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住了一段時間,國內天氣炎熱難忍,社會風氣也是急功近利,大家都很焦躁,所以夏天回國不是好的選擇.這次在國內住了較長時間,隨便說兩句。
北京
每次回國通常都是先到北京,雖然有了限車令,但塞車還是很嚴重,很多人每天在路上耗兩,三個小時是常事,我在想,如果海歸後,單單是這個問題,就已經很耗精力了,除非是國家領導人可以封路專車通過,否則即使是再有錢也要受這個罪。
見到了海歸到某高校的朋友,他感概了一下:人際關係比他當初相像的還要複雜,高校內真正搞學術的人太少,當初抱著很好的心態回來,現在也改成了混日子的心態.不過中國人適應能力真的是很強,也很善於自我安慰,他覺得回國後吃的方便了(雖然未必安全),朋友也多了,所以也還湊合,但他勸我們不要海歸,說回來後會很累。
早出國的人可能會想像自己當初若不出國,現在就會怎樣,怎樣......, 其實成功的在哪裡都是少數.而且出國這個念頭有時候就像傳染病,看見別人都走了,留下來的那些人也是心神不安,老公當年四中的同學基本上都是一個接著一個出國了,有幾個出國前在外企和機關其實已經混的很好了,前幾年居然也拋下相對成功的工作崗位選擇出國.他們那份工作是很多現在海歸的人大多找不到的.但他們說在國內吃喝玩樂也一樣是沒太大意思時間長了也煩了,一定要自己親自出去體驗一下。
所以,就算我們當初沒有出國,留在國內未必就更滿足,說不定還在考慮著出國的事情.人總是覺得別人的生活更好,別人的選擇更正確,人生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拿來折騰的,青春大多是用來後悔的.無論你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很多人都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不過,就算重來一次,很多還是會重複當初的決定。
歸壇有些人鼓動大家回去作鴻鵠,這次回去就見到了幾個比較符合標準的.四中的高幹子女很多,這幾個都是家裡很有背景的,不屑於出國,現在確實掙了很多錢,老婆也換了好幾替,越換越年輕,不過還是覺得生活太空虛,也不知道自己還要幹些什麼,他們看起來也是兩眼空洞,百無聊賴.輕易獲得別人終身也得不到的東西,也並沒有很幸福.某些海不歸們抱怨在海外太寂寞的,回國試一下,心態不平和的人,到哪裡都一樣.寂寞其實是人生的常態,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幸福絕對是個人的自我感覺和心態。
至於普通人,工資不高,親戚家的孩子畢業幾年了,每個月三千多,她每天來回要在地鐵上擠四個小時,據說那份工作還是熟人介紹的,自己去找還找不到.沒在國外呆過的人確實是更少抱怨,也更容易適應,她就覺得每天來回四個小時在路上很正常,海歸回去的恐怕就很難適應了。她因為家裡有房子,所以不用租房這些,外地來的靠這個錢可能生活都解決不了。
房子在北京是件大事,因為房價高,所以炒房的人更多,我很懷疑,還有幾個年青人能靜下心來專注自己的工作,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也是一個失去了正常理想和追求的地方,大家都在做著一夜暴富的夢.海歸除非高薪或有自己有房子,否則很難有幸福感,生活還比上當地普通人.現在當地人好像很多都是千萬富翁,我們前幾年每平米一萬買的房子,現在據說也漲到了五萬一平米,想想這一套在國外根本不算什麼的房子也能賣千萬,你就會覺得這是個瘋狂的社會,人的心態也就很容易膨脹。
北京外來民工很多,開電梯的小姑娘是從河南來的,每個月只有八百塊錢,和另外幾個人擠在一個安排的小房間裡住.不知道她們是怎麼找到心安的,或者確實是比留在家鄉好一些? 小區外見到過一群民工在打群架,找不到工作,看不到前途.這些人是社會發展的局外人甚至是受害者,就算回農村很多連地也沒有了,如何安置? 所以即使在北京這種治安相對好的城市,也能感受到社會湧動的不安。
北京的高檔餐廳當然很多,但普通的餐館味道絕對是比廣州差遠了,我一直認為北京只有高檔消費和低檔消費,好像中檔的很少,住的附近有一家同和居,相對來說算是味道可以,價格也合適的。服裝也是一樣,不過我也很早就不在國內買衣服了。
雖然據說地溝油盛行,但國內人還是越來越喜歡在餐館吃飯,大家都認為賺大錢才是正事,自己做飯是浪費時間,所以生活習慣很不健康.認識的很多人要麼就是在餐館吃,要麼是叫外賣,生活中很多基本的樂趣也消失在國人的生活當中.想著回去請一,兩個保姆伺候自己的海歸其實應該知道,現在請到一個好的保姆難上加難,很多人換了十幾,二十幾次保姆,最後只能下定決心自己動手,寧願累一些也折騰不起了。
上海
上海很繁華,外灘也確實很美麗,但比之北京,這座城市似乎更浮躁,也更商業化。
沒有感受到上海排外,相反,覺得當地的服務態度很好,機構的辦事效率也挺高.吃的選擇也很多,上海絕對是個物質的城市,似乎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在這裡買到,上海人也最注重家居裝修,老公的叔叔,姑姑們都在上海,家裡的裝修一看就是花了很多心思,但孩子幾乎都出了國,所以兩個老人守著一個大房子其實也挺落寞的.但上海的老人好像更容易適應外國的生活,他們很多都能在國外住上一段時間而沒有太多牢騷.有一個堂妹留在上海的,找了一個同單位的男友, 給她做飯洗衣服,比找個男保姆還體貼,所以找個上海男人其實是不錯的.不過結婚又是另一回事,親戚們說,小男友既不是富豪,又沒有外國國籍,所以堂妹根本沒打算嫁給他,聽起來真的是很滑稽。
這次回去知道,上海很多人認為海歸都是在國外呆不下去才回來,這種看法我都覺得是偏見,我認識幾個朋友確實是因為喜歡國內的生活方式才回國的. 一位朋友是從華爾街回國的,在國內混得算好的,但他說,他的親戚一致認定他之所以回來是在美國混不下去了.呵呵,和歸壇上一些人說上海人最想海歸的情況有點不一樣.有一位堂兄回國度假時試過在上海找工作,在他父親工作的大學醫院,但發覺待遇很低,而且人家根本就不稀罕你海歸,要不是他父親的關係人家還不一定要你,更妄談什麼回國大展鴻圖了,所以他從此沒有了海歸的心。
至於世博,親戚們說沒什麼好看的,老外沒騙來幾個,就那一群中國人在自己鼓吹自己,算是自娛自樂吧。
廣州
廣州除了天河北,其他地方真的是更像大集市而不是一座國際大都會,但可能正因如此,廣州保留了不少本地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這是一個較容易讓人融入城市,有很多平民化的消費場所和購物場所,雖然說治安不太好,但也無礙居民的幸福感,這裡隨處可找到一些美味的餐館,對重視飲食的國人來說,能讓自己的胃隨時得到滿足,這確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雖然是盛夏,但小區裡的小亭裡還有一群老人在那里拉二胡和其他樂器,悠然自得. 我還見到有人在公園裡面用廣東話說書的,圍觀的粉絲還不少,真是遙遠的記憶,很親切.相比上海,廣州人似乎生活得更簡單,但也更舒適.廣州的房價也比北京,上海這些地方便宜很多,這裡的居民大多還是挺務實的,炒房的風氣在廣州不盛.但海外大多數人海歸的時候都更多地選擇北京上海而不是廣州,是因為地理位置還是因為大家喜歡湊堆一窩蜂?
不過很有趣的現象是掙得多幾個同學反而會有出國或以後送自己子女出去的念頭,他們說自己是比普通人接觸到了更多的黑幕,所以反而對社會更加灰心,領著一份普通工資的人倒沒有這些煩惱。
總之,海歸與海不歸絕對是個人選擇,別人無法評價太多.中國社會發展太快,很多東西消失得也太快,很多時候在海外懷念故土,回去之後卻發現那個地方的人情世故已經和你想像中的相去甚遠了.滿腔熱情海歸到那座城市,卻發現自己是這個時代的陌生人,亦不知日暮鄉關何處是,家的感覺已經遠去,這其實才是最大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