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治課的目的是要灌輸一套統一的官方倡導的主流價值或主旋律,因此,大學不可能放棄公共政治課,無論怎麼改,把必修改為選修也好,把課程名字改了也好,只要它還是一門課,還是掌握學生未來命運的砝碼之一,它就一定會發揮它要發揮的作用。現在的變動都是技術層面的,並不涉及實質性的變化。
設置這些課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其實也達到了,因為如果有一種強大的力量設定了一些東西讓你去學習、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那麼即使你不願意,只要時間長了,至少對多數人會造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成為一種習慣。今天的中國跟過去有些不一樣,大家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化,不光是單純從學校教育,還可以通過網路、出國以及其他不同的途徑獲得資訊,因此政治課的效果可能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但其主要原因不是教育本身的變化,更多的是因為其他的因素介入了。
政治課背後代表了一種權力,一種掌控社會的力量,即便學生不一定喜歡,但並不意味著它的力量就會被消解。當然,跟毛澤東時代相比,它已經削弱了很多,這種削弱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其掌控力還是存在,皆是有政治傾向的。我們擁有的是一個非常狹隘的政治概念,這就是政治課要教給我們的,所以它開宗明義地講國家機器、政治法律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真正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應該教什麼?很簡單,就是公民教育,教你作為一個公民有哪些權利和義務、對這個國家有哪些責任。權利和義務是雙向的,有義務的人必然擁有權利,如果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享有基本權利的人就有保衛這個國家,為這個國家犧牲、奉獻的義務。
中國的政治教育要改革就要往公民教育的方向走,告訴你憲法賦予你哪些權利,天賦予你哪些人權,最基本的就是八個字—「限制權力、保障權利」,其他的內容都圍繞這個展開。這次的改革有可能反彈,但最終的方向還是明確的,政治課將來還是會越來越鬆動,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整個時代的方向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