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戰責任在誰?韓新老一代看法不一(圖)


▲圖為,大同江鐵橋上「拚死逃難」的場景。1950年12月,由於中國軍隊介入戰爭,反攻到鴨綠江邊的聯合國軍開始向南撤退,逃難的北韓地區居民正在拚命越過聯合國軍爆破的平壤大同江鐵橋。/圖=美國國家文獻保管處提供

今年是朝鮮戰爭(也稱韓國戰爭或6.25戰爭)60週年。如今,區分戰前還是戰後出生已經沒有意義,當代韓國社會主要由通過書本瞭解朝鮮戰爭的世代組成。那麼,就他們而言,朝鮮戰爭有何意義?這次,《朝鮮日報》和韓國政黨學會聯手推進的「記憶的政治」組就「朝鮮戰爭60週年」這一主題進行了研究。

◆對「南侵」認識基本一致對戰爭責任有分歧

本月14日「記憶的政治」研究組委託韓國蓋洛普對1043名成年人進行了民意調查,有90.3%的受訪者認為朝鮮戰爭是「對南侵略」。但只有57%的人認為負有最大戰爭責任的一方是「金日成政權」。選擇「南北韓負有共同責任」的佔15.8%,選擇「美國」和「蘇聯」的人分別佔7.9%和7.3%。金日成政權發動赤化統一戰爭是歷史事實,可是韓國社會仍存在各種看法,其中包括「朝鮮戰爭是美蘇勢力衝突的結果」和「韓國也負有責任」等。

在不同年齡段上,這種認識的變化更加凸顯。親身體驗過戰爭或患有戰爭後遺症的60歲以上的人,有70.3%認為戰爭責任在金日成政權。但是,20多歲的人只有42.1%這樣認為。60多歲的人認為南北韓都有錯的佔2.5%,認為責任在美國的佔3.8%,比例很小,但是20多歲的人有27.9%認為雙方都有錯,11.2%認為責任在美國。

◆三分之一年輕人「因仁川登陸戰使統一化為泡影」

對於麥克亞瑟將軍的仁川登陸戰帶來的結果,各代人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別。針對一道二選一的問題,54.7%的應答者認為仁川登陸戰「阻止了韓國共產化」,但是26.2%的人卻認為「使統一化為泡影,加重了分裂局面。」

各代人的答案顯示,30.7%的20多歲人認為仁川登陸戰加重了南北韓分裂局面,而只有13.7%的60多歲人這麼認為。

對於60多歲人來說,朝鮮戰爭是親身經歷過的,清晰留在記憶裡的戰爭。而對於年輕的一代,僅僅是書本上讀到的戰爭。因此,朝鮮戰爭對於年輕人只不過是強國間和南北韓政治勢力間的矛盾所釀成的悲劇。尤其20多歲的年輕人就是通過最近引發爭議的高中《近現代史教科書》學到相關知識。從中可以看出,教育內容會給人們帶來多麼重要的影響。

◆服兵役與否可能導致男女認識差距

不同性別對朝鮮戰爭的認識也有懸殊的差距。首先,關於戰爭爆發的原因,92.6%的男性回答「北韓南侵」,而88%的女性回答「北韓南侵」,11.6%的女性則回答「不知道」。

如果按年齡段區分不同性別間的認識差距,20多歲年齡段的男性,92.5%回答說「南侵」,而只有77.6%的女性回答「南侵」,21.4%的女性則回答「不知道」,和同一年齡段的男性有著明顯差距。

在戰爭責任在何方的問題上,50.9%的20多歲男性選擇了「金日成政權」,21.3%選擇了「南北韓共同責任」,8.2%選擇了「美國」。在20多歲年齡段的女性中,有32.5%選擇了「金日成政權」,35.1%選擇了「南北韓共同責任」,還有7.4%選擇了「不知道」。

在仁川登陸戰的問題上,69.6%的男性認為「阻止了韓國的共產化」,18.9%的人選擇「統一未果,導致長期分斷」。相反,女性只有40%選擇「阻止了韓國的共產化」,33.4%選擇「統一未果,導致長期分斷」,還有26.6%選擇「不知道」。20多歲年齡段的女性有28.4%選擇「阻止了韓國的共產化」,43.6%選擇「統一未果,導致長期分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年齡段的男性有73.5%選擇「阻止了韓國的共產化」,只有18.9%的人選擇「統一未果,導致長期分斷」。

可以看出,20多歲的人雖處於同一時代,並且學習同一本教材,但是服過兵役的男性通過對朝鮮戰爭以及分裂現實的體驗性學習,對國家安全有著相對徹底的認識,而沒有這種經歷的女性則始終保持著青少年時期通過學習取得的韓國史概念,對韓半島安全現狀等問題持有各種不同想法。



来源:朝鮮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