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蜂群之死 病毒微孢子蟲是元凶(圖)


二○○六年以來北美出現大批蜜蜂集體消失的「蜂群崩解失調」(CCD)症狀,是近年困擾科學家的生物界大謎團之一,現在美國軍方和學界合作追凶有了重大突破,認為是昆蟲虹彩病毒(insect iridescent virus)和蜜蜂微孢子蟲(Nosema ceranae)聯手殺死了蜜蜂。

美國陸軍「艾奇伍德化學生物中心」和蒙大拿大學、蒙大拿州立大學合作的研究指出,出現CCD症狀的蜂巢都感染昆蟲虹彩病毒和蜜蜂微孢子蟲,沒有CCD症狀的蜂巢則沒有這兩種病原體蹤跡;而且,這兩種病菌無法單獨造成巨大殺傷力,但當兩者聯手攻擊蜂巢時,致命性可達百分之百。

不過,上述病菌殺死蜜蜂的交互作用機制,及受感染蜜蜂為何要四散飛離蜂巢的原因,目前都還不清楚,將留待下階段研究予以解答。

昆蟲虹彩病毒是一種DNA病毒,也會存在蛾身上,感染組織會出現藍綠色或紫色;蜜蜂微孢子蟲則是在蜜蜂接觸孢子時感染。這兩者都喜歡涼而潮濕的氣候,主要影響蜜蜂腹部,會破壞蜜蜂的營養調節系統。

○六年以來,光是美國就有二十%到四十%的蜂群出現CCD症狀,此前各方揣測原因,從殺蟲劑、基因改造食物,甚至手機電磁波都被懷疑,也包括幾種存於蜂巢的病毒,但都無法確定。

這份報告六日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

對於CCD的原因,臺灣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王重雄表示,一般科學界認為有多重原因,包括病毒、微粒子真菌、蜂蟹 、農藥與氣候等;至於電磁波的因素,科學家認為影響較小。

王重雄表示,寄生於蜜蜂的蜂蟹 與人類濫用的農藥,已證實會使蜜蜂的免疫力降低,讓體內的病毒、真菌大爆發,身體變差,沒有體力飛回蜂巢。

而臺灣的CCD並不明顯,王重雄解釋,主要是臺灣蜜蜂經濟價值高,用來產蜜及製成蜂膠、蜂王乳,與國外單純用來授粉不一樣,臺灣蜂農用心照顧蜜蜂,一發現數量減少,就會積極補救,因此很難感受到CCD。不過,近年來,在氣候冷熱交替之際,臺灣蜜蜂族群有弱化、死亡率增加的情況。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