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是中國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揚州剪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隋煬帝三下揚州,廣筑離宮別館,恣意遊樂。每到冬天,園苑中花樹凋零,池水結冰,隋煬帝遊興不減,令宮女們仿照民間剪紙,用彩錦剪為花葉,點綴枝條,挂於樹上,同時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塊,逐一佈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的艷麗景色,讓人賞心悅目。
唐代,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相觀以為樂。剪紙還有一些特別用途,民間剪紙人、紙馬及紙錢等,用來祭奠鬼神。大詩人杜甫寫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詩句,即謂此用途。1980年春,揚州各界迎接鑒真大師像回故鄉探親,剪紙藝人作了《鑒真大和尚》剪紙,趙樸初先生為之寫《憶江南》詞一首,有「明目滿城歌過海,神工剪紙與招魂」之句。
明清時,揚州剪紙增強了裝飾性,欣賞結合實用,既用於婦女兒童的裝飾,作為刺繡的底樣,剪制鞋花、枕花、臺布花、床單花等;也用於民間風俗儀飾,如年節圖案、喜慶圖案、門前花飾、燈綵花、龍船花、斗香花之類。民間剪紙藝人憑著一把剪刀、幾張宣紙,百般變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徵吉祥、如意、福壽、財喜等等花樣來。直至清末民初,揚州仍有不少民間藝人以剪紙手藝謀生。
浙江民間剪紙 《武林梵志》載五代時「吳越踐王於行吉之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描繪了吳越故地上曾出現的一個宏大剪紙景觀。
民間剪紙傳統在鄉土之中延續傳承經久不衰。至1953年以前,調查者曾記述:「浙江省的窗花剪紙各地都有,以金華地區永康、浦江、盤安,溫州地區的樂清、平陽等地較多,風格各有不同,用途亦各異。」
從所採集的品看來,金華地區多為窗花和燈花,樂清的細紋刻紙主要用於裝飾龍盤燈,平陽一帶送禮時放在禮物上的「圈盆花」最有特色。其次,各地均有用以衣裙、鞋帽的鄉花樣。
題材常見為花卉瓜果、鳥獸魚多,而戲曲故事則是永康一帶的拿手好活兒。剪花的樣子多是女子做姑娘時攢下的老輩兒花樣;另有一部分是畫佛像的民間匠人所為,再經由手藝高的巧手剪制。有的巧手當然也可以自己出樣自己剪,甚至看完戲之後就能剪出成套的戲文。
浙江戲曲窗花擅取戲中典型的場面情節,充分體現人物的身段之美。有別於戲曲的是,剪紙為之配上了相適應的背景為襯,顯示了特定藝術語言的優勢。浙江剪紙造型講究大的影像輪廊,而影像之中剪出細細的陰線。陰線的恰到好處,能使形象結構與畫面的節奏都增添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