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10.3%,顯著低於第一季度11.9%的增長速度,6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增幅更是只有13.7%,明顯低於4月份的17.8%和 5月份的16.5%。
對於增幅收窄的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有分析人士認為,4、5月份經濟的溫和放緩演變成了6月份更急劇的放緩,這將檢驗中國政府為樓市降溫和退出刺激計畫的決心。國內大部分經濟學家則傾向於認為,二季度的經濟增速放緩,更像是從刺激週期的順利退出,而不是預示著壞事將臨。獨立分析人士謝國忠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是通貨膨脹,而不是增長放緩。中國政府決策人士對下半年的經濟形勢似乎也持樂觀態度。溫家寶總理日前表示,中國經濟正朝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那麼,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長放緩究竟是 「假摔」還是「真摔」呢?這恐怕要看你從哪個角度去觀察。眾所周知,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是投資、淨出口和消費這三大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 1-6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25.5%,1-3月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26.4%;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18.2%,1-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9%;1-6月貿易順差553億美元,1-3月貿易順差僅為144.9億美元。大致看來,第二季度出口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比第一季度要大,而第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應該也不比第一季度遜色多少,因此第二季度10.3%的經濟增速看似低於第一季度的11.9%,但由於國家統計局一向不公布每個季度的環比經濟增長率,因此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的放緩程度是否像同比經濟增長率顯示的那樣「顯著」,一時還難以斷定。
國家統計局官員張衡華就認為,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較多,主要是由基數因素和主動調控引起的,基數提高的影響約佔6月份工業增速回落的2/3左右。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確實可以認同溫家寶總理的說法,即中國經濟正朝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在經濟增長動力繼續維持穩定的同時,同比經濟增幅由於基數的作用開始逐漸回落,經濟過熱的壓力逐步得到釋放。若果真如此,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就是一次堪比C羅演技的「假摔」,裡子裡並不吃虧,而表面上顯著回落的經濟增長速度卻可以起到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的作用。
但如果我們從新增人民幣貸款與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考察,則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前景卻並不那麼樂觀。2009年四個季度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為23,562億元、54,536億元、55,080億元和60,963億元。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去年後三個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大體處於同一水平。因此我們可以說,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若想不低於第二季度,它們的具體數額至少也應該與第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額處於同一水平。可現在的問題是,中國今年第二季度的新增人民幣貸款額是2萬億元多一點,基本符合政府按 3:3:2:2的投放比例將全年7.5萬億元新增貸款額度在各個季度分別投放的計畫。但如果政府在下半年繼續執行這一計畫,則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投放額分別只能有1.5萬億元左右,將顯著低於第二季度的水平。華爾街日報評價認為,應該大大方方地承認中國經濟正在政府主動調控的背景下有序放緩,而且放緩尚在可控之中。而郎咸平則對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感到悲觀:「你們看到的增長都是鋼筋、水泥堆起來的,根本就不是企業的實際增長。GDP當中50%~70%都是鋼筋水泥,而把消費壓 縮到只有30%、40%。中國消費之所以少,是因為GDP裡面鋼筋水泥太多。」
鑒於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對銀行貸款的高度依賴,如果政府在下半年嚴格遵守年初制定的人民幣貸款規模,那麼中國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或稍後一段時間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也會隨之顯著下降。學者們在分析四萬億元經濟刺激支出的實施效果後發現,在投資項目進入開工階段後,所需相關機械產品的銷售額也隨之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這意味著,固定資產投資額的顯著下降將直接導致工業生產的明顯下滑,屆時國家統計局恐怕很難再用基數因素來解釋工業增加值增幅的回落了。如果真是那樣,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放緩就很可能演變成一場「真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