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265年初夏,被譽為歐洲文藝復興開拓者的但丁.亞里基艾利( Dante Alighieri ),誕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戶沒落的貴族家庭。
他的生平記錄不多,大多數都是在文學作品中被提起,有的說他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巴黎等地讀過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教師那裡學會拉丁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當過騎士,參加過戰爭。在但丁一生中,義大利都處在紛亂和戰爭的局面,但丁雖然是教皇黨,後來教皇黨分為黑白兩派,但丁所屬的白派主張維護佛羅倫斯的自治,當黑派得勢後,但丁便遭放逐,至死再也沒能踏上佛羅倫斯半步。西元1321年,但丁病逝於拉文納,著作《神曲》廣傳於世。
但丁的長篇詩作《神曲》
少年時代但丁勤奮好學,對拉丁文、詩學、修辭學、古典文學、倫理學、哲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無不研究,在青年時就已是多才多藝、學識淵博。他在九歲的時候認識一個名叫Beatrice的小女孩,她是但丁心目中的謬思女神,因門戶之別,長大以後Beatrice和他人結婚,不久就逝世了。 但丁不僅為她寫了詩集《新生》,並且在《神曲》中Beatrice化為一位仙女,但丁藉著她的力量才從煉獄進入天堂。長詩《神曲》是他於流放期間,歷時十四年完成的長篇詩作。
《神曲》詩長14,233行,由《地獄》 (Inferno)、《淨界》(Purgatorio)、《天堂》(Paradiso),三部構成,各 33 首加上一首序詩,總共100 首。各詩均為三行押韻詩,為但丁所創的詩體。但丁以第一人稱敘述,在西元1300年春天幻游三界的神奇經歷,他融合了古代傳說、歷史、神學、詩歌中所暗示 關於來世的一切,構成了這部空前的著作。
天堂、地獄、淨界
《神曲》中充滿了象徵意味。一開始作者告訴我們他在人生之中,途迷失於一座黑暗的森林,那森林即象徵當時義大利的紛亂。他想跑出森林,跑上那象徵道德、沐浴在落日光輝裡的山丘,可是獅子(象徵野心)、豹子(象徵逸樂)、牝狼(象徵貪慾)阻止了他的去路,在惶恐中,幸而Beatrice派遣詩人威吉爾前來將他救出,且領他去游地獄、淨界和天堂。地獄、淨界和天堂分別對應著「人間天國」和「天上王國」。
但丁是這樣描述地獄和淨界︰據說上帝雷殛撒旦的時候,撒旦從天上摔到地上,將地的一面跌成一個深廣的漏鬥,那即是地獄。漏斗中的土從另一面射出,凝聚成山,即為淨界。地獄分九層,居住於此的,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但丁先走進地獄的邊緣,首先看見得是一個充滿呻吟的平原,在那兒有許多平庸、自私、卑怯的人,正被蜂子和昆蟲刺痛著。然後但丁上了小舟,渡過忘懷河,走入地獄之深處。地獄裡的靈魂依罪孽之輕重,被安排在不同層面中受罰。
淨界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也是層層分別住著,驕、妒、怒、惰、貪、食、色等罪過較輕者的靈魂。有罪的靈魂在此洗滌罪孽,待罪惡煉淨後,仍有望進入天堂。天堂共有九重天,第九層天便是神之所在,閃耀著令人目眩的光彩。天使們就住在這裡,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正直善良的人,英明的君主、聖徒和虔誠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恆的幸福。
《神曲》強調道德與信仰的重要性
《神曲》三個篇章中,但丁在裡面相當強調道德。他在《地獄》和《淨界》中描寫受難者的慘狀,無非是藉此來警惕世人。
在這兩篇中,我們看到的不外乎是各式各樣的懲罰。犯了偷竊罪的人,他們全身著火,被燒成灰,落在地上又聚積起來,恢復成罪人的原形,再度著火,被燒成灰,恢復成罪人的原形,再度著火,如此反覆不斷的受苦;背叛他人者,被丟進冰凍的湖裡,因為他們的心被視為用冰做的。
但丁在書裡也提到基督教信仰的基礎之一,七個原罪(the seven deadly sins):驕傲(Pride)、貪婪(Covetousness)、憤怒(Wrath)、妒嫉(Envy)、懶惰(Sloth)、貪吃(Gluttony)、好色(Lechery),並分別給予犯錯的人不同的處罰。在《地獄篇》所描述的種種,在某些程度上與中國文化裡地獄的印象是相當接近的。
但丁洞悉人性,構思宏偉,對於自然的幻想既遼闊而又新奇,對黑暗和光明的感受是微妙而又深刻;他讓我們看見地獄的淒厲,一如他讓我們領略天國的輝煌。也點出了人類必須在信仰的啟示下,以理性規範行為;在具體實踐中,達到道德和精神境界的不斷超越,直至與最高真理合一,獲得光明的未來,這才是人存在的最終目的。此外,《神曲》將現實的評判與「天國」誠摯的信仰相結合,展示出詩人驚人的想像力,將夢幻、寓意、象徵為特點的中世紀文學藝術推向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