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移民了,你是否還甘當「孩奴」


什麼是「孩奴」?

在國內,「要生育還是要生存」、「房奴+孩奴=一生為奴」……類似的苦澀調侃近來引起了家長們的空前共鳴,也催生了一個新名詞---孩奴。孩子昂貴的生活教育成本是使父母淪為「孩奴」的最大原因。有些家長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成了孩子的取款機,所以許多父母身心力竭的不停努力工作,在巨大的壓力下,有些人就倒了下來。有人生動的形容:「生孩子就給套牢,股票可以解套,這隻股永遠也解不了。更有人在網上晒培養一個孩子的帳單,甚至有專家呼籲,要理性地要孩子。

而對我們移民來說,對於生活與培育孩子,我們最大的壓力並不來自於經濟,更多的是指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不得不放棄了國內優厚的工作生活條件,屈就於低收入工作。更多的媽媽,甚至是放棄了工作,擔當起全部家務與照顧孩子生活的任務。

特別是一些曾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女強人,一些在舞台上接受鮮花與掌聲的「人物」,現在卻是家、灶臺、學校三點一線,沒有了成就感,沒有了認同感,更多是無奈地嘲笑自己已是賣給了家庭為「奴」。

我們移民了,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就是淪為「孩奴」嗎?你是否甘當「孩奴」?

酸甜苦辣話「孩奴」

CINDY:移民身份成了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移民生活從行政總監淪為了「孩奴」、「家奴」。沒什麼好說的,最可氣的是已經成「奴」了,可孩子並不領情,還時常真的將我當「老媽子」使喚,想起來就不知道自己來這是為了什麼。

嚕嚕:

為什麼總說是為了孩子呢,為什麼總把責任轉嫁到孩子身上呢?孩子會有自己的生活,他說非讓你移民了麼?孩子只是一方面,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換個活法才來的呢?

蘇珊: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家裡大大小小的活全得自已干。到休息日兩個孩子的各種培訓班接送更是疲於奔命。老公也不易,一個在國內掙錢養國外的一家人。有時想想,「孩奴」這詞還真是到位,我們現在不是個「奴」是什麼?不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這樣分居,這樣吃苦是為了什麼?

李軍: 生活就是這樣,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我是一個70後「孩奴」(對這樣的稱謂我只是一笑而過),我甘願當這樣的「孩奴」。當我的女兒第一次叫我「爸爸」、邁出第一步、長出第一顆牙齒時,我所有的不快和煩惱都拋在腦後,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父親。為了讓女兒過得更快樂、更美好,我會加倍努力,再苦再累也是我的幸福。

WENDY:在國內生養孩子的經濟壓力是大些,可是在這兒,就算不去上班,每天的家務也讓你不輕鬆。想想每天買菜、做飯、接送三點一線的生活,真的是悶得發霉。要說不是為了孩子,我早都回國了,在這受這個洋罪,說「孩奴」真不過分。

喜羊羊:我就是一個「孩奴」,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我就願永遠守護他。

凡夫:說到底,還是一個經濟問題。在國內,家長有足夠的財富,自然無須擔憂養育孩子的費用問題,自然也就不會成為「孩奴」。在加拿大,要是也有足夠的錢,能夠請得起保姆,當然也不會成為「孩奴」。

蘭心:「孩奴」問題也絕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比起以前,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好多了,為什麼養育一個小孩都覺得累?以前,在國內,雖然窮,但讀書、就醫等很省錢。尤其是讀書,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幾乎不用花錢。一旦考上了大學,不但不用交一分錢的學費,每月還有一二十元助學金,畢業後,工作包分配。也沒有擇校現象和擇校費。現在在加國雖然孩子讀書也是不用花錢,可是咱中國人總想讓孩子參加各種課外的培訓班。總還想讓他上什麼「長青籐」學校什麼的。現在大家的期望值都太高了,不想成為「孩奴」也不行了。

傷心媽媽:「孩奴」我樂意當,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就好。可是我的孩子跟我不知從何時起,就有一種隔閡,我跟他說什麼,他就唱歌裝著不聽,有一次甚至說想殺了我。我不知道我這樣地當「孩奴」有何意義?

JANE: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怎麼活著。也許「孩奴」,也是一種人生價值觀。父母就是為了孩子而存在的。持這種心態者,女人為多,一方面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經過刻骨銘心的痛,感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如果沒有孩子,你問她為什麼活著,她會很茫然。所以即使為「奴」也是心甘情願的。

JEFF:話雖這麼說,我們在這兒為「孩奴」是自己的選擇。早先是為了孩子的教育,遠離自己的父母。現在孩子大了,不想回去了,可是曾經給我們為「奴」的父母卻一天天老了,需要我們的陪伴了,我們又當如何呢?

樹靜風不止:沒有孩子,沒有希望,也少了快樂。我感覺為孩子忙碌,很充實;看著他健康成長,很幸福。

老而不僵:一直喊著要做丁克家庭的我,因為遇到了一個愛我的男人,為了回報他的恩情或者愛情,我就生了個孩子。孩子出世時,我還沒學會做媽媽:不願意換尿布,討厭他的哭聲,甚至到了虐待的地步。

當孩子一天天開始回報我快樂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孩子是我快樂的源泉,是上天送我的最佳禮物,我怎麼可以不愛他呢?我是那麼快樂地做著「孩奴」 啊!我不知道能拿出什麼來宣泄我對孩子的愛。

我後悔沒為他多積攢點房子,多積攢點票子。自從有了孩子,我的人生態度大逆轉,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基本收斂,我開始計較每一分錢的去向。

不娶則已:主要是家長的所有心思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抱著「必勝」的信念。不像從前,孩子太多了,沒那麼多精力管,也就無所謂。

盒子:我也覺得:出現「孩奴」現象,一是因為孩子只有一兩個,他們個人就代表一代人!重任在肩,家長不想讓自家孩子處於競爭劣勢;二是做家長的價值觀不明確。

wsyzf:我猜測有人弄出「孩奴」這個概念,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揭示自己這一代人所面臨的巨大生存壓力,提醒人們關注今天的父母所面臨的殘酷現實。

我們真的是「孩奴」嗎?

丹虹:不要以愛的名義迷失自己。女人為了孩子,生活重心強烈傾斜,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在前面跑,母親左肩是孩子的書包,右肩是自己的挎包,手上拿著的是孩子的水杯,嘴裡喊著「慢點!慢點!」一路小跑緊跟在後面。

孩子好不容易長大一點,上了初中或者高中,在生活上已經不太需要母親的照料時,母親又自覺自願地承擔起孩子的教育責任,母親更為之焦慮。焦慮之下,不免對孩子有一些過當的行為。比如說,擔心孩子早戀啊,擔心學習啊,不停地對孩子的未來做一些不良揣測,給孩子施加壓力,嘮叨復嘮叨,一場母子之間甚至家庭之間因為愛而產生的口水大戰就難以避免了。

更何況,我們是認為這邊的教育制度好,為著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而來,可是我們自己卻不能隨著改變,我們仍然固定著國內傳統教育模式不放,讓孩子們從學校到家庭不斷地要適應不同教育模式的轉換,我們竟究是在文化衝突中迷失了自己,還是真的淪為了「孩奴」?

從愛的名義出發,走向黯淡的歸途,從驕傲的天使淪為可悲的「孩奴」,這不應該是聰慧女人所應該得到的結局。

李偉:如果我們承認流行詞彙是風向標,那麼,正被許多人掛在嘴邊的「孩奴」,代表著一種令人憂慮的傾向。它說明,我國的整整一代人都開始為要不要為人父母而猶豫不決。它甚至能說明,在一個長久以來將親子之情視作基石的社會裏,生兒育女頭一次在大範圍內被認為是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幸福。

養育後代從來不只是一個經濟命題。它包含親情之美、倫理之常。它的利弊,不應該只通過計算器上敲出的數字來評判。

親子之愛、天倫之樂,不僅是我們社會長久以來珍惜保存的傳統價值,也是深藏於人性深處不可迴避的永恆主題。

在「孩奴」這一詞彙流行的背後,我們感受到一種危險。我們擔心,被過分強調的集體抱怨,會演化成無法控制的強大潮流,損害我們珍視的親情傳統,從而裹挾許多人的思考,並傷害我們傳統的生育觀念和家庭觀念。

「孩奴」這個稱呼,叫我們心存不安。這種不安,源於我們對民生艱難的體味--如果面對撫育後代這樣基本的選擇,社會成員也被迫精打細算而猶豫不決,這說明這種艱難已經到了某種必須正視的程度。這種不安,也因這類流行詞彙背後所揭示的價值觀的脆弱而起--憑藉那些價值,我們才得以將社會共同體延續至今。

我們希望那些恐懼成為「孩奴」的人,靜下心來進行一次深思熟慮,而不是急於跟從一個符號,放任自己隨波逐流。我們希望對「孩奴」的恐懼早日平息,這既需要靠整個社會系統盡快地良性化發展,也需要已為人父母或將為人父母者,以更良性的心態,體會生育和養育後代的美妙。



来源:加拿大家園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