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0-10-01 19:53:46作者:
此銅斝1983年秋出土於河南省偃師商城第一號商代墓葬中,口徑19.5厘米、高31 厘米,侈口,束頸,腹微鼓,平底,三足,頸腹間裝有一鋬。口沿上有兩個菌狀柱,柱頂飾圓渦紋。尖錐狀三足中空,橫斷面呈三角形,足腔與腹腔相連。頸部飾一週帶狀饕餮紋,腹下部飾六個圓渦紋。
銅斝最早產生於二里頭文化晚期,即夏末商初,一直延用一千多年,到西周初年才漸漸從酒器大家族中退出。從早到晚,其形制有較為明顯的變化。最初雙柱不明顯且偏於一隅,三錐狀空足與腹腔相連;到商代中期,雙柱發達且在口沿上對稱分布,三實足與器腔隔絕;商代晚期,分襠斝盛行。
這件饕餮紋銅斝,就是商代早期酒器,其最大特點就是三空足與器腹相連,適於迅速加熱,便於溫酒。此類銅斝,應是商代早期的主要溫酒器。
「斝」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已見到,為商代雙柱平底斝之像形。周代禮書中也常常提到斝,是一種酒器。從大量的出土文物中發現,銅斝是與銅爵配套的酒器,專門向爵內注酒,又兼作溫酒器。《禮記·禮器》云「尊者獻以爵,卑者獻以散(斝)」,明確了銅斝在酒器中的地位列於銅爵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