化騰在內,騰訊公司此次共有15名高層次專業人才被列入住房補貼名單。而華為公司則有167名高層次專業人才擬獲得住房補貼。此外,名單中還出現了金蝶軟體董事長徐少春。
同時公示的還包括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中止發放人員名單,共計5人,其中有3人屬於大族激光(002008.SZ)、康哲藥業(00867.HK)和金蝶軟體(00268.HK )等上市公司的高管或核心技術人員。
眾多非低收入人員進入住房補貼範疇引髮網友激烈質疑。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10月27日向《第一財經日報》回應稱,關於上述住房補貼名單有專門的政策依據,但暫時無法回覆,隨後將召集媒體統一對外解釋。
按照2008年底出臺的《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住房補貼標準》,高層次專業人才享受的住房補貼包括購房補貼、購房貼息、租房補貼。按照建築面積標準計算,兩院院士為200平方米、其他國家級領軍人才150平方米,地方級領軍人才100平方米,後備級人才80平方米。
資料顯示,馬化騰等人享受的住房補貼形式是購房貼息,具體的貼息幅度並未公布。
大量網友認為,已經擁有財富的馬化騰等IT高管們不應該領取住房貼息。而騰訊公司就此向媒體回應稱「我們尊重深圳特區的人才政策」。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本報記者表示,住房補貼原本是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對無住房職工或住房面積未達到規定標準的職工發放的現金補貼,目的在於部分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但深圳對高層次人才提供的住房補貼則是為了吸引人才,兩者並不相同。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於建嶸則認為,政府給高層次人才發放住房補貼僅僅是「錦上添花」,這種物質的獎勵對這些企業家來說沒有意義。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保障性住房方面曾經出現過多起負面事件。此前不久,深圳桃源村三期「質量門」、「豪車門」、「出租門」等事件,隨後在今年深圳保障性住房第二次申請受理中又出現眾多亂象,保障性住房的資格審核問題廣受詬病。
目前,深圳常住人口超過1400萬,230萬戶籍人口的住房問題已基本解決,保障房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深圳超過800萬的非戶籍人口。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2009年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入達139億元,但在保障房建設方面卻進度遲緩。
據《關於深圳市2009年度土地出讓收支情況及2010年土地出讓收支計畫的報告》,2009年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實際支出僅為2.78億元,相比土地出讓金收入簡直是杯水車薪。按1400萬深圳人口數計算,人均支出約20元。更不可思議的是,2009年深圳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實際供應量為零。
在6月份的深圳兩會上,深圳市人大代表黃揚略提出,目前最為尖銳和突出的矛盾是超過1000萬的非戶籍人口的住房難,深圳應大力興建公租房,並構建與之相應的運營體系,從制度、法律上保證公租房政策的順利執行。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是《聖經》中的一句話,意指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後來有社會學家將這種現象歸納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在經濟、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為了避免其不合理性,各國政府都會採取措施,對這一現象進行糾正,以避免其擴大化。可如今卻有一個事例,反而是加大了「馬太效應」的。
10月27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公示高層次專業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發放名單。名單顯示,騰訊公司CEO馬化騰作為「地方級領軍人才」,也領取住房補貼。同時出現在名單中的,還有金蝶軟體董事長徐少春和華為、中興等公司的多名高管。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質疑者認為,作為胡潤富豪榜排名第二、坐擁293億元財富的騰訊CEO馬化騰,卻一直在領取住房補貼,這既不符合住房補貼的原本意義,也是不公正之舉,因為還有更多的蝸居蟻族和貧困者需要補貼。
優秀人才獲得高額報酬,這自然無可厚非,但這種報酬需要通過市場競爭去獲得,而不是政府補貼。政府直接給優秀人才以補貼,將會出現兩種後果:
第一,這些人才在獲得市場回報的同時,還獲得政府的補貼,是不是超出了其所得?
第二,政府的直接補貼意味著政府具有評判人才的標準,但事實上,由於政府認識和信息的侷限性,對於某人是不是人才,是很難作出判斷的。這就可能出現一個問題,很多人假冒「人才」,向政府騙取補貼。
當政府對企業的補貼太多之後,還會出現一個問題,很多企業就不去從市場中的消費者那裡獲得回報,而是將政府的補貼作為企業生存的依托。目前,不少高科技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中其實並沒有什麼競爭力,但也可以生存,為什麼呢?因為他可以從政府那裡獲得巨額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