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星官介紹(圖)


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區劃分使用的是「星官」系統,這裡的「星官」類似於西方的「星座」。中國古代「星官」系統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史記•天官書》中,其中「二十八宿」又分為四大星區,分別用動物命名,即是上面所說的「四像」了。可以說,「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就是四個大規模的「星座」。

說到「三垣二十八宿」及中國古天文學的一些關鍵詞,「曜」、「垣」、「宿」是一定不可遺漏的,就讓我們來粗略瞭解一下它們的含義:

「曜」,本義為日光,後稱日、月、星為「曜」,可理解為明亮的天體。

關於「曜」一字,中國自古以來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稱,下面對其一一作簡略說明。

五曜

提到「五曜」,就要談到「五緯」。「五緯」亦稱「五星」,即太陽系裡的水、金、火、木、土(此處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下同)五大行星的合稱。中國「五星」的稱法最早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四、五百年,這五大行星古稱分別為「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後來這些漸漸成為古人對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稱。下面分別介紹一下相應的名稱來歷: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從地球上觀測「水星」時,它一般都出現在太陽的兩側,距太陽的距離總保持在三十度內。這裡的「度」,為中國古代的單位,三十度左右約為一「辰」,《新唐書•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說法,所以由運動距離來定「水星」名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較難觀測到的,因為「水星」的公轉軌道半徑最小,是地內行星,一般都是隨太陽在天空中劃過,太陽的強光蓋過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幾天的條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觀測到「水星」。

金星,古名「太白」。緣於其反射光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顆。其銀白色的亮光最亮時比淡藍色的「天狼星」還要耀眼。《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大東》中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這裡所說的「啟明」和「長庚」似乎為兩顆不同的星,其實兩者實際上都是「金星」,當其先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所謂的「啟明」,而後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長庚」了。「金星」有厚重的大氣層,「金錶」(如果可以這樣叫的話)溫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點的金屬。

火星,古名「熒惑」。由於「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為紅色,所以其反射光為淡淡的火紅色,類似於螢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它與地球的相對運動,使其在地球上自視的運動方向會產生變化,令人迷惑,《後漢書•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熒惑逆行」的記載,所以古人稱其為「熒惑」。「火星」是「類地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最近,「火星」曾達到距離地球相當近的距離,給對其的觀測提供了良機。

木星,古名「歲星」。因其在黃道帶裡每年經過一個「星次」(即歲行一「次」)而得名。我國古代天文觀測認為「木星」的運行週期是十二年,如果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每個部分稱為「次」,那麼「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次」,即上面所謂的「歲行一‘次’」。這裡的「十二次」分別為:星紀、玄枵、降婁、大梁、實瀋、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漢代以後發展形成的「干支紀年法」,其實就源於之前的「歲星紀年法」。「木星」為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紅斑」曾經是天文界一項著名的謎題。

土星,古名「鎮星」。「土星」古人測其約二十八年繞天一週。平均每年行經「二十八宿」之一,好像輪流駐紮於「二十八宿」,即稱「歲鎮一宿」,所以稱「土星」為「鎮星」。另外,也稱「土星」為「填星」,其中「填」同「鎮」,應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驚異的,就是它的「環」,從地球上觀測,似乎長了兩個「耳朵」一樣。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將「五行」分別與著五顆星相配,即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為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劃過,類似於緯線,所以古合稱「五緯」。「五緯」、「五星」也就稱作「五曜」。

七曜

「七曜」,古代也稱「七政」。是我國古代對「太陽」、「太陰」、「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體的合稱。同時,由於上面曾經說到的原因,「七政」又稱「七緯」。其實,古人根據觀測認為同時在天空中運動且不同於其它恆星,於是將太陽、月亮同五大行星相提並論,稱「七曜」、「七政」、「七緯」,是古人錯把太陽、月亮也當成了行星;從今天的天文體系來看,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恆星天體,眾行星圍繞其作公轉運動,月亮是地球的衛星,與其它行星的衛星的地位相同,可以這麼說,太陽的等級高於水、金、火、木、土五星,而月亮則低於這五行星。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此合稱,也比較廣泛,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大獵賦並序》中就有寫道:「文章森乎七曜兮,製作參乎兩儀,括眾妙而為師。」《晉書•卷十一•志第一》中為:「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簿蝕之變,星辰靡錯亂之妖。」在國外,「七曜」也是相當出名的,很多地域以「七曜」代表一個星期的七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稱「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稱「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稱「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稱「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稱「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稱「土曜日」;太陽神主管星期日,即稱「日曜日」。

「七曜日」分別代表一週七天的叫法最早出現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倫出現了一個星期分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為一個月。古巴比倫人建造七星壇祭祀星神。七星壇分七層,每層有一個星神,從上到下依次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個神。七神每週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個神,每天都以一個神來命名。所以,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開始計算的,同中國以星期一開始的習慣不同。「七曜日」的稱法目前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著,相信很多玩過日本遊戲,看過日本動漫的人都有所發現吧。

九曜

很多人最早接觸「九曜」這個詞,可能是CLAMP的《聖傳》中的占星師「九曜」,這裡是當人名來使用的。而在我國古天文學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羅睺」、「計都」兩「隱曜」,是為「九曜」。

「羅睺」及「計都」均為梵語的音譯,傳說「羅睺」本為統領眾魔的龍,曾與天神們聯合對抗惡魔,但在高奏凱歌之際,他卻趁大家不備,偷喝了聖液,不料其罪行被太陽和月亮看見,就向眾神告發,於是天神趕去奮力將「羅睺」的頭切下,然而此時聖液已在「羅睺」的體內發生作用,令其得以如同星體般永恆不滅,自此「羅睺」的頭以及他的身體——「計都」,即成為日、月兩曜永不妥協的敵人,只要環境許可,他們即試圖吞噬太陽和月亮,造成日、月食的現象,而計都的尾巴有時亦會以彗星的行貌出現在世人之前。

另一個傳說為:「羅睺」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惡魔,相傳為「達耶提耶王毗婆羅吉提」與「達剎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稱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護神;他長有四隻手,下半身為蛇尾,好為非作歹。「天神」與「阿修羅」攪乳海之時,「羅睺」喬裝改扮,混在天神隊伍裡偷喝甘露,結果被「日神」和「月神」發現,向「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當即用神盤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但因為「羅睺」已經喝了甘露,所以他的頭長生不死,為了報仇,就經常吞噬太陽和月亮,從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為日、月食的由來。「羅睺」星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體則化為「計都」星,皆為不祥之星。這就是古印度的概念:在夜空中突然出現威脅著每個人的星稱為「計都」;搶奪太陽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食的星稱為「羅睺」。

《幽城幻劍錄》裡的「羅睺神」的設定與傳說極為相似。另外,《幽城幻劍錄》的「天軌儀刻」中所寫:「日曜」也者,又名「太陽」,乃「羅睺」對星……「月曜」也者,又名「太陰」,乃「計都」對星……即可能由上述傳說所來。

西天竺的《七曜攘災決》,是在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譯傳入中國的,此書中具體介紹了「羅睺」、「計都」兩隱曜為:「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復,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計都,遏邏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

在中國,「羅睺」之名普遍認為最早出現於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譯的《九執歷》中,所謂「九執」即是指「九曜」。「羅睺」、「計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時已漸為我國天文學家所重視。

那「羅睺」、「計都」為何稱為「隱曜」 睺具體在我國古代天文學中又指代為何呢?

所謂「隱曜」,就是指人的視覺中無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恆星的目視可見不同,實質上,「隱曜」是古天文學上的軌道術語,「在天只有氣而無形」就是描述「隱曜」相當準確的說法。中國古代天文中的「隱曜」,大多數與日、月所被觀測的運動有關,要提到「羅睺」、「計都」在天文學上的指代,就要先簡單談談天文學上所說的「黃道」與「白道」。

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相對的,從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就會在天球上進行移動。移動的軌跡就稱為「黃道」,《宋書•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黃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黃道」和「白道」相交於兩點,分別稱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來講,在中國「羅睺」和「計都」知道的是「黃道」和「白道」的交點。

此外,另有一以「羅睺」為白道升交點。「計都」為月球遠地點的說法,此說法曾傳入日本,現今日本尚存有兩幅早期以「九曜」位置佔算星命的天宮圖,我猜測《聖傳》取材可能曾以此為參考。另外《通靈王》中描寫標誌著「通靈王大戰」開始的五百年重臨地球一次的破滅之星「羅睺」以及「計都」其原形,也可能源於此處。

十曜

這裡提及「十曜」破有些外傳的性質,因為「十曜」一般是相對少見的,不過,既然《幽城幻劍錄》中曾有「時輪宮」和「時輪尊者」的出現,那麼,在這裡簡單的寫一寫「十曜」還是有必要的。「時輪歷」中在「七曜」之外,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睺」、「劫火」(「羅睺尾」,此處未得詳細考證,不過筆者猜測為「計都」),再加「長尾彗星」,合稱為「十曜」。

十一曜

在「羅睺」、「計都」之上復加「月孛」、「紫氣」兩「隱曜」,合稱「四余」,再與「七政」一起,稱「七政四余」。「七政」及「四余」中的「羅睺」、「計都」之外,「月孛」及「紫氣」兩曜,傳入我國的時間相對晚一些。明代天文學家邢雲路指出,「四余」應出自於《都賴聿斯經》,此書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又合稱為「十一曜」。

根據傳說,即使普通公認「四余」是肉眼不可見的星曜,即「隱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卻仍然認為可同「七曜」這樣的可觀天體一樣能夠進行觀測。例如「羅睺」、「計都」掩住日、月的光線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發生食相時就可以測得。古人認為當有妖孽出現時「月孛」也可以憑視覺觀見,「其星為彗星之屬」,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於一般只有一條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經有這樣的記載:「孛見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於天」時,「紫氣」也可看見,形狀如同半月,通常出現於陰曆月未至月初,「助月為明」,這就是常說的「景星」或「德星」,《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

「十一曜」,即「七政四余」中的「四余」星曜「羅睺」、「計都」、「月孛」、「紫氣」在我國天文上同時提及的話,有說法認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黃道南過升交點入北時,稱「羅睺」;再由黃道北過降交點入南時,稱為「計都」;月球沿白道運行至遠地點稱為「月孛」;運行至近地點時稱為「紫氣」。「四余」「隱曜」都和月行軌道相關。《幽城幻劍錄》的「天軌儀刻」場景中的「羅睺天軌」、「計都天軌」的說法,就與上述部分相符合。

二十八正曜

中國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這裡的「主星」也稱「正曜」,即為「二十八正曜」,具體各「正曜」為:紫微、天機、太陽、武曲、天同、廉貞、天府、太陰、貪狼、巨門、天相、天梁、七殺、破軍、祿存、天馬、左輔、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鉞、火星、鈴星、擎羊、陀羅、天空、地劫。
有一說法稱其中「太陽」、「太陰」為「中天主星」,而「天空」、「地劫」即稱為「中天助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