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辦公室9本月16日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三聚氰胺生產流通管理,三聚氰胺從批發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要建立銷售實名登記等制度,防止三聚氰胺產品及其廢料流向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飼料生產加工企業。
由於在乳製品和雞蛋中頻頻發現「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的問題,中國的乳製品在國內外市場都是名譽掃地。不僅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不信任,北美、澳洲、歐盟、俄羅斯、獨聯體、日本、印度、韓國,甚至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坦尚尼亞、越南和菲律賓等這些國家都禁止或限制進口中國的乳製品。 這些年「三聚氰胺」這個普通百姓原本幾乎很陌生的化工名詞已經在中國大陸成為老幼皆知的常用詞。在吃不到安全的特供品又希望能有基本的食品安全的普通百姓們的期待中,終於等來了「三聚氰胺」的銷售實名制。可是靠三聚氰胺銷售的實名制就真的能解決乳製品的安全問題嗎?
三聚氰胺本身並不是像毒品、藥品那樣的有毒有害,只是被不法廠家把原本不該添加的添加到了乳品或飼料中去。其實真正需要大量使用三聚氰胺的是建材、造紙、絕緣材料、皮革等行業;而且三聚氰胺也是很容易自行合成生產的,如此倒是給真正需要使用三聚氰胺的商家和廠家平添了流通環節的管理成本。何況添加三聚氰胺並不是提高乳製品蛋白質含量的唯一手段,其它可選的添加劑方案媒體也曾有過報導。如果政府管理部門真的想解決問題,現有的法律和標準如果能夠認真的監督執行就不難解決乳製品的安全問題。應該說缺的不是這方面的法規法章,缺的是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的名義實施「三聚氰胺」銷售實名制只能給人一種示意性的 「作秀」感覺。
在現今的中國,讓人擔憂的不僅僅是奶粉及乳製品,還有更多的食品衛生與安全問題讓人害怕。入口的食品、飲料、乳製品、蔬菜等經常是個隔段時間就被爆出有嚴重超標的有毒有害的各種各樣的添加劑和農藥殘留。在中國的乳製品中除了持續幾年仍不能杜絕的三聚氰胺禍害外,今年又爆出品牌聖元乳製品致嬰幼兒性早熟的問題,如此看來要保證乳製品安全僅僅對三聚氰胺的銷售實行實名制也許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按照「三聚氰胺」銷售實名制的路子走下去,不知今後還會出來多少千奇百怪的實名制。
網友評論:
「一些看上去很花哨的‘實名制’,只不過是在某些公權力氾濫、社會公信力缺失以及相關監管機制不到位等社會背景下而產生的和諧社會的假象。」
「看上去是三聚氰胺惹得禍,其實地球人都知道這是中國社會人心、道德的反映。」
「最重要的實名制是中國大陸黨政官員實名公開財產和收入的制度!」
「國人的不滿經常被導向歧途,61年前就有一個鮮明的例子。」
「法律規定不許貪污呢,結果咋樣?」
「問題奶粉造成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短時間內予以完全治理和防範是相關部門不可逃避的責任,而免於處罰、免於行政處罰的勸導式召回或三聚氰胺實名制只會達到隔靴搔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