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文化: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圖)


主講人江蘇省旅遊學會會長、東南大學旅遊與景觀研究所所長周武忠

核心提示

★中國花文化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對中國文化、尤其是儒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國人性格的形成有很深刻的影響。

★任何一種物質現象,只有經過提煉、升華,注入精神和社會的內容,才能稱之為文化。從這方面來說,中國花卉文化的源頭可遠溯到春秋戰國時代。

★形形色色的花卉草木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題材,而花卉在文人的筆下更具風采。

壇主小傳

周武忠,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旅遊與景觀研究所所長。同時任國際園藝學會景觀與都市園藝委員會委員、中國花卉協會花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江蘇省旅遊學會會長。

代表性論著有《新鄉村主義論》、《當代中國景觀設計藝術批評》、《中國園林藝術》、《中國花卉文化》、《園林美學》、《旅遊景區規劃研究》、《尋求伊甸園—中西古典園林藝術比較》等。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擁有花卉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度之一,亦為世界花卉栽培的發源地。中國人馴化、培育、利用花卉的歷史極其悠久。而且,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花卉與中國人生活的關係日益密切,也就不斷地被注入人們的思想和情感,不斷地被融進文化與生活的內容,從而形成了一種與花卉相關的文化現象和以花卉為中心的文化體系,這就是中國花卉文化。

中國花文化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對中國文化、尤其是儒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國人性格的形成有很深刻的影響。「百卉含蘤。」(《漢書·張衡傳》),「蘤,古花字也。經傳皆以華為之。」而「華」在古文中是通「花」的。可見花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源遠流長。中國花文化滲透於中國人的生命之中,對中國文學、中國繪畫、宗教、民俗、醫藥、紡織、工藝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花卉文化的起源

中國何時開始利用、栽培花卉,目前尚無確論。不過,根據考古發現,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花卉就與古代中國人的生活相聯繫了。花卉被中國人所利用,經歷了一個從實用(藥用、食用)到觀賞用的過程。

和其他許多栽培植物一樣,中國人栽培和應用花卉的歷史是從認識到它的實用價值開始的。1975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一具精美的食器——銅鼎,其中滿盛炭化了的梅核。經鑑定,距今已有3200多年,說明早在商代中期,古人已食用梅花樹的果實了。屈原的《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亦表明食花之風,古已有之。但這並不標誌著中國花卉文化的形成。任何一種物質現象,只有經過提煉、升華,注入精神和社會的內容,才能稱之為文化。從這方面來說,中國花卉文化的源頭可遠溯到春秋戰國時代。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文化首次繁榮的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我國最早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是以許多花卉草木為題材的,成為中國關於花卉文學和音樂的最早形式。從《詩經》中關於花卉的描述,如「摽有梅」,「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等詩歌中,不難看出,那時人們已將花木用於社交禮儀,以梅、芍藥等植物來傳達愛情了。從這一時期的吳王夫差在太湖之濱的離宮為寵妃西施欣賞荷花修筑玩花池,及此後的秦、漢時代開始將梅、桃等花木用於建造帝王宮苑,中國的花卉便正式進入以觀賞為目的的精神領域了。自那以後,花卉就與中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從而滲透到了各個文化領域之中。花卉直接參與中國文化的形成,成為中國文化史的重要扮演者。

中國花卉文化的形態

花是一種物質文化。

花卉可以作為食品,還可以養生,如花卉入藥、香花療法等。而插花藝術更是物質文化的表現。

花也是一種精神文化。

翻開中國文學史,從屈原佩蘭示節、陶潛採菊東籬、李白醉臥花叢、杜甫對花濺淚、白居易詠蓮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鶴子……中國竟有無數風流文人為花卉草木所傾倒,創造了許多以花卉為題材的千古佳作。這些精彩的花卉文學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現出特有的情趣和藝術魅力,溫暖、潤澤著人們的心,甚至成為民俗化的理念。這就加深了對花卉的審美層次,同時豐富了對花卉的欣賞內容。

歷代以花卉為題材的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等文學形式,更是多得不可勝數。這些花卉文學作品中,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詠花詩詞。迄於清代,前人留下來的詠花詩詞,估計不下3萬首。除詩詞以外,以花為題材的小說、戲劇作品也頗多名篇佳作。例如,明代湯顯祖的名劇《牡丹亭》,劇中以花名作為唱詞問答,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楊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丹桂、梅花、水仙花、迎春花、牡丹花、玫瑰花等,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種。在清代蒲松齡的著名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中,許多篇章中的主人翁均是以花仙、花精的身份來塑造的文學形象。誠然,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吟詠花卉最為豐富、亦最為成功的當首推曹雪芹的名著《紅樓夢》。

形形色色的花卉草木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題材,而花卉在文人的筆下更具風采。這種被融進詩意和故事情節的「人化」、「情化」、「心化」了的花卉,又給人們帶來更為豐富更為崇高的美感,從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文人學者前來一睹為快。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以花卉為題材的文學作品還起著「旅遊嚮導」和「廣告」的作用。當然這種宣傳所產生的影響要比一般的嚮導和單純的廣告深遠得多。可見,文學與花卉之間相輔相存,相互循環,相得益彰。

花卉,自古即是中國畫上「最有力之中心題材,亦即於世界繪畫之畫材上,佔一特殊地位」(潘天壽《中國繪畫史》)。

中國的花卉畫,在中國繪畫史上雖比人物畫、山水畫成熟較晚,但通過歷代畫家不斷地創造和發展,使它很早就成為獨立的畫科。無論是錯彩鏤金的工筆重彩,還是講究筆墨韻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名家輩出、技法獨特,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畫苑中的一枝奇葩。

花卉,是中國繪畫歷久而不衰的主要題材之一。中國很早就有人描繪花卉,但是,直到春秋時代,花卉畫還只是用於衣裳、旗幟等實用品的裝飾。到魏晉南北朝,花卉畫作者才稍多。唐代,中國花卉畫有了極大發展,不但畫史記載中名家輩出,而且,在新疆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花鳥屏風壁畫。這說明,當時花鳥畫已擺脫了人物畫的附屬地位,成為宮廷和民間普遍歡迎的畫種。五代十國期間,湧現出一大批各有擅長的花鳥畫能手,並形成徐熙、黃筌兩大花卉畫流派,畫史上稱為「徐黃體異」,這是中國花卉畫成熟的重要標誌。

宋代,是中國花卉畫繁榮發展的黃金時代。隨著畫院的興隆,加上幾位皇帝的支持和倡導,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花卉畫家。北宋的一些文人興起的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題材的文人畫,把中國的花卉畫推進到了「托物言志」階段,這是中國花卉畫史上的一次飛躍,它密切了中國花卉畫與人類心靈的關係,開拓了畫家以高尚情操影響觀者精神生活的途徑,使中國花鳥畫在審美方式上的民族特點終於形成,也一直成為百代不衰的優良傳統影響至今。

明、清之際,中國花卉畫無論在藝術意境抑或表現技巧上都頗具新意。特別是清代的「揚州八怪」,多半以花卉為題材,不受成法所拘,筆恣墨肆,和當時的所謂正統畫風有所不同,被視為畫壇的「偏師」、「怪物」,遂有「八怪」之稱。他們的筆墨技法,對近代中國寫意花卉畫影響很大。清朝以後,中國畫壇上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花卉畫家,最為著名的如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張大千等都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傳統的花卉畫。

我們的祖先在大自然中悠遊了數千年,始終以一種虔誠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然,甚至把自然中的花草予以人格化,期許個人的造化能與心目中的花草相映照,互比美。人們心目中種種花草的形象,成了幸福、吉祥、長壽的化身。

我國很多傳統的節日與花有著緊密的關係。春節是我國民間最古老而隆重的傳統節日,人們最重視用花卉來裝飾廳堂,增添節日喜慶的氣氛。其中,水仙是我國民間最為流行的年花。在花朝節時,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人們在端午節時,用丁香、木香、白芷等草藥裝在香袋內,懸掛在身上,有利於預防傳染病。中秋節是桂花相繼開放的時節,因此中秋的桂花和明月成為團圓之夜清賞的極好對象,佐以桂花酒、桂花茶、桂花月餅等美味食物。延壽的菊花恰與重陽節相遇,重陽節賞菊飲菊酒便成為習俗。

在如今的花卉民俗中,各地舉行的以賣花、買花、賞花為主的一年一度的花市可說是非常引人注目。在各地舉行的花市中,以廣州的迎春花市最負盛名。此外,各地的「花會」也豐富多彩,如洛陽的「牡丹花會」、揚州的「萬花會」、重慶的「萬花賽花會」、藏族的「看花節」等。

在我國歌曲藝術經歷的詩經、楚辭、樂府、絕律詩、詞曲等各個不同體制的發展和演變階段,都留下了無數以花卉為題材的優美篇章。例如以蓮花為題材的《採蓮曲》,據傳是梁朝天監十一年(公元512年)梁武帝據《西曲》改成的《江南弄》七曲之一。在全國各地流傳至今的民歌中,以花卉為題材歌頌愛情的作品可說是最為繁多的,如《對花》、《茉莉花》、《拔根蘆柴花》等。 

中國花卉文化的特點

中國花卉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寶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花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閑情文化

中國花卉文化,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東方式的閑情文化。中國人把養花叫「玩花」,這一個「玩」字,表明「蒔花弄草」是一種閑暇活動。它可以調節、豐富生活,但不可能成為生活的主流。古時的文人逸士,他們有條件和閑暇蒔花弄草、欣賞花卉,是其悠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此產生了頗富東方情調的中國花文化。

(二)多功能性

中國的花卉資源是那樣的豐富,用途是那樣的廣泛,以致於在中國人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花的存在。

據古籍記載,神農氏遍嘗百草百花,使花草成為華夏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食物和藥物來源。中國人的發生、存在和壯大,都與花木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華夏」這一民族的圖騰柱上,凝聚著他們對於花木的傾心愛戴、由衷讚美和無比尊崇。人們心目中種種花草的形象,成了幸福、吉祥、長壽的化身,加上各種花草本身的實際功用,便很自然地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日等發生了密切的聯繫,

(三)泛人文觀

中國的文化,充滿著泛人文主義色彩。泛人文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現實人生聯繫起來。中國的花文化就具有這一明顯的特徵。

在對於花木的觀賞活動中,更能體現中國人別具一格的生命感悟方式。中國古人由於受民族自生的道家思想(包括黃帝、老子、莊子)的影響,在他們的潛意識深處,從來不把花木當作外在的自然物,而總是把它們當成與自己一樣的有生命的活物看待。他們認為,宇宙間無非有3種活的生物:人、禽獸、花木。這三者並無等級上的差別。他們都是天、地的產物。由於花木和動物在生命形式這一本質的規定性上是一致的,所以,中國的文人士大夫嚴肅認真地把花木當做像人一般的生靈對待,認為花木也和人一樣有智有能。在中國的許多古代典籍中,出現了許多木神花仙。就連花木命名也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君子蘭、含羞草、仙人掌、羅漢松、美人蕉、湘妃竹……僅從這擬人化的名稱,就可見人與花木親密相間的程度。

更讓人驚訝的是,中國古人深信,某些花木就是人變成的。人所共知的」歲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花中十二師」(牡丹、蘭花、梅花、菊花、桂花、蓮花、芍藥、海棠、水仙、蠟梅、杜鵑、玉蘭),「花中十二友」(珠蘭、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花十二婢」(鳳仙、薔薇、梨花、李花、木香、芙蓉、蘭菊、梔子、繡球、罌粟、秋海棠、夜來香),「花王花相」(牡丹、芍藥)等等說法不僅表現了以花比人、以人比花、把花當人、把人當花的觀念,而且,在這種觀念支配下,古人往往把自身的價值取向,也強捺在花木身上,將花木分成帝王、宰相、君子、師長、朋友、僕人的等級賦予了人格化的內涵。

如此這般,儒家的等級觀念和道家的將萬事萬物看作有生命的個體的思想,便不期而然地在古人對於花木的觀賞和體驗中交融起來,如果再加上外來的佛家哲學,三位一體,就構成了古人花木觀的基礎。當然,隱藏在這種花木觀背後的儒、道、釋三種成分,絕不是平分秋色,而主要是道家和儒家觀念。王維、白居易被認為是佛教造詣很深的華夏知識份子,但他們對於花木的種植、觀賞和體驗中所流露的情趣,卻主要是儒、道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