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記載中嫦娥為月神,象徵著美麗、善良等女性性格。民間故事中,月亮上不止住著嫦娥,還有吳剛與玉兔,伐桂、搗藥,日復一日……
古代詩人對月情有獨鍾,無論困頓時隻身想念他方的友人,或與親人團聚時賦詩共飲,都能將月亮入詩入文,寄託思念與懷想。多了情感的投射,遙望星空中的月亮,看到的就不只是一顆衛星而已,更盼願著圓滿與明亮的未來,和與地球遙相對望的溫暖守候。
中秋節──屬於月亮的日子,每回都能為家家戶戶帶來月圓人圓的願景。雖然不知從何時起,烤肉成為不可或缺的過節方式,但是細數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仍為人津津樂道。
嫦娥奔月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記載中嫦娥為月神,象徵著美麗、善良等女性性格。傳說遠古時,國王后羿勇武善射,但性情暴烈,使得民不聊生。后羿一心想要長生不老,遍尋永生之藥,終於在崑崙山獲得仙丹。仙丹卻被嫦娥一口吞下,其中的原因傳說紛紜:有說嫦娥為了體恤人民免受后羿統治之苦而服下此藥;或言后羿的門客蓬蒙得知此事,待后羿外出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在危急之時,取出此藥一口吞下。
嫦娥吞下藥後,身體馬上飛離地面騰空而去,進入廣寒宮成為月神,稱為「月陰之神」或「太陰娘娘」。
吳剛伐桂
民間故事中,月亮上不止住著嫦娥,還有吳剛與玉兔。相傳吳剛在凡間本為樵夫,醉心於仙術,一心想要成仙,卻始終性情懶惰,不願吃苦也無心學道。有一位神仙將吳剛的態度看在眼底,某日,將他帶到月亮上,對他說:「這是一棵桂樹,有五百多丈高,在人間看不到這麼大的樹;你用這把大斧頭把桂樹砍倒,就可以成仙。」吳剛心想,原來成仙不過如此,舉起斧頭「鏘!鏘!鏘!」桂樹看似即將傾倒,卻又瞬間癒合,毫髮無傷。就這樣日復一日,吳剛只能永遠在月亮上伐桂。這故事恐也是為了提醒聽故事者,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毅力,可別再蹈吳剛的覆轍了。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則是道教典故,典出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中有一隻兔子,全身毛色潔白如玉,被稱作「玉兔」。這玉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可製成蛤蟆丸,服用此藥丸就能長生成仙。
此些傳說在中秋時節不斷被傳誦,代代相傳。月到中秋分外明,除了又圓又亮地照耀,更是望月者內心的情感投射,承載著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和對大自然充滿人性且富有情感的想像。
八月十五日朗天的夜晚,充滿夏末氣息。整個家族的父執與兒孫難得團聚,爺爺搖晃在籐椅上歡笑訴說中秋故事,小孫子興奮地指著月亮追問爺爺:月亮那邊的陰影是不是就是嫦娥住的地方?
爺爺笑聽童言童語,小孫子戴上柚子皮剝成的柚帽,更讓大家笑開懷。爸爸細數中秋節的由來,全家輕鬆搖扇聽故事,在月下被染得金黃。
唐朝時中秋節成為固定節日
中秋節來源已久,早在遠古時期就有文獻記載。《周禮》中中秋節令為定期的祈年日,節日前會舉行豐收祭,祭祀月神,祈願豐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載明「八月十五中秋節」;明代因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中秋節被賦予民族意識。明清以來遂成為三大節日之一,與元旦、端午一樣受到重視。
中秋節又名團圓節,最早見於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劉侗、於奕正於《帝京景物略》亦言:「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嚴肅的祭祀變成輕鬆的歡娛,除了賞月感物傷懷,更要在這個節日通宵達旦地遊樂。
月餅源於唐朝軍隊的祝捷食品
祭月時吃的月餅,有團圓、圓滿的象徵,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高祖李淵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應將胡餅邀蟾蜍。」並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流傳最廣的月餅故事,就屬元末的起義運動。相傳當時統治者的暴治引起人民反抗,朱元璋的部屬將中秋起義的時間寫在紙條上,夾在月餅裡送給各家各戶。月餅內的紙條寫著「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大家紛紛聚集起義,推翻元朝。中秋吃月餅就更增添了民族意義。
中國與臺灣各地各民族的中秋慶典多所不同,卻都有歡祭天神、祈福團圓的意義。中秋時節親友團聚,吃著月餅同歡同慶,一同遙望明亮如鏡的圓月。許多生活裡的難解與困頓,在此時似乎又多了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