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圖"寫照文人相聚(圖)


此圖歷來題作「唐韓滉《苑圖》」,根據的是圖左上有宋徽宗趙佶親書瘦金體「韓滉文苑圖 丁亥御札」,下押「天下一人」。但近年來遭到專家的否認,一是圖中人物頭戴的「弓腳上翹」的「幞頭」形式,唐時尚無,是五代以後才流行的;二是圖中人物衣紋的細勁顫曲的線描,極似五代畫家周文矩所創的「戰筆描」,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圖》,其後段畫卷構圖幾乎與《文苑圖》無二,於是專家將《文苑圖》改為周文矩所作。但我仍有些茫然,何以距唐代最近、熟讀古畫並親手摹畫的宋徽宗趙佶,以及曾收藏此圖的元畫家王蒙都看不破此玄機?但是將此圖歸於五代所作,也不算枉屈了它,《文苑圖》確乎融合了唐、五代人物畫的極高水準。

《文苑圖》縱31.3厘米,橫58.5厘米,絹本設色手卷,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圖中四個文人圍繞著一棵松樹,左邊兩人坐在石凳上展卷議論,其中一人向旁環顧,似乎什麼聲音打擾了文苑的寧靜。右邊兩人一人左手執卷,右手握筆托住下巴,撐在石桌上,兩目凝神,在斟酌文字,而與他對面的一人則雙手籠袖,伏在折曲的松樹幹上,屏息靜思。另有一小童俯身在旁研墨。五個人無論形象、舉止,都生動、貼切,神采奕奕,而又各如其分。顯示了唐、五代畫家精工的寫實能力。

這是一幅文人相聚的生動寫照,而此前的人物畫,大都刻畫宗教鬼神、帝王嬪妃、貴冑隱士,很少有描繪日常文人生活的。四個人面目清秀,衣冠楚楚,以鐵線曲蚓法勾衣著,提按起筆,運筆微帶戰顫,如流水行雲,功力深厚。兩人衣著僅勾線而無染,另兩人則略加烘染、敷彩,而松樹、石桌凳則勾、皴精細,墨色渲染,略施淡彩。與唐代人物畫的明艷典麗相比較,確也融入了五代繪畫水墨清淨的新格調,但無可置疑,這種格調乃是唐代始興的水墨山水畫的衍繹,顯得精緻而雅秀,用以表現當時文人的生活情景非常適合。



来源:貴陽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