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0-06-13 20:37:49作者:
清兵入關,明朝滅亡,確立了清朝統治後,便開始推行滿人的結辮方式——即「半薙半留」的薙髮制度。1645年,順治發布上諭,宣布「今者天下一家,豈容違異?自今以後,京師內外,限旬日盡令薙髮」。
漢人最初無法接受這一現實,因為《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而且這樣也成了忠於明朝的象徵。於是那些保持漢節、拒不降清的人,寧可丟了性命,也不肯屈從滿人、剃去前顱之發。於是便有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有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說法。
「剃頭令」的頒布,在令漢人不寒而慄的同時,卻催生了剃頭業這一新興產業。「問項上人頭多少,看老夫手段如何。」這可以算是剃頭業發展史上最NB的廣告了。隨著漢人抵抗意志的逐漸消磨,對清朝統治的接受,剃頭業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業。走街串巷的剃頭匠們挑一副挑子,一頭是火罐,上面的銅盆盛著熱水,旁邊也有一根旗桿,但漸漸由挂「剃頭令」聖旨變成了行當的標誌;另一頭是長方形的小櫃子,小抽屜裡放著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顧客的坐凳。
作為一名剃頭匠,需要掌握多種技能,諸如梳(梳髮)、剃(剃頭)、編(編辮子)、刮(刮臉)、剔(清眼)等。有的還會捏、拿、捶、按等按摩術。
對於清朝普通的百姓來說,是不可能經常護理髮辮的,因此辮子不可能光滑挺直,所以常焦黃凌亂扭曲,又因勞作需要,常將髮辮盤於頭頂以免礙事。於是便有了「曲辮子」這樣譏笑勞動人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