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多年前,日本有一個被譽為「茶湯之祖」的高僧,他酷好中國文化,尤精中國茶文化,在他的主持改造下,日本茶道得以完善光大。這位高僧名「村田珠光」。相傳珠光極喜使用的中國茶盅是一種枇杷黃、釉色潤、深腹、斂口、小圈足的小碗,碗口以下弧線內收,器內壁劃刻簡筆花草間配「之」字形篦紋,器外通體劃刻折扇紋,這種特色的中國瓷,應「珠光」大師之名,被譽為「珠光青瓷」而馳名世界。
那麼,這種被珠光大師譽為茶道至品的中國瓷究竟出身如何,又是在什麼時候走向世界的呢?
一、珠光青瓷鮮明特色
珠光青瓷,顧名思義,是青瓷,從胎、釉、形制、紋飾而言是中國青瓷的一個分支,其技法源於越器,仿之龍泉青瓷和耀瓷,從珠光瓷形制、胎釉、工藝和紋飾諸方面都可見到越、龍、耀瓷的印跡:
一、從釉色看:多呈青綠、青黃、枇杷黃或青灰,釉質近龍泉,釉多透明,但釉層較龍泉薄,較越器厚,多施半釉或不及底,釉施一次至多兩次。
二、胎骨:堅硬、緻密,淘洗不淨,多有砂粒,胎色灰白或灰色;
三、裝燒工藝:多用龍窯、匣缽單燒、置仰燒、疊燒、托座疊燒,少有墊燒;
四、形制:多宋元形制;
五、紋飾特點及主要題材:
有器內外雙面劃刻印花,器內劃卷草紋加篦紋「之」字排列,形如鋸齒;器外扇形劃紋,有器內劃花,碗心刻劃蓮花紋,內壁配篦紋;有器內卷草刻花,飾篦點「之」字紋,中心刻花團菊紋;還有器心印紋花草、動物、魚紋、吉祥文字等;有器外壁劃、印蕉葉紋,葉脈以篦紋刻劃。
珠光青瓷碗類在工藝上還有一些特點,即是所謂碗心「線環」現象,即工匠在碗胎做成後,在器內底心用環狀印模壓出一個與底足相應的圓圈,上釉燒成後,碗心有十分顯見的環狀積釉圈,這即是日本陶瓷文獻中稱之為「線環青瓷」的由來。
珠光青瓷是青瓷之一支,原本受浙江青瓷,尤其受龍泉青瓷影響最大。福建毗鄰浙江龍泉,以生產珠光瓷量最多的福建松溪窯和浦城窯、同安汀溪窯為例,試比珠光瓷與龍泉瓷之異同。
從胎釉比,珠光瓷胎骨雜質較多,釉水薄青,釉不及底,露胎,質地粗糙;龍泉胎純、質細、釉水厚,釉色清淨潤澤,多呈梅子青、粉青,多次上釉乃至全器滿釉。
成型:珠光器修胎草率,有跳刀痕;龍泉器修胎工整,器表平滑,且龍泉器多陳設藝術品、仿古大器或祭器,而珠光瓷少見。
裝飾:珠光瓷胎體厚重,在紋飾上承接龍泉特色,常見紋飾有中心團菊紋,外劃篦點花草紋、中心團菊紋,外飾對稱局面的昆蟲花草紋間「之」字形篦點紋;中心印花,外圍飾劃花、篦點紋等集刻、劃、印花於一身的器物只有松溪窯、同安窯有,劃3字形紋間篦劃紋。另外龍泉器常用的堆、貼、塑、浮雕等手法,在珠光器中少見。由此可見,珠光青瓷紋飾與龍泉窯十分密切,但又有其自身特色。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同安系的青瓷中也有一部分光面無紋的器物。
二、燒造珠光青瓷的窯場
那麼,珠光青瓷的原產地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一度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1956年,當時晉江同安(現屬廈門)要在轄區的汀溪修建一個大型水庫,不料在水庫工地挖出大量瓷片、窯具。這一年的冬天,陳萬里等專家聞訊趕到這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量卷草、篦紋青黃釉碗,類似日本學者稱之為「珠光青瓷」的碗,經過進一步考證,確定了「珠光青瓷」產地為同安縣汀溪窯。糾正了以往日本學者誤認為珠光青瓷產自浙江德清後窯的提法,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
這之後,福建通過多次文物普查,現已查明:在全省68個市縣,有廈門、泉州、南安、安溪、莆田、連江、松溪、浦城等45個市縣的百餘處窯址主燒或兼燒這類青瓷,因這類青最早在同安汀溪窯發現,故學術界稱這一類窯為同安窯系。
汀溪窯位於現廈門同安區汀溪水庫,分布於庫區大壩外4座山頭和庫區一小山坡部分已被水庫淹沒,面積約4.5萬平方米,歷年調查,發現窯床十餘處、作坊遺蹟一處。其產品以日用生活器具為主,碗的產量最大,佔到八成以上,最能代表該窯特色的是類枇杷黃色的「珠光青瓷」碗,莊為璣先生稱之為「土龍泉」。其器型有敞口、撇口、直口、斂口、侈口,又分深腹、淺腹,寬、窄與高、矮圈足及大小等,造型以樸實厚重為主,但修坯、挖足略粗糙草率。裝飾以刻劃花為主,題材見荷花、牡丹、菊花、卷草及嬰戲等;印花較少,僅見碗內心印雙魚、荷花、鹿紋,內外腹壁還是刻劃花卉、卷草等。最具表現力的是刻劃花卉、篦線、篦點紋,刀功嫻熟、老到,線條流暢自然、矯健灑脫、活潑自由。
經過多年來陸上、水下考古,除了福建百餘處窯址外,也逐漸證實中國浙江東陽、江山、金華、溫州等地,廣東潮州、汕頭等地也生產這種瓷器,而其中,以福建產品最多最好。
關於珠光青瓷的燒造年代,史冊文獻均無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各窯場燒造時間來進行推斷。比如隨著汀溪窯產品的器型、釉色、裝飾手法等逐漸明朗,同時根據在窯址中發現的具有元代器物典型特徵的雙魚洗,再加上日本鐮倉時代遺址出土的汀溪窯青瓷,兩相對照,可以考證,汀溪窯「上限至少應在南宋」、「下限可能為元代」。因此,綜合同安窯系各窯場燒造情況,筆者以為珠光青瓷的燒制年代應為北宋至元,其高峰期在南宋。
三、珠光青瓷的出口外銷
福建僅燒造珠光青瓷的窯場就多達百餘處,加上其他的窯場,數目驚人。據統計,古泉州所屬七個縣(包括同安在內)就發現古窯址共達四百多處。差不多同時期的這麼多窯場同時作業,產量是何等的驚人。如此多的產品,當地人顯然消費不了,那麼它們究竟銷往何處呢?
毫無疑問,生產如此之多的瓷器是為了出口外銷!
泉州地處福建南部,是中世紀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國際港口之一。有專家指出,古泉州地區一帶,自唐宋以來,特別是宋元之際,古陶瓷窯場的大量出現是和外銷有密切關係的。從文獻記載資料,調查發現遺物以及國外已有出土的標本看,完全可以證實這一地區出現的陶瓷窯場是為適應對外貿易而建立的,而這些窯場燒造的產品,更是適應外銷需要而生產的。
那麼,這麼多的瓷器銷到哪裡去了呢?南宋理宗寶慶年間,曾經擔任泉州提舉市舶司的趙汝適著有《諸蕃志》一書,在這本書中,趙汝適說:當時福建地區等處陶瓷,包括青瓷、白瓷、青白瓷、盆缽粗器以及瓷珠等,已行銷於中印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東印度群島、阿拉伯半島、波斯灣沿岸以及東非海岸一帶。該書所記陶瓷銷往範圍很廣,計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囊括整個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地區。
元代滅宋統一中國後,版圖遼闊,國勢昌盛,同時也沿襲了宋代對外的經濟政策,對海運業非常重視,海上交通和海洋貿易更是盛況空前,陶瓷外銷量進一步擴大。當時的泉州港一舉超過了廣州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乃至「世界第一大港」。曾遊歷我國泉州、廣州等地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他在他的遊記《伊本·巴都他遊記》曾稱讚泉州港為「世界最大港之一,或徑稱世界唯一之最大港亦無不可也」。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裡曾說:「元朝瓷器運銷到全世界」,他也稱讚泉州港:「據商業額量說起來,這是世界兩大港之一」。
這個時期,中國瓷器的出口外銷的範圍也比有宋一代更大。有關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找到一些文獻記載。
有一位叫汪大淵的商人多次從泉州港出洋之後,回到泉州撰成的《島夷志略》,這一年是元順帝至正間(1341年)。在這本書中,汪大淵記載了當時泉州陶瓷外銷的國家,這些國家有越南的佔城,泰國戎,緬甸淡邈,柬埔寨真臘,馬來亞丹馬令,吉蘭丹丁家奴,蘇洛鬲,新加坡龍牙門,菲律賓三島,婆羅洲蒲奔,勾欄山,蘇門答臘的日麗,三佛齊,噴噴,舊港,班卒,假裡馬打,花面,淡洋,喃噬哩,爪哇的遐來物,文誕,東淡邈,甚至遠達東印度群島的摩鹿加群島的文古老和波斯灣,阿拉伯半島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那麼,出口的瓷器中,以什麼品種居多呢?
宋代的趙汝適在《諸蕃志》中記載:當時福建地區等處陶瓷,包括青瓷、白瓷、青白瓷……青瓷是排列第一位的。
在元代文獻中,提及泉州瓷器外銷品種的有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一書,他在該書記載了洋人「採購清單」:「以唐人金銀為第一,五色輕縑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錫錯,溫州之漆盤,泉州之青瓷器」。這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記載泉州青瓷器外銷的史料。可見,在元代,青瓷仍然是外銷瓷器中的大項。
從上述史料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宋元時期,珠光青瓷是福建出口量最大的瓷器品種之一。
宋元以後,繁盛一時的珠光青瓷逐步衰落,漸漸退出外銷瓷的隊伍,而替代它的是讓無數人著迷的青花瓷。曾經興盛了三四百年的同安窯系或者轉燒其他品種或停產敗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外銷瓷的輸入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輸出路線上的澎湖、西沙群島、新加坡中屯島、安宅、赤嵌海岸,以及如「西沙華光礁一號」、「南海一號」海底沉船中,所發現的諸多「珠光青瓷」,也可以證實這一點。
總之,珠光青瓷在中國的外銷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地位,是古代外銷瓷中的瑰寶。宋元時期,它和其他瓷器一起被裝進木船,從泉州刺桐港出發,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曾經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