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話題已經成為中國老百姓最熱門的話題了,隨之而來的還有蝸居、蟻族等問題。針對老百姓對房價的日益不滿,政府調控房價的手段也層出不窮,上浮貸款利率、首付增致5成,傳說中正在醞釀的「房產稅」,甚至還有北京政府計畫經濟時代的「一戶一房」政策等,看得人眼花繚亂,但終沒有觸及根源,只停留在治表階段。基於為溫總理下決心治理房地產市場的支持和本人為銀行做30年奴隸的現狀,結合最近各大媒體對收入分配的思考,夜深人靜時,突發奇想,如有雷同,純屬常識。
一、房價不存在「貴」與「不貴」,只存在合理不合理。
溫總理說到要降房價。那我們不禁要問,要降多少才合格呢?全國各地房價情況都不一樣,但有條標準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就是要降到大數人能買得起的標準就是合理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當房價是2000元(long long ago),而我們大多數人可能買不起時,我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房價是不合理的。當房價是20000元時,我們大多數人買得起,我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房價是合理的。如果問一個月平均收入10000元的,而房價是10000元/平的地方的人與一個月平均收入是1000元,而房價是5000元的地方的人對房價感觀,後者肯定會比前者覺得房價要貴。因此,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房價不存在「貴」與「不貴」,只存在合理不合理。而當前以中國的房價來說,大多數人已經是買不起房子了,與其說是房價貴,不如說中國的房價是不合理的。不要忘記,政府對房價的正式表述是「抑制房價過快增長」。
二、房價不合理的原因根源是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不公。
大家都知道價格是由供求關係也決定的。房價太高,老百姓買不起房子,時間長了需求趕不上供給,房價也就下跌了。但實現總是殘酷,不管我們大多數人如何買不起房子,但是房價還是在不斷上漲。原因何在?有人買得起房子!房價後於購買行為而產生,一個房子要賣出去了,才能出形成了價格。房價之所以成為房價,也是由人買下後才能定下來。所以,不管是炒房也好,還是土地財政也罷,在中國還是有人買得起房子,有人在買房子。換句話說,就是有人不覺得房子貴,起碼是對他來說不覺得房子貴。我們認為房價太高,倒不如反過來說,是我們太窮,而買不起。少數有錢人買得起,大多數人買不起,房價不合理的原因根源是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君不見,壟斷企業的畸高工資?君不見,權錢交易的黑色收入?君不見,不知何為「高溫費」的農民工?房價不僅僅是個價格問題,更是社會財富分配問題,當房價降下來時,那孩子的教育費呢?醫療費呢?是不是也要降呢?要是哪一天大米又貴了呢?解決房價不能只停留在光降價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那樣只會形成一個到處補缺口的被動局面,只有對當前社會財務進行合理分配,才能形成解決居住等問題的長久機制。
三、政府調控房價的關鍵是帶給人希望,打造一個社會各階級正常流動的平臺。
任志強說,年青人剛踏入社會本就不應該有房有車。這是對的,年青人不能坐享其成。但是我想補充一點,年青人應該有有能力自己購買房子、車子的機會或希望。當我們剛畢業數月的薪水只能買到可憐的一平方法時,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時,我們可以預見數年以後甚至數十年後,我們如何努力也根本無力購房。這時,我們感覺到的是絕望。也許有人會說,社會上不是很多人通過努力,獲得了成功嗎?是的,確實是。但這些人應該都算是比較優秀的人才,是社會的精英。但房子的本質屬於生活基本品,不是只有精英才配擁有,而是應當讓大多數的「非精英」、「非人才」和普通人能通過自己的正常勞動,而獲得這個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刻意的政策照顧,更不需要為降房價回到計畫經濟時代,我們需要的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可能購買到自己的房子或改變命運的希望。這個希望來自一個不靠壟斷,權錢交易,戶口身份等而阻止社會各階段正常流動的平臺,來自不斷進步地民主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