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氣做人
1.立身淳厚,拋棄虛華。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氣做人。「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三十八章》)可以概括為:處厚不薄,處實不華,意為抱樸守拙。抱樸:保持自己純真樸實的本性;守拙:堅守魯直憨厚的本性。總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圓滑。
2.「謙下」:學江海為「百谷之王」。老子認為,大氣做人,就應該向「江海」學習。為什麼呢?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成為一切大小河流的總匯處,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下游,所以成為百谷之王;聖人之所以成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為對民眾卑下自處,「謙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擁護他。正是因為聖人沒有和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不與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六十六章》)
3.上善若水。老子提倡,為人處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質學習。他認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樣:守柔、不爭、處下。「柔弱勝剛強」是老子最為著名的一個哲學命題。「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八章》)
4.曲則全,枉則正。老子還認為,大氣做人,要受得住委曲,經得起冤枉。他說: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經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糾正。(「曲則全,枉則正」。《老子·二十二章》)同時,還要以德報怨。「報德以怨」(《老子·六十三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七十九章》)。這樣才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徹底消除嫌怨。事實上,以德報怨的思想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
二、小細作事
相反相成,對立統一,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老子認為,宇宙中一切大的事物無不從細小的事物發展而來。因此,乾大事必須從細微的小事做起。「大小,多少。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老子·六十三章》)
1.成就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在這裡,老子形象地說明瞭大小這對矛盾的量變到質變關係,在認識論上充滿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唯物辯證法思維。
2.持之以恆,目標始終如一。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六十四章》)我國明朝的李時珍是世界級水平的偉大藥學家,他的名著《本草綱目》,先後被譯成英、法、俄等十餘種文字,成為國際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藥典。這部巨著用了27年的時間,三次改寫,才最後成書。
3.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老子認為,一個人要成就事業,一是要反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二是要力戒逞強、逞能、逞勇。不固執己見,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為是,就能把是非判斷清楚;不自我誇耀,事業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擔當領導。(「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二十二章》)謙虛謹慎,就能事業有成;自高自大,做事必敗。因為,「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老子·七十三章》)
4.「貴身」:生命高於一切。老子提出: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這是說,以愛護自己身體的態度來對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給他;以愛護自己身體的信念來對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老子和莊子都認為:「重生者則輕利,重利者則輕生。」輕生的人必然追逐名利,棄身而殉物。這種身且不能安保的人,怎麼能治理天下呢?
三、廉潔為官
老子認為,從政做官必須與眾不同,首先應著重提高品德修養這個做人的根本。
1.領導者自律——「不欲以靜,天下自正」。老子認為,當官的根絕了私慾,社會就自然會風氣良好。「不欲以靜,天下自正」八個字精闢地道出了為官者節制個人慾望的社會意義。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驅。但他一生廉潔奉公,從未給自己和親屬置辦過任何家產,私謀過任何特權,真正實現並承諾了「天下為公」的誓言。
2.「聖人不積」——「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是老子從德才兼備的優秀領導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認為,繽紛的物慾世界使人目盲,糜糜的音樂使人思想麻木,鮮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縱馬打獵行樂使人心性浮躁發狂,稀有難得的貨物使人行為不軌。所以,老子提倡,「聖人」不要多積蓄,自己的財富要用來濟眾,完全為人民;給予別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八十一章》)
主編歷史巨著《資治通鑒》的史學家司馬光不光自己生活簡樸,還教育後人崇尚儉約,提醒兒子警惕奢侈的禍害:「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希望他絕不可因奢侈而「敗家喪身」。
3.私慾是罪惡之源——「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老子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所以,要順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八十章》),他不主張去欲、無慾、絕欲。但是,對於自然之外的人為慾望,即人們常說的身外之物,如聲色犬馬、財物名利之欲,就必須減少到最低程度,根絕了私慾就可以得到安靜的地步(「不欲以靜」。《老子·三十七章》)。老子高度概括了人與財物名利的辯證關係:「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古往今來,多少貪夫殉財,不知足,不知止,栽進了罪惡的泥潭。
4.推功攬過——領導幹部應有的品格:「能受國之垢,乃天下王」。如前所說,老子認為最高尚品德的人應該像水一樣,永遠處下,有時處在人們最不願意去的地方——最髒污的地方。推及領導者呢?就應該能夠承擔國家遭受屈辱和災禍的責任,這才是社稷的主人,這才叫國家的君王。(「能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能受國之不詳,是謂天下王」。《老子·七十八章》)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推功攬過。西漢名將李廣隨大將軍衛青出兵北擊匈奴,參加漠北戰役。由於李廣指揮的東路軍沒有嚮導迷了路而未能如期參加漠北會戰。戰後,責令李廣的部下來對質受審。李廣挺身而出,為部下攬過自責,他說:「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東漢名將馮異的品德更是在中國歷史上傳為佳話。馮異馳騁沙場十幾年,戰功纍纍,但每次戰役結束後,諸將並坐論功時,他為了避功,常常一個人獨自坐在大樹底下讀書思過,他為犧牲的戰友、士兵深感難過。因而,軍中稱他為「大樹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