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劉新樂日前在北京表示,西部大開發十年以來,內蒙古生態脆弱狀況未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新華社報導說,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劉新樂說,西部大開發實施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增速實現跨越式發展,十年來平均增速達17.5%。但如何解決好 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成為擺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面前一個重要課題。他表示,下一步內蒙古自治區將按照7月5日中央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的 精神和要求,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要始終堅持「建設與保護並重,以保護為主」的原則進行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對廣大草原牧區,要通過人口向城鎮集中, 牲畜向農區轉移,工業向園區集中的方式,逐步實現草原生態環境的自然修復。現旅居美國紐約的巴圖是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人,他表示,過去幾年,內蒙古政府以 退牧還草為藉口,強行改變當地牧民的生活方式:
「它們政府實行這個政策已經有好幾年了,也不是新的政策。他們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蒙古牧民定居下來,他們的藉口是草原沙化了,沙化的原因政府聲稱原因是因為蒙古牧民經營這種落後的遊牧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破壞了草原。這個是不符合實際的。」
報導說,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劉新樂說, 經過西部大開發十年來的努力,內蒙古的生態有了明顯的成效,但生態脆弱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因此要逐步的完善退耕還草的政策,擴大規模、提高補助 標準、延長補助年限。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禁牧、休牧與劃區輪牧的力度,擴大對項目區的農牧民的補貼規模、延長補貼期限,也積極探索建立森林草原碳交易 制度。但旅居紐約的巴圖表示,內蒙古地區的一些牧民因為拒絕改變遊牧生活方式而遭到地方政府官員的打擊:
「前兩天就有一篇報導是內蒙古溫紐特旗遊牧的那些牧民不願意到城市裡或者是農區,所以政府就派警察、派地痞什麼的強迫性地把他們趕走。」
總部設在四川成都的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說,中國北方的沙漠化問題嚴重,保護內蒙古和青藏高原的草場至關重要:
「退耕還草對草場保護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能各地的由於它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可能還不能採用一刀切的採用一種方式,可能要用多種方式 並存才能使各地不同的草場,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場得到保護。比如說在定居點的建設方面也要注意到根據牧民的需求來進行設定,而不是統一地劃到什麼地方。因為 牧民本身是在放牧的,所以他的定居點可能要靠近那個牧場。」
楊欣說,內蒙古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長期以來,受過度開墾、放牧等因素影響,內蒙古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惡化。中央政府應該加大投資,推動當地的實施退牧還草、風沙源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