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0-04-28 12:46:20作者:正新
在我們中國文化裡面,繪畫能反映出文化裡非文字所能表達其間的微妙神義,摶之不可得,唯能筆下生花,縱橫成諸仙妙境,招人脫去世間一切的褻衣披髮入山,去尋找自宇宙無數劫來生命的永恆。
其中早期的大幅的作品,如《鹿鳴圖》,據說成於六朝,火色芳菲,空朦含邈,森林蓊鬱,在萬般俱靜裡鹿做長鳴,遠處山白如霓忽隱忽現。觀之心生欣喜,此中畫境出入當時西域佛家三昧,似非中國的筆意,不知何賢為之?
總的來說,中國繪畫是道家文化的表演,幾乎無處不在,就算是受西方釋教諸法皆空的影響,而最後表現出來的卻還是中國道家的內涵。
顧愷之的畫,不須說了,因為如此之飛靈輕動,本來就是真人的舉止。展子虔的《游春圖》,山形山態也祗在蓬萊三山上落筆。大唐李氏讚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一代畫境筆風,自然也為玄都之選。
既然其中的宗門如此,那麼其餘的子孫不足論矣。宋如此、元如此,明亦然。
五代之《朝元仙仗圖》與宋之《三官圖》,或玉女成列,或金童為班,或太乙星宿,或龍部,或山神,或水妖,堪稱彙集天下道家神仙之眾的絕響。
小的時候去一山廟,看見壁畫上畫的呂洞賓醉酒圖,旁邊有阿娜鬼物,頭生柳樹,雙肩嵯岈抱一酒罈做西向之瞰,饒有道家論精說鬼的趣味。問之成畫之年代,答曰明朝。
古代畫家對神的敬信和自己的修為,常常能繪出內心的清淨的境界,即神的境界。現代人很少人能領會中國畫境的秘密了。現代人心不敬,境不清,賦形寫物往往徘徊在一個始終低俗惡劣的區域內。以現代變異的渾濁而庸俗的眼光觀照古代中國的繪畫,自然不能貼近古人心。貶抑古代繪畫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