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史上最嚴厲的樓市政策就要鳴金收兵了嗎?即便還沒有,看上去也是強弩之末。
來自部委的信號相互矛盾,混亂不堪。一會兒講房產稅已成定局,一會兒又宣布「三年內免談」。昨天放風還有更嚴厲的後續措施,今天又鄭重地公開闢謠。關於宏觀政策不可輕易退出的說法,更是引起了諸多猜想,或許決策層擔心經濟二次探底,很快就會放棄地產新政?
地方政府也是拖拖拉拉,三心二意。幾家頒布了自己的政策,除了色厲內荏,就是語焉不詳。打壓樓市等於打壓地方財政,割自己的肉,怎麼可能痛下殺手?
商業銀行搞起「壓力測試」,聲稱最多只能忍受30%的房價下跌,超過此限,銀行資產安全堪憂。先把話撂在這兒,將來出了壞賬,可不能怪我失職,這是「政策性不良資產」,補窟窿還得中央掏錢。
地產商有觀望的,有「假摔」的,有給自己放假的,也有厲兵秣馬,準備捕捉商機的。嘴上喊著擁護中央決定,手上都放慢了拿地和開發的速度。
百姓亦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沒房的隱約看到點希望,有房的卻只見財富縮水。這裡房價還沒降,那邊租金又大幅攀升,苦了房客,樂了房東。有產者怎麼折騰都不吃虧,蟻族怎麼掙扎都是蝸居的命。居民若還算憂喜參半,股民則是清一色的愁雲慘淡。新政推出以來,與房產有關的股票都低碳了,鋼鐵、水泥、玻璃、電器…,集體變綠,指數也從3200直下2400,而且還不知底在哪兒。
痼疾無靈藥。多少人的利益糾纏在樓市中,豈是行政打壓一招兒所能解開的?利益關係不調整,僅靠發社論和打心理戰,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供需的基本格局,價格當然堅挺依舊。這道理連實習醫生都明白,肺炎引起的發燒,絕非洗冷水澡就能去除的。
房價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一個要保社會民生,另一個想的是財政收入。南轅北轍,你明打,我暗托。上下利益不同,怎麼可能保持一致?在鐵板一塊的計畫體制下,尚且講究激勵機制,何況利益多元化的市場經濟?不解決地方財政問題,樓市必定被綁架。
解放樓市並不難,啟動財稅改革,平衡地方預算。除此之外,土地制度改革也要提上議事日程。產權落實到農民個人頭上,土地進入市場自由交易,平抑地價和樓價,也好讓農民得到資產性收入,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49年以來,前30年靠工農業產品剪刀差,剝奪農民,完成工業化所需的原始資本積累;後30年建成製造業第一大國,靠的仍是低成本的農民工,以及名為集體實為官員所有制下的廉價土地。國家愧對農民呀!
不僅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不一致,中央政府自己也在追求多重而且往往是相互矛盾的目標。打壓房價有助於社會穩定嗎?難說,儘管無房者得到些精神安慰,有房階層和股民卻遭受實質性損失。打壓房價顯然與保增長相衝突,真下決心管住房價,哪怕犧牲幾個點的GDP也在所不惜嗎?別忘了,GDP還連著就業呢。房價下跌的另一後果是銀行壞賬的增加,到頭來仍需中央埋單,誰叫銀行大多是國有的呢。
由多重利益和多重目標決定,新政不可能進行到底,一旦到底,誰也得不著便宜。理性預期之下,各方按兵不動,看這虎頭後面是究竟是像臀,還是蛇尾。政府騎上老虎,陷入兩難境地,放手一搏恐得不償失,就此作罷則有失顏面。
問題在哪裡?政府管的太多了,超出了應有的範圍,也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市場經濟中,政府不能管價格,因為價格指導著全社會的資源配置。上漲的價格就是供不應求的信號,引導廠商增加供給,同時抑制消費者的需求,由此自動實現供需的平衡。政府管住價格,價格不再反映供、需的狀況,廠商和消費者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信息源,等於蒙上了他們的眼睛,堵住了他們的耳朵,結果當然是資源的錯配。
市場經濟中,誰也管不住價格,再強大的政府,也駕馭不了市場。股價管住了嗎?煤價管住了嗎?菜價管住了嗎?藥價管住了嗎?房價管住了嗎?連政府壟斷的成品油市場,價格也時常不聽話。古往今來,管住價格只有一個辦法——全面的和徹底的計畫經濟,如同改革開放前,如同眼下的北朝鮮。
市場經濟中,政府管價格,費力不討好,因為價格關係到買、賣雙方的利益。君不見汽油價格高了,消費者罵娘;低了,油公司抱怨。提了煤價,電廠抗議;降了,煤礦不干。
價格若在市場上自然形成,雙方隨行就市,合同一簽,無悔無怨。市場機制雖不完美,大家都能接受,利益分配由客觀力量決定,公平又公正。政府一介入,博弈的性質就改變,買家、賣家都會投入資源,公關、遊說、賄賂,爭取政府站在自己一邊。價格的決定因此帶上主觀任意性,哪裡還有公平可言?政府夾在中間,其實也很尷尬,好比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
為什麼不該管、管不住、又不討好,政府還在執著地管呢?自己的利益使然。土地財政既是政績的保障,也是腋下的私囊。不信你去數數落馬官員,光媒體報出來的,國土局、規劃局的就有多少?縱有落馬的風險,還是堅持要管,管點事兒就有人求著,既然你來求我,就得好好表現。
一滴水析出七色光,一個樓價折射出利益的眾生相,怎一個「亂」字了得,怎一個「管」字能解。
別再做花拳繡腿的表面文章了,有工夫想點正經事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