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日韓等亞洲國家已經接受了國際礦商二季度鐵礦石提價的要求,一方面是印度政府可能會禁止鐵礦石出口以增加國內供應緩解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壓力,中國鐵礦石進口一時面臨雙重壓力,而中國鋼企也由此進入了觀望期。
日本接受漲價孤立中國
隨著日本等亞洲國家的鋼鐵企業接受國際鐵礦石出口商的漲價要求,中國鋼企再度陷入被孤立的境地。
路透社報導,日本鋼鐵廠商已與鐵礦石生產商正式達成協議,4月-6月鐵礦石提價接近一倍。
據瞭解,4月-6月巴西鐵礦石估價每噸110美元左右,去年為55美元。澳洲鐵礦石估價則從去年的每噸60美元漲至約120美元。
此前,新日本制鐵、JFE Holdings和住友金屬工業在3月底表示,他們已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暫時性的季度協議,每噸鐵礦石價格定為100-110美元,提價90%。而當時他們仍在與澳大利亞礦商必和必拓和力拓進行談判。
5月21日,世界第二大鐵礦石公司力拓發言人也對媒體稱,該公司已和亞洲除中國外的鋼鐵公司達成4月-6月的正式協議,但該人士未透露協議價格。
「目前確實聽說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亞力拓已與日本鋼廠達成了4月-6月的新協議,但具體價格尚不確定是否上漲了一倍。」記者從一家國內知名鋼企消息人士處瞭解到。
該人士告訴記者,2003年,日本三井物產收購了世界最大鐵礦石生產銷售商淡水河谷公司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和經營決策者。一方面鐵礦石價格上漲,三井物產由於持有淡水河谷股份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然後在鐵礦石貿易時讓利給新日鐵等鋼企;另一方面,日本的鐵礦石協議價格主要是由三井物產協調,日本的新日鐵等鋼企每次和淡水河谷達成的價格協定都是內部協調好的,同時在中國沒有接受此價格之前囤積一些資源。
「同時,日本的鋼材由於多是出口,鐵礦石漲價還主要通過出口轉嫁了出去。」
該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所以中國一直很被動,但日本得益於日本金融財團在鐵礦石資源上的控制力,日本鋼企總是可以最先接受鐵礦石價格上漲而不受影響。
印度「禁賣令」再增壓力
而一直搖擺不定的印度礦,則是中國鐵礦石進口的另一個痛。
近日,印度礦業部專門負責鐵礦石產業的一負責人對外媒透露,印度政府正計畫對鐵礦石出口徵收特別關稅以限制鐵礦石生產商向價格更高的國家出口。該人士稱,徵收特別關稅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鐵礦石出口獲得的「超額利潤」。
據瞭解,從2009年12月至今,印度政府已經兩次上調鐵礦石出口關稅。2009年12月印度政府將鐵礦石出口關稅從5%提高到10%;2010年4月又將該關稅從10%上調至15%。
作為世界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國,印度礦主要出口中國,是中國鐵礦石現貨市場的主要來源。因澳大利亞和巴西出口鐵礦石不斷漲價,今年一季度數據表明,印度已超過巴西成為中國第二大鐵礦石供應國。另有數據表示,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約22%來自印度。
河北一常用現貨印礦的鋼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印度政府內部對於鐵礦石出口是有矛盾的,一方面是鋼鐵部門擔心鐵礦石大量出口可能帶來供應問題,影響國內鋼企發展;另一方面,印度礦業部門則擔心不斷上漲的關稅會導致印度礦在中國失去競爭力,而影響了礦企每年通過出口中國獲得的大筆收入。
「雙方的抗衡不會使得關稅過快提高,所以中國進口企業暫時應觀望,雖然關稅一旦真的上調會直接導致印度礦出口的減少,但不宜過於急躁給國際礦商藉機提價找藉口。」該負責人說。
中國鋼企拒漲觀望
就在力拓高調表示已經與中國以外的亞洲鋼鐵公司達成了4月至6月的協議,並稱這些正式協議解決了之前一系列的臨時提價協議,並把原材料定期定價從年度體系轉成季度體系的同時,淡水河谷則已經提議將第三季度面向中國鋼鐵廠商的鐵礦石價格(包括運費)較第二季度提高23%,至每噸160美元。
「這是礦商在虛張聲勢,因為鐵礦石的現貨價在不斷下跌,中國的樓市調控政策也在給鋼市降溫,礦商漫天要價並未考慮是否有砝碼在手。現在很多鋼廠和貿易商都已經減少進口甚至暫停進口了,因為已經在虧本了。」東北一鋼廠相關負責人稱。
同時,中鋼協一內部人士告誡國內企業,目前國內上千家企業在進口鐵礦石,市場不容易被規範,但對於礦商漲價的消息,中國企業不要到處詢價以免造成需求被人為放大,從而使價格更容易被抬高。
該人士同時認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鐵礦石談判的季度定價體系基本成型,這對中國長遠來看並非壞事,因為鐵礦石也是一種商品,在市場經濟中,任何商品價格都不會一味地只漲不落,中國企業應該沉住氣,在聯合拒絕漲價的同時,不要私下搞小動作。
来源:華夏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