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版紙、全彩印刷、裝訂成冊,厚達數十頁甚至一兩百頁,製作成本數十元乃至上千元……這是溫州一些小學生的豪華簡歷,比大學生求職簡歷還要煞有介事。它們是小學生升初中的自薦材料,希望給報考學校留下好印象。不過,不少學校表示,他們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包裝豪華的簡歷(5月22日《都市快報》)。
小學生製作「豪華簡歷」絕對不是個案。上海、武漢、南京都曾出現類似現象。畢業前一個月,是小學生「豪華簡歷」呈現的高峰期。儘管教育界人士明確表態,「豪華簡歷」作用不大,他們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家長卻還是不死心,寧願花這筆「冤枉錢」。
小學生製作「豪華簡歷」,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進入重點中學就讀。重點中學的教育稀缺資源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享受的,比拚的就是學生的素質和昂貴的擇校費。說到底,「豪華簡歷」只不過是外在的「敲門磚」,只不過是昂貴擇校費的一個副產品而已,在增加籌碼的心理作用下,想要杜絕「豪華簡歷」,恐怕是不可能的。
小學生的「豪華簡歷」,是對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的「投訴狀」,雖然教育公平是每一個公民的「內心希望」,然而,在現實中,要想實現,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教育從來都是等不起的,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高的起點,製作「豪華簡歷」就成為家長「預算內」的成本。
其實,製作「豪華簡歷」的家長,往往是無權者。如果是一個手握實權的家長,恐怕根本用不著如此煞費苦心。廣州小學招生報名15日開始,據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擇校費已經漲到10萬元,但是,有錢也不一定行,最好能找上面要個「批條」。「批條」是什麼?就是權力,就是特權。在權力的操縱下,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的就是「官家長」。
「豪華簡歷」,其實很可悲,花費了不菲的錢,卻不一定被學校看中,更悲哀的是,遠比不上權力「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