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僅需要總量數據,更需要人均收入水準、貨幣購買力提高,不提貨幣購買力光提人均GDP與CPI純屬忽悠人。
有一連串的預測數據印證中國未來將發生變革,其中主要包括經濟結構調整、人均收入提高、CPI處於高水位等等。在經濟大變革時期,改革需要務實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數據,而不是以總量數據天天報喜愚弄天下人。
最新規劃是,十二五期間,人均GDP將超過5000美元。10月16日,厲以寧先生表示,我國的通脹警戒線可以提高到4.5%,這與9%的經濟增速是相配的。無獨有偶,此前三天,中國發改委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表示,中國須忍受更高的物價上漲率。
缺乏對比的數據毫無意義。
現在國際上就有更為樂觀的數據,我們完全可以實行拿來主義為粉飾所用。按照美元與人民幣購買力平價計算,亞開行9月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 中國大陸排名人均實際GDP為6914美元,是2000年的三倍,排名亞太地區第十二位,為韓國的四分之一。
事實上,從總量來看,我國經濟與財富花團錦簇,完全不需要什麼改革。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歷史數據表明,2003年中國人均GDP首度突破萬元,達到 10542萬元;2004-2008年,中國人均GDP分別為12336元、14053元、16165元、19524元、22698元。
好吧,就算亞開行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不現實,用官方匯價計算。根據央行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9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保持穩定,基本上在6.81-6.85元的區間內運行,取中間值以1美元兌換6.83元人民幣計,2009年人均GDP為3323.28美元,以2010年10月18日,人民幣兌美元6.645計,人均GDP為3415.8美元,就算國人什麼也不做,人均GDP就憑空增加了92.53美元。人均GDP按美元計是增加了,但國內通脹壓力節節攀升,人民幣購買力大幅下挫,公眾的收入挫折感反而會增加,此時提及那些報喜不報憂的數據,反而會激起公眾的反感。
按照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參與「十二五」規劃調研的專家蘇海南的說法,我國近10年,居民收入增長幅度不如GDP,因此「十二五」規劃將寫入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控制收入差距擴大。這是規劃中的一大進步,但更重要的是,防止人均收入注水,同時公布收入平均數與收入中位數,以杜絕既得利益階層攫走絕大部分財富。
我國收入分配極不公平,收入中位數大幅低於人均數,一個高收入者就遮蔽了無數含薪茹苦的中低收入階層。以人均收入衡量總體財富的增長,以中位數衡量普通員工的收入增長,才能在品嚐總量財富增長的同時體嘗民艱。如我國較為富裕的寧波地區,最低工資增長,但送氣工、送水工等力工的工資沒有多大變化,2010年年中送氣工的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分別為5、3.5、2.5元/瓶,其中中位數和低位數還比去年下降了0.5元。
構建高中低的收入標準,以中位數來衡量,可以比較準確地得出貧富差距、收入增長狀況。如我國香港地區貧富差距問題趨於嚴重,當地社會服務聯會將全港住戶分為高收入及低收入兩個群組,高收入群組的收入中位數由2001年的32000港元上升至今年的32950港元,但同期低收入群組的收入中位數卻由 10000元降至9000元,高收入人士月收入中位數是窮人的3.7倍。
再說通脹率,我國的經濟增長率兩倍數,CPI的警戒線確實可以比德國、加拿大等國家稍高,不過這需要前提,在政府公信力存疑的情況下,任何試圖提升警戒彈性的做法必須慎之又慎。
做不到以下幾點,就不應該輕易嘗試提高通脹耐受度。改革國家統計局的CPI數據,我國的CPI數據飽受質疑,8月份CPI創下22個月的新高 3.5%,但根據房價、菜價等漲幅,公眾的痛苦程度遠遠大於3.5%的CPI漲幅。定下政策之後,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以恢復民眾對於貨幣購買力的信心。目前的情況是,統計局說自己的一套,央行說自己的一套,而公眾根據糧油等價格有自己的一桿稱,必然造成國內預期混亂與貨幣的混亂。
舉個例子,假設今年CPI上升4%,統計數據顯示全年上升3.2%,加上資產品價格貨幣購買力下降5%以上,如此的通脹壓力誰能承受?最終的結果是導致貨幣信用崩潰。我國已有前鑒,絕不可重蹈覆轍。
相對真實的數據與公平的分配,我們可以忍受CPI達到4%。這在信用貨幣體系與信用政策下是務實之舉,但在失信的體系下,這就相當於給了權貴者一根絞殺民間財富的繩索。
任何改革,都不能以絞殺民財為代價。拉美也罷,民國也罷,絞殺民財的代價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