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在本週日晚間宣布,從10月1日起,其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位於深圳的工廠通過三個月試用期的員工,月薪將由1200元人民幣升至2000元人民幣,調薪幅度超過66%。
這次調薪距離6月2日鴻海集團宣布富士康深圳廠區工人加薪三成還不到一個星期。鴻海還表示,深圳廠區主管級員工的薪資調整方案會在8月1日前宣布;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其他廠區的調整,則會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和社會保險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調整,調整方案最快會在7月1日宣布。鴻海指出,大幅調整薪資後,可以減少部分員工必須加班的個人需求,許多員工能夠自行決定加班與否。另外,針對今年以來富士康深圳廠區頻頻發生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富士康還在近日推出「周休一」等制度,要求員工每週至少休息一天。
紐約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表示,富士康最近出臺一系列新措施,態度應該是積極的,但是,按照中國「勞動法」的要求,工人的正常工作時間應該是每週工作五天,每天工作8小時。李強說,富士康目前的情況較之前雖有好轉,但卻沒有從根本上的改變:
「他們就是充分壓榨工人的剩餘勞動力來積起了現在富士康這樣一個規模。那麼它現應該是回饋工人的一個時候。付1200或者是付2000塊錢,因為電子行業它的利潤相對來講比其它行業的利潤還要更高一些,所以拿公司的基數來平衡這個東西你需要有一個綜合的評估。」
旅居美國的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表示,工人工資過低現像在中國大陸非常普遍,一些國外企業包括港臺投資者之所以來中國投資,就是因為中國曾經具有三個廉價因素 ——一是廉價土地;二是環境成本為零;另一個是勞動力低廉,因為中國農村每年都有幾億廉價勞動力,源源不斷地湧向城市。但是,何女士說,現在這些廉價因素和二十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第一,土地成本已經遠遠高於東南亞國家;環境成本現在中國已經完全被破壞到已經不能再破壞了。各地也都在考慮怎麼樣增加環保力度,那麼就要增收各種排污費,這樣企業的成本又加大;第三點就是勞動力的報酬和勞工的福利,那麼勞工的福利由於政府睜隻眼閉隻眼一直是處於一種若有若無的狀態,還有就是中國有兩億勞工都是在一種高危的工作環境下,沒有勞動保護措施,和這些企業相比富士康相對來說好得多。」
富士康員工獲加薪後,不少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擔心生產成本將不斷提高。據報導,臺灣經濟部長施顏祥本週一表示,希望能用雙管齊下的方式,「規劃讓高階產品回臺生產,其餘產業可往南,向成本低的地方轉移」。何清漣女士表示,中國的工人的確有爭取加薪的權利,但在中國原有廉價優勢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富士康目前的兩次加薪,恐怕已經加到了臨界點。何女士說,如果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再提高,富士康很有可能會遷往東南亞等地:「資本最聽利潤的話,哪裡便宜哪安家。」
何清漣女士告訴記者,從「富士康事件」可以看出,中國的血汗工廠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中國過去二十多年利用血汗工廠支撐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但是,中國政府卻沒有利用這些血汗工廠積累的資金和經濟優勢,完成經濟轉型。何女士說,現在等到各種壓力一起襲來,中國政府再想轉型,為時已晚:
「轉型是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中國就沒有技術開發能力。中國過去這麼些多年來一直依靠偷竊來推動自己的技術進步,這種手段窮途末路。」
據報導,富士康深圳廠區員工再次加薪的消息,已顯著打擊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的股價,鴻海股價一度下滑7%,觸及跌停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