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初,國家統計局將公布4月份CPI數據。儘管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漲2.2%(環比下降0.7%)低於預期,但市場仍擔憂通脹壓力。央行年內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深了市場對通脹壓力的憂慮。
市場憂慮通脹壓力的部分原因,源自於當今CPI的部分構成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CPI被低估導致其「失真」。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房價就曾上演被「低估」的一幕。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中,2009年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是1.5%。一時間,全國上下愕然。而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使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9年度商品銷售面積及商品房銷售額兩項數據測算,200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價格漲幅為24%左右。這兩個房價漲幅相差太大了,當然房價上漲24%更符合大家的預期。
在判定CPI確實被「低估」的前提下,有必要觀察一下CPI在哪些方面被「低估」了。以筆者之見,CPI至少在兩個方面被「低估」了,由此也影響市場對CPI變化的預期。
其一是對CPI指數有重大影響的基礎品和資源品價格被「低估」了。基礎品、資源品等價格被低估,不僅會影響它們對CPI指數的作用,而且還會影響市場對CPI變化的預期。例如,成品油調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仍存在諸多不足,但它畢竟是相對透明的市場信號,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市場對價格的敏感度。但是,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嚴格執行,造成定價機制的「自動」屢屢變成人為的「人動」。從成品油價格定價機制的被「動」,從一個側面可以反映出價格的失真。
其二是地方政府主導的公共資源、或准公共資源品的漲價,也導致CPI指數的被「低估」。地方政府往往根據對CPI指數高低的判斷,來確定公共資源、或准公共資源品的漲價或「調價」。例如,在2009年通縮期間,地方政府認為CPI指數比較「低」,它們「調價」的積極性就很高。
上面兩個例子足以說明,CPI指數的部分構成被「低估」了,其後果是導致本該來臨的通脹被推遲了,但通脹的「時滯」最終卻又無法消除通脹。實際上,一季度公布的CPI指數雖略有下降,但難免有被「低估」之嫌,特別是難以消除對經濟中的通脹隱憂。
這是因為,首先是需求推動的通脹壓力越來越明顯。對中國而言,經濟增長強勁勢頭始終是推動物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92%,反映出中國經濟有很強的需求動力。這包括,大量在建項目加速建設和激活民間投資短期內都會推動投資繼續強勁增長;刺激消費政策力度不減,未來消費增長趨勢仍可保持;受歐美發達經濟體持續復甦影響,出口趨勢仍然較好。這表明,內需強勁和外需回暖將加劇對通脹的隱憂。
其次是成本推動通脹,尤其是輸入性通脹將捲土重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勢頭明顯,引發輸入性通脹隱患越來越明顯。從今年以來世界能源、金屬及礦產品、農產品及原油價上漲中可見一斑。
如果人民幣匯率繼續盯住美元,中國還會進口更多通脹。從中國PPI結構來看,今年鐵礦石和鋼鐵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將進一步加劇未來PPI的上行壓力,同時農產品價格也呈現長期上漲趨勢。此外,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將成為價格上漲的重大壓力之一。
顯然,CPI指數被「低估」,並不會減輕未來通脹壓力,相反卻會因CPI的「低估」而引起通脹的「時滯」,更可能會誤導宏觀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調控取向。
對此,筆者認為,千萬不要被所謂的「高增長、低通脹」現象所迷惑,貨幣政策仍要堅定不移地防止通脹、消解通脹。或如周小川行長所言,幣值穩定是央行的首要責任,防止通脹和信貸的過度擴張,用間接方式促進經濟發展。
鑒於去年信貸高速投放及其形成的過多貨幣供給、存在其他影響物價上漲的基礎性因素,我們更應關注通脹問題,而不是僅僅關心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